出道入释(163)
他很快找到了这个空间通往阳间的出口,然后轻易地将其关闭,也就彻底关闭了地狱之气泄露的出口。事实上,这几天,这颗念珠已经没怎么泄露地狱之气了。
在珠子通往阳间的出口外面,就是熊清湖他们所在的冰火岛,他们两人知道释清福的行动,心里也是十分欢喜。
在释清福感觉自己可以掌控黑色珠子并且利用它关闭出口的一霎那,
熊清湖他们就感觉原本黑不溜秋的甚至有些邪恶的地藏念珠变得如同黑曜石制成的念珠一样,虽是黑色,却充满神圣的意味。
地狱之气丝毫不露,看来,这才是地藏念珠的本来面目。通道关闭了,他们却可以通过念珠本身继续保持元神的联系。
就这样,在“睡莲”的帮助下,释清福轻易炼化了地藏念珠的核心,掌控整颗珠子和里面的空间。
然后,释清福心念一动,就出了这片空间,从冰火岛上的地藏念珠里钻了出来。
然后,不等熊清湖他们惊呼出声,释清福就捡起地藏念珠身形一闪,就回到了阴间。
过一会儿,又在冰火岛上出现,至于炼魔鼎,在地藏念珠魔气泄露出口关闭的那一刻就已经被收了起来。
刚才释清福试验了一下,果然,只要彻底炼化这颗珠子,这颗珠子的主人携带者它就可以自由地穿梭阴阳两界。
通过两界的空间壁垒时,就如同穿过一个薄膜一样,阻力很小,而且消耗的能量也很少。
他一出来,熊清浦和熊清湖就围了上来。然后,他们三兄弟紧紧拥抱在一起。
只听熊清浦高兴地大叫道:“大哥,我们终于解放了”熊清湖也深情地说道:“大哥,这段时间苦了你了”
释清福感动地说道:“一切都过去了,我现在是苦尽甘来,多亏你们了……”
困扰了释清福三兄弟三年多的地狱之气的泄露问题就这样解决了,三兄弟重聚,一时间百感交集,恍然若梦。
这一天是2018年4月5日。
意犹未尽,那就看看最热门的其他小说更新了哪些章节吧!
┊┊┊┊┊┊┊┊┊┊┊┊┊┊u
第146章业火红莲冥河老祖
接下来一段时间,熊清浦三兄弟一直呆在冰火岛或者到葫芦空间中,过起了山水田园生活。\/
这是他们梦想已久却总不能如愿的生活,现在释清福度过人生中的一次大劫,三兄弟也跟着神经松弛下来,外面也没什么牵挂,才终于如愿。
他们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干,在葫芦空间中十分闲散地东游西逛,或者干脆呼呼大睡。
当然,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是回家吃饭。虽然家已经搬到葫芦空间中,但总体环境、氛围都没有太大改变,只是父母再也不会为生计发愁而已。
这段时间,熊清浦以真身代替分身,每天都抽出时间陪着父母,在父母跟前尽孝,享受着久违的亲情和感动。
内心深处的疲惫、紧张和压力不知不觉中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三年多时间里,不但释清福是生活在地狱里,熊清浦和熊清湖同样为之担惊受怕,奔波劳累,也差不多如同生活在地狱。
以前,他们目标很明确,只为了解决地藏念珠的问题,现在经历千辛万苦,目标完成了。
他们却有些筋疲力尽的感觉,如同高考过后,尽管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尽管知道这一关过了,未来还有很多未知的难关。
但是,这一刻,大愿得偿,只想彻底放松,未来的事以后再说吧
于是,他们疯玩地、闲散地、自由自在地度过了一个月的相聚时光,相当于给自己放了个大假。
颇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觉。不过,有道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样神仙般的日子(以前他们虽也可称神仙,过的却是地狱的日子)仅仅过了一个月,他们就被迫再次奔波劳碌起来。
首先是释清福,他虽然出了冥界,但与冥界却有了过多的牵扯。
这不,他刚休息了一个月,阿弥陀佛就通过太极手帕中的“卍字符号”传来佛旨。
在佛旨中,阿弥陀佛亲切地慰问了释清福,对于他在冥界拔除十八层地狱及建立鬼国等行为也不置可否。
只是转达了地藏王佛的一封书信,并表示只要释清福帮过地藏王佛这一次,释清福在冥界所得的东西就全部归他自己了。
打开地藏王佛刻录在玉简里的书信,释清福才知道:
原来,虽然这段时间释清福、熊清浦三兄弟一直呆在自己的空间里,外界联系不到他们,但他们与外界的牵扯(因果)却并没有就此消失,事情反而纷纷找上门来。
首先是地府方面,自从释清福离开鬼门关三天后,那里就打了起来。
从地藏王佛书信中的三言两语中,释清福也可以想见战事的惨烈。
释清福离开后的一个多月里,鬼门关前地府和魔教已经打了十几仗,却仍在僵持。
魔教的阿修罗及鬼众固然死伤甚重,地府也是元气大伤。更严重的是地藏王佛表面上在战争中略占上风,但只要不夺回鬼门关,就会一直处于巨大的战略劣势,所以他越来越着急。
这段时间,地藏王佛被迫动用一切资源,不仅将地府能派的兵力都派去攻打鬼门关,但却久攻不下。
所以,他越来越着急,连向佛祖及释清福求援的招数都用上了。
在信中,地藏王佛变相地、委婉地表示了对释清福的歉意,然后表示,只要释清福这次帮他们夺回鬼门关,那所有过节就一笔勾销。
为表诚意,地藏王佛还附赠了十八颗如意宝珠及里面的地狱的具体用法和其中隐藏的几件物品的“说明书”。
他表示,事成之后,就永远放弃收回十八颗宝珠的权利。而阿弥陀佛的佛旨也表示了这一点,虽然没有明确命令释清福,但却相当于见证地藏王佛的话,也相当于对两人的恩怨作了调解。
虽然已是八地菩萨,但释清福在看了阿弥陀佛的佛旨和地藏王佛的书信后,却仍如同吃了“人参果”一样舒服。
不得不说,他们成功了,尽管没有明确命令释清福,尽管十八颗宝珠也早已是释清福的囊中之物。
但释清福看完信息后,还是想着马上去地府,帮忙夺回鬼门关,一方面是想彻底合法拥有这些战利品,另一方面也想改善与地藏王佛的关系。
看来,即便是八地菩萨,还是会受本身习性的影响。恰好这时,熊清湖的葫芦本体藤蔓在“走完”月地之间近三分之二的路程后,能量供应不足。
于是,熊清湖也同时结束了自己的“假期”开始行动起来。他将释清福炼化的那颗地藏念珠借了过去,他要通过这颗珠子,继续让葫芦吸收冥界里的地狱物质和能量。
这可是“一箭双雕”,因为葫芦的根须可以通过地藏念珠进入冥界深处,吸收了大量的怨气、戾气、魔气之后,可以削弱冥界中魔教教众的战斗力。
释清福也马上开始行动,不过首先却是查看那株古怪“睡莲”。
他将那颗宝珠拿出来,运起他心通沟通“睡莲”的意识,果然不出他所料,这株“睡莲”果然已经产生较为完整的意识了。
通过他心通的沟通,再结合地藏王佛书信中的一些介绍,释清福震惊了,激动了,突然感觉自己如同被天上掉下的一个巨大馅饼砸中了,一时之间有些兴奋得晕乎乎的。
原来,这株不起眼的“睡莲”来头竟然很大,竟然是上古的冥河老祖的先天灵根业火红莲的后裔。
事情得从公元前三世纪印度的阿育王时期说起,那时候,正是佛教欣欣向荣,大规模扩张的时候。
人间的佛教在阿育王的全力支持下,不仅在印度得到全所未有的扩张,而且还向西传入中亚并进而向东面中国方向传播。
向南则传入锡兰并进而向东南亚传播,从此以后,佛教才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而在修行界和上界(包括佛界、仙界等等),佛门在封神之役中的飞速扩张引起的后遗症在经过700多年的消化后,已经完全解决。
而且在释迦牟尼转生天竺立教、传道的这两三百年里,吸收了海量的功德和信仰,变得兵强马壮,又到了新一轮扩张的时候。
而这时候的天竺的西方,还在是仙佛神圣眼中的蛮荒之地。
天竺的东方,主要是道门势力,在道门内部,阐教十二金仙还在抓紧时间恢复修为。
截教只有一点残部,在三界东躲西藏地艰难地延续着血脉、法脉。
而道德天尊在三百多年前也以分身转生为老子,在人间传下法脉。但尚未正式立教,其学说也只是先秦诸子中的一支。
在此时的中土大地,上古的巫妖还在人间留下很多残余势力。在天界,天庭势力这几百年飞速成长,渐渐摆脱道门的控制而自立。
总而言之,中土及道门不论是人间还是天上都陷入自身事务中,无暇他顾。
其实,封神之后这几百年时间里,西方教(后来演化为佛教)一直蒸蒸日上。
而道门虽然根深叶茂,但自封神一役之后,局部虽在恢复和发展,整体上却几乎处于停滞乃至走下坡路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