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217)

作者:恣悠悠 阅读记录

符合李保国条件的家具,大部分都是名贵的黄梨木、酸枝木、金丝楠木、沉香木、鸡翅木做的。真正的紫檀木、乌木家具传世的很少,就是有也在大都市里,临水这样的地级城市相对较少。

即使是黄梨木和酸枝木,在后世也相当稀少了,价格高居不下,却备受青睐。

不过在现在的这个年代,这些旧家具却被人们所抛弃,不仅年轻人不屑一顾,就连老年人也嫌弃它们笨重陈旧。

李保国收的这些老家具,就没一件超过50元的。上次悠悠看到的雕工精致的大屏风,才20元,还没有一张八仙桌贵。收了这么多的老家具,姥姥给他的5000元钱,还没用到2000元。

李保国看来是真的挺上心,所有的家具都擦拭的干干净净,流转着温润的光泽,让人看了赏心悦目,仿佛置身于历史的河流中。

姥姥到底在京都呆过,她对这些老家具还是比较内行的。看着这些老家具,和李保国唠了起来。

这是罗汉椅,那是太师椅,这个是春凳,那个是鼓凳,还有什么脚凳,而且不止一种。

有个绣墩,姥姥看了赞不绝口。悠悠也跟着看,这和腰鼓形似的绣墩,通体褐紫,致密凝重,意蕴悠长。

这些家具中桌子比较多,种类也多,其中大部分姥姥都认识。方桌中就有八仙桌、餐桌、棋牌桌,条桌、条案和长桌,圆桌,炕桌,画桌,琴桌。茶几,矮几,香几,炕几。

看的悠悠眼花缭乱,李保国听的津津有味,还不断的向姥姥讨教。一直到玉玉带着人送来了午饭,俩人还在探讨着。

李保国感慨的说:“姐啊,我原来就知道老物件好,还真不知道里面有这么多的说道,兄弟跟您长见识了。”

玉玉阿姨带来的菜中,有个大菜:红烧兔肉。秋后野兔肥,现在正是吃野兔的时候。

玉玉给悠悠夹了个兔腿,悠悠咬了一口,肉质细嫩,满口鲜香,赶紧的埋头猛吃。吃货是不用顾及形象的,再说了姐现在就一五岁的小不点,也没形象可言。

玉玉阿姨还给悠悠带来了一筐石榴,看悠悠放下筷子就揉肚子。玉玉阿姨笑着给她掰开个石榴,“吃了消化食。”

头一次听说吃石榴消化食的,不过看着红玛瑙似的石榴,悠悠还是没了抵抗力,接过吃了起来。真的很好吃,和悠悠平城院子里的石榴一样,比较甜。

“玉玉姨,咱俩摘石榴去,俺家的酸甜酸甜的,也好吃。”悠悠看见玉玉吃完饭,倒好了茶水,就拉着她去摘石榴。

第165章 自家人的秋装

院子里的石榴树被压得枝条低垂着,玉玉阿姨站着就摘了一大筐。俩人回到前院的时候,李保国已经找人把货物装好了。

姥姥让玉玉把这一筐石榴也装上,送他爷俩出了大门。悠悠赶紧跑着到处放机器人摘石榴,再不摘下次来就得坏了。

十几颗石榴树就摘了五十多筐的石榴,悠悠看着这些空置的院子,动开了心思。这要是都栽上果树,也是一笔大的收入。

几年后,这个社会就会发生大的变化,人们对水果的需求开始增大,可水果不像庄稼,当年就能收获。桃三杏四梨五年,果树结果是有时间限制的。

后世有各种各样的优质水果,可惜的是环境污染严重,各种重金属超标,各种药物的残留让人们吃个水果也不放心。稀有的原生态水果卖到了天价,还是供不应求。

悠悠决定把院子都利用起来,栽上各种果树,同时恶趣味的设想,一个院子栽一个品种,咱也学古代大家族的雅趣,给院子起个名字,桃院、杏院、梨院、石榴院,一看就明白院子里种了什么。

后面的空地全部种上果树苗,到七九年正好长成,可以出售种苗,有了它们打掩护,自己也可以从空间里,往外倒腾优质的果树苗。

这次回去,姥姥带的东西有点多。天气凉了,悠悠在商城给自家人都找好了合适的衣服,正好趁机一起带回去。

爸爸和舅舅的是藏蓝色的毛料干部服,妈妈和舅妈的是悠悠卖的风衣和条绒裤。四位老人是纯毛布料,回家自己做衣裳。孩子的则是劳动布的衣裤,耐脏还结实。一人两身,到时候替换着穿。

智慧姐长的个子高,都一米五了,悠悠给她找了两身运动服,一身暗红一身天蓝,袖子和裤子上都压着白边,这在现在可是难得的服装了。

百货楼里一身运动服卖到了40多元,没多少人家能穿得起。只有运动员穿,一是职业需要,二是国家有服装补贴。

路过胜男舅妈的收购站,姥姥就把衣服给了她,还给了她一筐石榴。

舅妈看到衣服,就问:“姑,您这是去临水了?还是大城市的衣服好,俺俩跟着您可是沾大光了。对了,您这次起(批发)袜子了吗?俺同事都托俺买袜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