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218)
“袜子是有,不过是从黑市上要的,咱村里的人看见你们穿了,都让我捎,胜男你看合适吗?这衣服也是黑市上买的,百货楼里没有这样的。我看着好看就给你们买了。”姥姥把东西的来源都推到了黑市上。
“没事的,姑您放心,俺们供销社的人,也经常托人从外面捎东西,谁知道是从哪里买的。不过,您这袜子私下里卖吧,别明着摆在柜台里,谁要就告诉他们是从临水捎来的。”
听了胜男舅妈的话,姥姥把箱子打开。“胜男,你要多少,自己拿吧。”
舅妈看到满满一箱子的袜子,也惊着了。“姑,您这是要了多少袜子啊,多少钱起的?”
“不贵,男女袜一样,一元一双。俺看着合适,就多要了些。市场上卖两块一双,比百货楼里面的好卖。”姥姥把玉玉告诉她的价格说了出来。
胜男舅妈嘱咐姥姥:“姑,您准备怎么卖啊?您听我说啊,姑,别管您多少钱起的,卖的时候可不能低于国家的定价,别影响了供销社的生意。您就按高出供销社尼龙袜的价格卖,这袜子就比供销社的袜子好,价高点也正常。”
姥姥说:“我本来想着和供销社的袜子卖一样的价,听你这一说,那就高点,也卖两块,和临水的价一样。”
“行,咱娘俩说好了,我也好收同事的钱。”胜男舅妈拿了40双袜子,从抽屉里拿了40元钱递给姥姥。“姑,我也跟着您赚点钱,比我一个月的工资都高了。”
姥姥没接她的钱,“你把钱放回去,这公家的钱可不能乱拿。”
“姑,我明天拿自己的钱补上。您给俺们买东西俺不给您钱,俺给别人捎东西您得收钱。”胜男舅妈把钱塞到姥姥的口袋里,还笑嘻嘻的说:“听您一说,我都想自己开个代销点了。”
姥姥回到家,就去舅姥爷家给他们送衣服去。两个舅妈接过去,就把风衣穿上了。俩人互相看着,高兴又有点不好意思。
“姑,您看俺俩穿着合适不?不会太出格了吧。”
没用姥姥回答,舅姥姥说话了。“出啥格啊,俺看着好看,你姑就是会打扮人,你俩穿上这一身,和城里人没啥两样。”
悠悠听了无语的很,咋啥都和城里沾着边。城里的东西好,城里的人也能长得好。
智慧姐最得意,她和别人的衣服都不一样,高兴的换了一遍。“奶奶,还是俺的衣服好看,您快看看。”
舅姥爷夸她:“俺智慧的衣服最好看,穿上这一身,比电影上的还好看。”
确实,智慧姐穿上运动服,更加的挺拔了,要是再扎上个马尾辫,有些青春美少女战士的影子。
志远看着智慧的蓝色运动服,讨好的说:“姐,你穿小了把这身蓝的给俺好吗?”
姥姥听见了,对他说:“志远,你赶紧长个,跟你姐高了,姑奶奶就给你买两身。百货楼里没小孩穿的运动服,你姐这是最小号的。”
志远听了眼睛一亮,高兴的回答:“俺知道了,姑奶奶,俺往后多吃个干粮。”
志亮看了看哥哥和姐姐,有点懊恼的说:“俺啥时候才能和姐姐一般高啊。我比姐姐小五岁,还得等五年。”大家听了,都笑的东倒西歪的。
置身于这欢快的气氛了中,悠悠的心里暖洋洋的,又一次感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感到了家人之间的亲情。
第二天,村里人都来买袜子,姥姥卖给他们的同时,告诉他们从临水给他们捎的,不是在供销社起的货。越是这么说,大家越抢着要,还有给亲戚代买的。
第166章 蒜茄子
一上午的时间卖出去一百多双,竟然还有买了放着给孩子订婚用的。现在,农村订婚,男方最少得给女方买两双袜子。
甚至有几家人,孩子才十五六就买两双袜子放着,也不管以后能不能用得上。
往后,石庙村就有人来,偷着要买从城里捎的袜子。得知有货后,赶紧买两双,即使舍不得穿放着也买。
隔了一天,胜男舅妈来了,把两只烧鸡递给姥姥:“姑,您带来的袜子还有吗?我再要五十双。”
“有,你找人捎个信就行,我赶张集就给你带去了。还专门跑一趟,这不年不节的买啥烧鸡啊。”姥姥责怪的说着,把烧鸡接了过来。
“姑,俺这不是跟您赚钱了吗,孝顺一下您老人家。姑啊,这两天快赚俺仨月的工资了。”胜男舅妈那个满足啊。
姥姥把装袜子的纸箱子搬到柜台上,“要多少你自己拿吧。”
她拿了三把男袜,二把女袜。掏出50块钱给了姥姥。“姑,这是50块钱。俺同事看见您给捎的衣服,都想要,让我问问您能给她们捎几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