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土穿到现代讨生活的日子(57)
“那我们家的恭桶是要自己拎过来倒掉么?”
李地主虽然是个有钱的地主,自认为他和四人是一个层次的人,但他家的宅子再大再豪华也是建在农村,农村哪里有人用恭桶的?李地主虽然时常跑镇上玩乐,但从来没有在镇上方便过,竟然此时才知道这个情况,不禁让他对四人的看法少了一层滤镜,不再高高在上,甚至心里有些得意的想着:啧啧,镇上的大富商也不过如此,没想到几进的房子看着大,却连个厕所都没有,整个恭桶放屋里,那不得臭死?还不如他在乡下过的快活呢。
李地主心里自我满足着,但是他可误会了四人,四人好几进大宅子,怎么可能没个厕所,而且有钱人家的恭桶能和一般老百姓的恭桶比较么?有钱人家怎么会让自己呆在一个臭气冲天的环境?所以李地主也是因为四人的语焉不详阴差阳错的在他们面前骄傲的站直了身子,虽然依旧讨好却不再唯唯诺诺。
“是啊,得自己来公厕倒掉,可不能随便找个地乱倒,被抓到了可要罚钱的。来来来,都进来,我跟你们说,这里有草纸,用完了要扔到旁边的篓子里……”
接下来,因为几人的鞋微微湿透还买了木高跟鞋底穿上,又到了秀坊、木厂、纸厂、砖厂,甚至为了满足好奇心还赶着马车去了柳树村看能烧火取暖的黑石头。
等赶车回到新安城的时候,天空早已黑透,在明亮的月光下,几人的神情依然亢奋,兴致勃勃地谈论着黑石头。
李地主也是第一次去柳树村看黑石头,不过他现在不想讨论黑石头,只想洗个热水澡睡个好觉,于是便提议道:“马上到家了,我回家拿件换洗的衣服,去澡堂洗个澡,你们要不要去?”
四人纷纷应声要去,他们也好久没洗过热水澡了。
“舒服,这水可真热乎。”
李地主见郝当家用的是大蜀国几两一小块的圆姨皂,便举起手里的半块姨皂道:“郝当家,你以后就不要浪费银子买姨皂了,瞧瞧,我这快姨皂比你那块还大,新安城每人都能免费领半块,能用好几个月呢!”
郝当家瞅瞅他手里诺大的半块肥皂,再看看自己手里小小的圆姨皂,惊道:“这姨皂得十几两银子了吧,新安城可真是大方,到处撒银子,这要到哪里领,怎么都没人跟我们说?”
李地主得意道:“负责的人太忙了,根本顾不上我们这些新来的。我们村的一个小伙子在这呆的时间长,这还是我请他带我了解新安城的时候跟我说的。像那些去了下面村子安置的人除了能领粮食,其他的啥都领不到,不是他们没有,而是他们不知道啊。”
“那我们还要多谢李地主才是啊,托你的福。”
五人舒舒服服的泡了个热水澡,悠哉悠哉地回家睡了个好觉。
第78章
王土收到了网上购买的兵器,便立刻送到了「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的院子里,所有兵器都摊在地上。
李天蹲下身拿起一把刀就在院子里耍了起来,一会儿后,停下道:“这刀不错,刀身轻且快,比以前在军队用的刀好太多。”
看了看另外两个兄弟,道:“你们去耍耍□□和弓箭。”
李宇和李洪听令行事,分别拿起□□和弓箭,一番耍弄之后,皆道不错。
最后李国槿一槌定音道:“那就接着买这家的吧,等李玄回来,新安城的将士必定要达到5万,大哥你放开手尽量买就可以。”
于是王土开始断断续续的隔上几天就买几百件兵器,买家有许可证,卖家能赚钱,它也不会管你会不会买太多,反正有钱人怎么花钱他们普通人也想不明白。
因为没有商铺门店,郝当家又想卖布,就只能跟着卖木高跟鞋的学,请人打了一张又长又宽的木桌子,摆在了城门口。
桌子上各种各样的布匹摆得高高的,郝当家冻得鼻子通红,双手插在袖子里跟旁边的管家道:“上工的还有多久下工?咱们是不是来的太早了,可冻死我了。”
管家也冻得不好受,他虽然是郝家的下人,帮着主家干事跑腿,但是他从小就是郝当家的贴身仆人,吃穿用住一样都没差过,哪里会在这么冷的天的时候,在外面干呆几个时辰。
不过,再冷他也得先哄着郝当家,“老爷,快了,再等等。”
左等右等,半个时辰后,下工的人终于陆陆续续的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
因为布匹的范围高度实在是显眼,所以老远就有人看到了,等走进了才惊喜道:“哎呀,还真是布匹,竟然有卖布的了?”
管家笑着迎上前道:“客官,我们以前是镇上布庄的,才刚来新安城没多久,今天是第一次摆摊卖布,所以特地优惠一折。”
来人喜道:“原来是镇上布庄的,我上一次在你们家买还是几年前了,这优惠只有今天么?”
“是的。”
“那我可不能错过了,把那匹淡粉花布和青色纹布拿下来我瞧瞧。”
来人抚摸半响,越看越喜欢,最后咬牙道:“这两匹布我都要了,多少银子?”
管家摸摸小胡子道:“这两匹布原本要价二两六钱银子,现今零头就不算了二两三钱拿给你。”
来人听到价格没有犹豫,应该是知道价格确实是如此,“你把布给我留着,我身上没带银子,这就回家拿去。”
“行,我会给客官留着的。”
管家见人走远了,才转身对郝当家道:“老爷,您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了,咱们生意开张了,看来新安城百姓手里还是有余钱的。”
郝当家这会儿也不怕冷了,满脸笑意地点头,布压在手里既不能吃又不能喝,还是卖成银子才踏实。
相中了两匹布的人家是个中年妇人,回家就翻钱框子,数出二两三钱拿着就往外走,刚好碰到回家的丈夫,问道:“你这是急急忙忙地要去做什么?”
中年妇人答道:“城门口有卖布的,我去买两匹布。”
妇人丈夫闻言不同意道:“做什么要买布?之前不是家里发了两匹布了么?”
“那两匹布我给爹娘和孩子做了衣裳,咱们两个还没有做新衣裳呢。你瞅瞅咱俩穿的衣服,满身补丁,像话么?咱们现在好歹是城里人了,住着楼房上着工,咋还能穿得跟乡下种地的一样呢。我打算再买两匹布,给咱们自个儿也做身像样的衣服,剩下的布再给孩子做身,好歹也有套换洗的。”
虽然媳妇说的挺在理,不过男人一向过穷日子过习惯了,还是不舍得在穿上浪费,劝道:“说不定过年的时候城长还会发布匹呢,咱们等等,到时再做衣裳呗。”
妇人根本不听他的,“还要几个月呢,远着呢,而且现在买了加上过年发了的话咱们一家每人都两身衣服,刚好。”
男人劝不住便随她了,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家都在上演着。
作为新晋的新安城百姓,他们也在迎合接纳着自己的新身份。
于是,郝当家的布匹生意火了,每天来买布匹的人络绎不绝,过了一阵子后,新安城的大街上基本上每个人都穿上了新衣。
连独居的单身汉都加入了穿新衣的潮流,自己不会做就把布匹拿给专门做衣裳的妇人,酬劳用银钱或者剩下的布结算。
不过个把月的时间,换了新衣的新安城百姓嫣然焕然一新,内里先不说,表面上却是一副城里人的样子。
王土对这种情况自然是双手赞成,毕竟之前新安城百姓穿的衣服连异世界的乞丐都不如,他天天来回面对两个极限的冲击,哪怕新安城的楼房比北屿县城的还漂亮,心里也还觉得新安城还是一个大农村。
现在新安城的百姓满足温饱之后终于开始有对自我的要求了。
时间拉到一个月前,李玄从新安城出发,一路向北奔去,途中遇到过无数难民,甚至劫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