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土穿到现代讨生活的日子(56)

作者: 肥肥笑 阅读记录

王土摇头道:“这个印刷术我无偿教给你,以后也会无偿交给新安城的其他人,并不是只教给你,而且你还要保证不会教给新安城以外的人,要是从新安城传出去了,会有什么惩罚我也不能保证,但肯定不好受,所以这账还是算得明明白白的好。”

虽然王土的意思是郑家不会独有这项印刷术,但郑当家依旧感恩,道:“既然如此,那我也给个实诚价,100本就按照10两银子来卖,如果印的本数更多,单本的价格还可以更低。”

10两银子可是之前要的50两银子的五分之一,少了这么多银子,王土心下也很满意,道:“先印上100本吧,这是10两银子。以后要印的书本肯定更多,到时再谈价格,这次的100本书印好之后,直接送到学堂。”

第77章

刚搬到新安城没几天的李地主得知隔壁新住进来的几家是镇上的富商后,让随身伺候的下人备了点薄礼就上门拜访起来。

新安城现在住在楼房里的都是以前的各村村民,身为大地主的李地主以前可看不上这些人,无奈现在乱世当道,他只能抛弃家业跑来新安城寻求庇护,虽然住的是一样的房子,吃的也差不多,新安城提供的食物整个新安城的百姓都在吃也吃得起,其他人见了李地主也不会像以前的下岗村的人一样对他毕恭毕敬,但是李地主还是看不上他们,觉得他们都粗俗不堪,话也说不来,所以一家人除非必要其他时间就呆在家里也不想出去走动。

如今来的四家不仅是富商还是李地主以前想搭关系都搭不上的镇上富商,李地主心里可是乐开了花,觉得终于有跟他一样地位的人在了,虽然他是其中地位最低的人。

“朱当家,真是久仰大名啊,我是下岗村的李豪,就住在隔壁,咱们现在可是邻居,以后可要多走动互相照应啊!”

朱当家生意大,记忆力也不错,李地主经常去他家酒楼吃席,虽然没说过话,却碰到过几次面,他还是对他有印象的,客气地笑笑,道:“原来李地主啊,你的大名我听说过,没想到你也来了新安城。我初来乍到,倒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还需要李地主多照应呢!”

朱当家有需要李地主的地方,李地主心里可是巴不得呢,赶紧殷勤地说道:“虽然我也才来没多久,但我对新安城可熟了,要是朱当家现在无事,我可以带着你逛逛新安城熟悉熟悉。”

朱当家想着确实也没事,有人愿意带他熟悉新安城,索性就跟着逛逛吧,其他三家想必此时也是处于对新安城的万全陌生状态,不如一起叫上,也可以边走边闲聊,不会无聊。

于是,李地主就带着朱当家、林当家、郝当家和郑当家出了门。

李地主先把人带到了打菜饭的地儿,说道:“咱们这些新来的,还没领到粮食的,也在这儿打饭吃,我家就吃了一次,虽说是大锅饭,不太精致,味道还不错,要是各位不想吃大锅饭,就去把自家的粮食领回家自己做,就是这菜和肉给的少,要想多吃,就得自己花银子买喽!”

朱当家是开酒楼的,自然一眼就看明白了这些饭菜是什么水平,每个菜上面都是一层厚厚的油花,有个菜里还有满满的肥肉片,这饭菜可是一点都不差,就是他酒楼里的伙计也没这待遇。虽然他开的是大酒楼,还是有钱人才吃得起的酒楼,但是大部分有钱人也不会舍得浪费那么贵的酒菜,实在吃不完的话酒楼会给打包好让客人带回去,这可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大部分人都这么做,酒楼也会自觉提供这个服务,只有小部分的有钱人才会不打包,这剩下的酒菜也不会倒了,而是留给伙计们吃,伙计们也不会嫌弃,他们平时吃的都是另做的没油没肉的饭菜,一个月也就那么几次才能吃到包间里剩下来的酒菜,所以他们其实根本没有外界以为的大鱼大肉天天吃都吃腻了的样子。

而且他家酒楼里的伙计只有十几个,他都舍不得提供他们这样的饭菜,朱当家指着打饭的长长队伍,问道:“这些都是跟我一样新来的?不是说新来的大都安排到下面的村子里了么?”

李地主摇头道:“他们不是新来的,这些人都是在各个工厂里上工的,新安城管他们饭呢,还每月发月钱和粮食,没有上工的就什么也没有了,咱们新来的有粮食领完全是城长为了让我们暂时过渡而已,来年开春就不供粮了,得自己上工挣粮食吃了。”

朱当家对来年开春的事没啥意见,新安城能免费为几百号人提供这么好的伙食,已经让他内心深感震撼,平添了一丝敬佩之意。

林当家和郝当家则开始担忧起来年开春的事儿了,烦恼地说道:“我做了半辈子生意,可从来没想过给别人打工。”

李地主不懂林当家为什么会有此烦恼,林家可比他家富有多了,“林当家难道家里没有积蓄么?”

“自然有。”

“那林当家有什么好烦恼的,就是不上工也有钱买粮吃啊,何况林当家也可以让下人去上工,他们挣的钱粮足够养着林当家一家了。”

“哪有坐吃山空的道理,让下人挣钱养家这么丢人的事儿我可做不出来。”

李地主倒是没想到林当家这么有骨气,他说的方法其实也是他为自己这样打算的,见林当家瞧不上,便讪笑两声,没敢再说话。

幸好,郑当家这时插话道:“昨天城长来过我家,想让我帮忙印一批书本,虽然挣的利润不多,不过因为可以长期合作,也算是一个好买卖。新安城这边房子有点紧张,我打算先在我家下住村院里开工,这两天就要忙起来了。”

什么?其他人都是一惊,明明刚刚大家还都是一样的情况,这郑当家一开口就让众人羡慕嫉妒起来,他们还是坐吃山空的无业游民,郑当家却是生意正旺呢。

郝当家当即酸溜溜地说道:“吆,郑当家可真有本事,这刚来新安城就跟城长做起了生意,要是发了大财可别忘了我们几个兄弟啊,我们几个兄弟以后要是没饭吃了,郑当家你可要舍得给我们几口饭吃。”

朱当家见郝当家说话不中听,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郑当家倒是哈哈一笑道:“郝当家说笑了,哪里发得了大财,不过是小利,我倒是觉得郝当家的布匹生意能大赚呢!”

郝当家听到郑当家说他家布匹生意能大赚,心里一愣,问道:“怎么说?”

郑当家道:“我看新安城的百姓不缺吃,平时也没什么花销,想必手里银钱有余,再者他们身上穿的衣服大都还是平时下地干活穿的补丁衣服,不明白具体情况的外人见了肯定还以为新安城的百姓都很穷呢,他们既然已经成为城里人,哪怕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想向真正的城里人靠拢,所以郝当家你家库房的布匹不是运了好几辆马车么?”

朱当家和林当家听了也附和,劝郝当家在新安城继续卖布。他们两家的生意都是跟粮食有关的,如今粮食短缺,他们的生意不好重启,倒有些羡慕郝当家,虽然郝当家为人有些尖酸高傲,但人其实没太坏,两人也拿他当半个朋友,心里也着实替他高兴。

郝当家这人耳根子软,见三人都劝他,他便答应明天试着卖。

李地主见他们商量完了,便又尽职尽责地领着四人来到了新安城的公厕,“这便是公共厕所了,也是我不太满意的地方,方便还要从家里走一段路来这儿上,太不方便了。不过这公厕每天都有人打扫,里面很干净,听说以后家里也会建厕所,咱们只能等着了。”

四人彼此互相望望,有些尴尬,朱当家道:“哈哈,我们在家都是用的恭桶,还以为新安城的房子跟镇上没有厕所的人家一样呢,镇上房子也大多没厕所,都是用的恭桶,到了卯时就会有倒夜香的来收桶,我说怎么住了两天了,都没听见倒夜香的来收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