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土穿到现代讨生活的日子(26)
对面吃饭的李金,“你又咋回事,我来吃饭没吃垮你吧?你皱着张小脸愁眉苦脸地,难道我给的钱太少了?”
王土故作深沉,“你不懂,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肩扛重任,正在思考大事呢!”
李金立刻怪叫:“我咋不懂,你小小年纪还肩扛重任,笑死我了,我才叫肩扛重任呢。”
说到这,李金也变得愁眉苦脸起来,向王土抱怨道:“你说我爸开那么大公司干嘛,开了就开了,你说他为什么天天逼我接班,我只想睡觉吃饭打豆豆,公司那一堆人我可养不起啊,万一被我搞破产了,我可就是罪人,唉,仇人!”
王土想了想真心建议道:“你可以考虑让你儿子接班。”
李金无言……“我该万幸你不认识我爸。”
李金不打算接班,王土却下定了决心当村长,老天既然给了他这么一个机遇,就不能浪费,他希望大埠村变得越来越好,而他也有这个能力,这就足够了。
王齐得到王土的答复之后很高兴,当天就把村里人聚集到一起,宣布王土成为新一任的村长,村里的族老们也已经同意。
大埠村村民闻言倒是一时有点难以接受,毕竟王土年龄实在太小,服不了众,村民们面露不满,不过王齐接下来的话却让村民们的不满一扫而空:王土承诺要给全村盖砖瓦房。
要知道,大埠村大部分人一辈子住的都是土房子,砖瓦房可是他们从来不奢望的,就是当初王土给大埠村建砖瓦房的公厕时,他们是很高兴,毕竟这在十里八村也是独一份,可再好那也不是自己家的,就像你花钱租了一套楼房,哪怕住再久、地段再好、装修再精致、你再喜欢也改变不了它不属于你的失落感。而现在却突然告诉你这套楼房它属于你了,你是什么心里?
大埠村村民们出离地兴奋了,对王土小小年纪就当村长一事再也没有不满,反而连连追问什么时候开始动工,被村民们热情包围着的王土只得改变自己的计划,只说他姐夫烧出砖来就动工,至于他的秀坊和宿舍扩大计划,不如从村外招人吧。
于是大埠村接下来几天的时间,常常有村民跑去刘家村探头探脑地查看砖窑进度,等看到砖胚被放进砖窑时,连忙跑回大埠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其他人。砖胚放进去了不就是要烧了么,王土可说过烧好了就动工盖房啊,快了,快了。
王土也在忙着大埠村盖房的事儿呢,刚开始他想的是每家每户都一样的户型,现在他还是一样的想法,为了确认盖什么样的房子,还请来了镇上经验老道的师傅,经过师傅对大埠村的实际勘察,他给出的建议竟是每户建两层楼房。
王土从没想过建楼房,“老师傅,哪怕镇上的楼房也不多,大埠村就是个小村子,为何要盖楼房?”
老师傅摸摸胡须,“你既然说砖瓦足够,不用考虑花费,又说每家每户都必须一样,那自然是考虑楼房。每户人家人数各不相同,房子小了,人多的就要挤在一起,到时人多的人家看到其他人家住的宽松可能不但不会心存感激还会心生怨恨。如果房子照顾到人数最多的人家,那需要的占地就会增加太多,我看到你还要盖其他房子,如果此时不规划好,可能就会影响到你的计划。”
第38章
最终王土采纳了老师傅的建议,并决定雇佣老师傅和他的团队,他们都有盖楼房的经验,既然要盖就要做到尽善尽美,不止要结实还要美观。大埠村的人盖平房可以,盖楼房可就不行了,先不说美观不美观,就说安全问题就没法保证,这万一哪天睡着睡着突然楼塌了就大发了。
刘家村砖窑第一窑已经烧出来,王土觉得大概有百分之八十的成功率,主要是第一次烧窑,火候掌握得还不够熟练,出现这种情况在所难免,所以王土宣布刘家村砖窑烧砖成功,以后所有砖窑都要烧起来,优先供应大埠村的砖房建设。
无视刘家村众人的激动,王土淡定地转身走回大埠村,就看到刘婶在焦急地等在村口。王土连忙快走几步,问道:“刘婶,出了什么事么?”
刘婶看到王土松了一口气,“是那些要回镇上住的绣娘,突然提出要住宿舍,可宿舍位置不够,我正着急呢,只能来找你。”
王土奇怪道:“怎么突然都要住宿舍了?竟然凑到一块儿去了。”
“听她们说现在路上越来越不安全了,虽说咱们县遭了洪水,可起码缓解了干旱,就是没了粮食也能采点野菜垫垫肚子,可再往北边就不行了,那边旱到现在还一滴水都没下过,所以从北边逃到咱们县的灾民越来越多,之前路上的流民还都是咱们这边的人,虽然看着提心吊胆但到底也没出啥岔子。但现在这些北方灾民都已经到了咱们这里了。绣娘们既是姑娘家又穿的不错,还带着口粮可不就被这些人盯住了,一个绣娘就被抢了捎带回家的口粮,不过幸亏她机灵还跑得快,除了受了点惊吓,人没啥事。所以啊,她们也怕了,商量着要住宿舍。”
“我在山上的木屋空着,让没床位的先凑合一下,宿舍已经在盖了,等盖好再搬过来。”王土不担心住宿问题,他担心的是北方灾民竟然已经流窜到附近的问题。当越来越多的流民聚集在一起,又得不到官府救济的时候,就会引发暴动,按照他们县的受灾情况来看,自己县的灾情都无法顾及,更不用说安排这些流民。
心事重重地回到饭馆,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打算按照网络订单打包发货,结果往常只有几单的提示音今天竟然响个不停,王土精神一振,仔细一看,有几款刺绣甚至已经卖光,虽然不知道原因,但店铺突然订单增多,他还是很激动的,大钱小钱一起赚才能细水长流不是?
王土边按照订单信息打包边寻思着给店铺上新货,库存已经不多,之前忙着公司的订单,也没来得及补充新品,不过绣娘那边几个订单在做都忙着,看来得再招人了。
再一个就是大埠村如今所有人都跟着老师傅挖地基,竟是无心给他盖宿舍了,看来绣娘、盖房的小工统统都要再招人。
王土看着忙忙碌碌的众人说道:“老师傅,我打算再从外面招些小工,如今并不是建一栋两栋房子,是上百栋房子,我想早点盖好,而且我们村其他人应该也迫不及待地想住进新家。”
老师傅听了很是赞同,“确实该多招些人,可以每家每户同时盖,这样也不会出现大家争抢先盖好的楼房。”
“每户楼房同时盖?不错,这样最省事,先让各户选好想住的位置,到时每户人家分给相同人数的小工,每户人家就负责自家的房子,谁先盖好谁先住进去,也不用争不用抢,老师傅你们就负责指教他们和把关质量。”
王土心里默默估量着需要的人数,“我现在就要去镇上招人,不过现在路上不安全,我去叫几个村子里的人陪我一起吧。”
被叫来跟王土一块去镇上的就是上次负责巡逻村子的几个人,他们都年轻力壮,他们站一块老远一看就知道不好惹。
王立也在其中,他不解地问王土:“何必去镇上招人,附近其他村子的人不是很多么?”
王土把自己的打算说了一下,等他们激动过了又说:“所以要招很多的人,但是人多开销就大,我不可能再给他们跟你们一样的酬劳,听说最近北方来的灾民有点多,我估计他们肯定愿意接这个活,其他村子的人愿意接受也可以来干。”
还没进镇,就看到城门外面一群灾民在跟守门的士兵对峙,颇有点剑拔弩张的气势,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便随手拉了蹲在一边的路人问道:“这是怎么了?”
路人习以为常地回答:“这些灾民想进去讨饭,那些官兵不让,说上面下的命令,这些灾民在外面又讨不到饭,早晚都得饿死,可不就豁出去了!不过他们不知道,就是进去也讨不到饭,镇子上的人家自己都要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