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入释(164)
所以,在公元前三世纪的阿育王时期,佛门在人间抓住机会飞速扩张,在天界则消化梵天、迦楼罗、龙王等佛门这些年来收服的古天竺的神魔势力,在冥界则发动战争,强势扩张。
因为三界之中,自封神一役后,人间就基本是由凡人自己做主,仙佛神圣并不直接统治。
而天界和冥界虽然道门及天庭占了先机,获得最大份额。但是这两界也异常广大,在道门天庭和仙界之外,还有很多势力和散修。
佛门是其中最大的一支。为了发展,佛门结合自身特点,将扩张的主要方向定在道门和天庭势力较为薄弱的冥界。
因而佛门结合古天竺婆罗门教的一些教义,创制了“三世因果、轮回转世”的学说作为其立教的核心理论。
想要实施这种理论,冥界就是其最重要的一环。所以,对于冥界,佛门势在必得。
不过,佛门却并没有直接与道门和天庭开战,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与道门的“友谊”,再次与道门和天庭结盟。
这次,他们的目标是冥河老祖的血海势力。冥河老祖虽未能成圣,却是牢牢控制着冥界黄泉河的源头——血海。
而且以凡间生灵的鬼魂为原料,取其嫉妒、好战、多疑等特点制造了阿修罗这种特殊生物。
然后,以阿修罗众为核心,创立了阿修罗教,其自称神教,佛门称之为阿修罗,道门称之为魔教。
阿修罗的特点虽是适应于血海环境的自然进化和人工选择的产物,但未必不是冥河老祖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
想当年,洪荒时期,冥河老祖也曾称霸一方,与三清、女娲、接引、准提等也是同辈的人物。
待洪荒时代结束,冥河老祖也同他们一样,是“淘尽黄沙”后留下的为数不多的上古大神。
但凭什么那六位可以在人间、天上称佛作祖,而他冥河老祖只能龟缩在血海之中呢?
所以,封神之后的这几百年,三清和接引、准提固然总结了其自身修为和思想形成系统教义向人间传播,冥河老祖也创建了专门针对六圣教义的魔教。
魔教虽然自成立起就受到六圣的共同打压,但佛道二教势力的扩张,却将上古遗存的巫妖二教势力乃至截教妖仙势力和不少散修神仙妖魔势力驱赶到魔教一方。
所以,魔教虽然总是四分五裂,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因此,在这时候(公元前三世纪),既然佛门愿作主力向冥河老祖的血海老巢开战,道门及天庭也乐得配合。
但是,没想到冥河老祖虽未成圣,但在血海却有巨大的主场优势。
而且,他有阿鼻、元屠二剑主攻,先天灵根业火红莲和五方旗之一的玄元控水旗主守。
因此,尽管接引、准提和元始天尊三圣不顾面皮亲自上阵群殴冥河老祖。
但是由于冥河老祖的法宝攻守兼备,并不弱于三圣手中的诛仙剑、七宝妙树等法宝。
而且,冥河老祖只要在血海中,就不愁法力枯竭。另外,他和他的阿修罗部众战斗起来十分狠辣和不要命。
所以,战争也变得旷日持久,因为在血海中战斗,连三为圣人都不得不停下来到外界补充法力,更别提其门人及教众了。
因此,在战争期间,佛、道二教及天庭势力被大量牵制在冥界。
这直接导致了公元前180年,婆罗门教在天竺灭佛及公元10年左右,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恶件的发生。
而后,打打停停,直到公元二世纪末期才以冥河老祖的残魂(分身)四散逃脱为标志,结束了这次大战。
通过“睡莲”的传承自业火红莲的记忆,结合释清福了解的历史和传说,释清福了解、推测到这次旷日持久的惊天大战的大致结局:
总体来说,冥河老祖及其魔教势力的主力基本灰飞烟灭,冥界核心部分被道门和佛门瓜分,只有一些边角之地在埃及神界及耶教等势力的手中。
在最后一战中,冥河老祖的业火红莲和玄元控水旗在盘古幡、诛仙四剑(也是元始天尊手持)、加持神杵、七宝妙树、五色神光等强大攻击法宝的共同打击下彻底破碎。
阿鼻、元屠两把宝剑也与诛仙四剑同归于尽,只有业火红莲和玄元控水旗的一些残片护送着冥河老祖的一些残魂逃入归墟、不知所终。
另外,还有不少冥河老祖的血神子分身逃入人间,也许西方的吸血鬼就是其后裔。
而佛门则获得了最丰厚的一块蛋糕,不但将冥河老祖统领的众多阿修罗众和恶鬼(夜叉)收编到天龙八部众之中,大大增强了自身实力。
而且还将地藏王菩萨及阎罗王打入东方的地府,形成佛、道、天庭三方共治地府的局面。
不过,佛门付出的代价也不低,准提道人的七宝妙树损坏严重,被迫转生到人间成为菩提树的祖先。
准提道人也元气大伤,从此不知所终。而准提道人的坐骑孔宣也失去了五色神光,孔宣实力大减,西游时已经和那些妖王为伍了,再无封神时期的风采。
而道门这次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虽然消灭了冥河老祖及其势力,但是损失了诛仙四剑(可能是元始天尊运用不够熟练的缘故)和盘古幡。
元始天尊及其门下金仙都元气大伤。其中元始天尊不久后就因伤势过重而被迫合道宇宙本源,又称为“盘古天王”。
虽然仍作道门最高神位,但基本不理人间庶务,其门人大多转世,化为上洞八仙等神仙投入老子门下。
而通天教主也化为灵宝天尊,其门下也渐渐恢复,形成茅山、阁皂山等道派,一度与老子的嫡传龙虎山等教派并驾齐驱。
元始天尊及其门人除了广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等寥寥几个没有转世并传下道统外,大多只留下传说。
而其根基昆仑山留给姜子牙,后来其与天庭的西王母(王母娘娘)联合,倒也保得昆仑派长盛不衰,但也复其先秦时的绝对统治地位。
好在不知为何,老子(道德天尊)并没有参战,使得今后的佛道争锋中,老子及其传下的教派成为道门的擎天柱。
而释清福现在所得的这株“睡莲”,本是那株先天灵根业火红莲的莲蓬中一颗迟迟没有成熟的莲子。
在大战中,因为有莲叶、莲瓣、莲蓬的重重保护和包裹,这颗未成熟的莲子反而完整地保存下来,并且还保留着其本能地围绕冥河老祖记忆下来的不少“历史信息”。
后来,这颗莲子被接引道人所得,被其以血池地狱的精华温养、培育,而后赐给地藏王菩萨。
这颗莲子经过几千年时间,才渐渐生根发芽,长出叶子,并且恢复了部分意识和记忆。
而业火红莲的其它一些细小的残片则被地藏王菩萨这几千年来一直不辞辛苦地收集,然后以之为核心器灵载体炼制成108颗地藏念珠。
无巧不成书,释清福所得到的这颗地藏念珠正是含有业火红莲残片最大的那颗,而且恰好拥有“睡莲”最需要的那部分“信息”和结构。
“睡莲”这次在释清福手上本能地吸收了那颗念珠核心精华和信息,获得极大的成长。
然后又反哺那部分残片,从而使得释清福轻易炼化了那颗念珠。
“睡莲”经过这次成长,已经初步成熟,恢复了业火红莲的部分吸收转化业力的功能,吸收、进化地狱物质的能力则更为强大。
所以,这次释清福再回到地狱,这株“睡莲”作用巨大。其实,地藏王佛只是顺便提到这株“睡莲”是业火红莲的后裔。
这株睡莲在其手上几千年,一点作用也没有,地藏王也并未重视,提到它只不过是为了增加说服释清福的筹码而已。
意犹未尽,那就看看最热门的其他小说更新了哪些章节吧!
┊┊┊┊┊┊┊┊┊┊┊┊┊┊u
第147章巧妙劝说排难解纷
查看了“睡莲”的情况后,释清福好一会儿才平息心中的激动,并且对于这次大战的后果产生种种猜想:
这次圣人参与的惊世大战虽然发生在冥界,但其破坏力肯定也非常惊人,也许归墟就是因此才开始受到破坏的。\//
而且,逃入归墟的冥河老祖残魂恐怕言也并未消失,而是又发展壮大,并进而借用归墟的力量复仇,恐怕从此变得比从前更难缠。
就如同美国头疼比头疼萨达姆更严重一样。这一点,可以从元末明初,天界、人界被迫分离可以看出来。
也可以从这近两千年来层出不穷的魔教大兴事件可以看出来。
这次大战,佛、道二教都失去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都伤到了元气。
所以,此后从魏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几百年间,尽管三教斗争异常激烈,
但却再没有发生全面开战的情况,后来干脆走向三教合一,恐怕也是这个原因。
收拾了一下心情,释清福通过熊清湖手中的地藏念珠进入冥界,很快飞到了鬼门关前。
了解到那次比西游一役更加激烈但却不为世人所知的惊世大战后,释清福感悟良多。
圣人说的不错:“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而对于如何解决“鬼门关”的问题,释清福也有所计较。
这次,到达鬼门关前,运气不错,双方正处于休战阶段,鬼门关城楼之上,旌旗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