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裙下臣(224)

幸好,他治军多年,与手下将士早已配合默契,绝不会出太大的纰漏。

何况,他们还有另一股助力——

“即便殿下当真能将这里的一切抹得干干净净,像上一次一般,丝毫不令御史台的人起疑,可北方这数十万的百姓呢?阿史那多毕虎视眈眈这么久,殿下已然答应了他,他可不会因殿下的后悔,便跟着收手。”

李景辉的目光慢慢冷凝,手中的信纸也被他捏得皱巴巴。

当初听了安义康的进言,他与阿史那多毕私下勾结,约定至突厥物资匮乏时,可往幽州边境来,他自会任其夺走边地的部分粮财,条件便是等他起兵时,阿史那多毕也要即刻兴兵,替他拖住临近的河东、义武两军,好令他没有后顾之忧。

他知道,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

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已没有后路了。

“我明白了。”他咬了咬牙,问,“檄文可拟好了?”

安义康露出笑容,当即将檄文铺陈在他面前:“都好了,殿下的夺妻之恨、公主的兄妹嫌隙,乃至几位蒙冤甚至枉死的朝臣,尽已写下,请殿下一观。”

有这样多的理由,檄文自然能写得义正言辞,气势磅礴,引天下人热血激荡。

李景辉看罢,霍然起身,扬声道:“万事既已俱备,两日后,便是我起兵之日!”

……

入夜,丽质沐浴过后,便预备早早入睡。

她这两日来了月事,虽因用了大半年的药,已不会如先前那样疼痛难忍了,却还是会感到浑身酸软,困倦乏力。

况且,今日又听说了裴琰的事,心中也有几分担忧。

春月知她疲倦,已然备好了药,看着她饮下又漱过口后,便出去了。

谁知灯还未熄,却忽听外头传来脚步声,紧接着便有人唤:“贵妃,陛下来了!”

丽质动作一顿,心中登时有些紧张,只得披衣起身,到外间去迎。

屋门已经打开,李景烨踏进来时,脚步有些迟滞,望着这座已数月不曾踏足的宫殿,眼神也有些恍惚。

“陛下今日怎会来妾这里?”她尽力露出笑容,又恰到好处地保持一分疏淡,既没有上回那样直白的拒绝,又没有先前的过分温驯。

李景烨走近两步,静静打量她,伸手捏着她的下巴,令她抬起头来对上自己的视线。

“今日子晦劝朕,要朕将你放出宫去。丽娘,你怎么想?”

第101章 发兵

丽质对上他平静无波的脸色, 心里顿时一凝,掩在袖中的指尖紧紧掐住,直到疼痛传来, 才掩饰住眼底的慌乱与恐惧。

她脑中飞快地回想着他方才那短短一句话,来来回回仔细琢磨。

裴济怎会突然劝他将自己放了?他又为何忽然来问她?难道——他知道了?

她悄悄咬着舌尖, 强迫自己对上他的视线, 半点不闪躲。

他仍是容色淡淡, 看不出喜怒,只静静打量,耐心地等着她答话。

他不会知道的。

她慢慢定下心神。裴济没那么傻也没那么冲动, 既然已做好准备要靠手中的羽林卫来帮她离开, 再说出这样的话,一定是有原因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会对李景烨说出要放了她的话?

她细忖片刻, 忽然明白了——

一定是李景辉出事了!

这个念头一出,心口登时砰砰狂跳起来。

她极力压抑着异样的激动, 作出毫无动容的模样, 道:“妾没什么好想的。”

“是吗?”李景烨双眼微眯,又看了她好一会儿, 才忽然轻笑一声,松开捏住她下巴的手, 背在身后,“没有就好。”

丽质也跟着微笑, 双眼弯得像月牙一般:“妾如何想的, 于陛下而言,难道有关系吗?妾身在宫中,生与死都不过陛下一念之间。”

李景烨的目光抚过她晶亮的眼眸, 面上露出恍惚的神色,似感慨,又似遗憾。

“是啊,丽娘,你的命在朕手中握着,一切都不过在朕的一念之间。”他轻轻抚摸她的唇瓣与脸颊,话音近乎低喃,“所以,朕爱的究竟是这副皮囊,还是别的,又有什么关系?朕,绝不会放开你。”

他在回答中秋那日,二人间未尽的那段对话——

他爱的是她的皮囊也好,是她的人也罢,只要是他想要的,便都逃不脱他的掌控,至于她的意愿如何,无关紧要。

有那么一瞬间,丽质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猛然窜起的愤怒,一双杏眼死死瞪着不远处一枝插在瓷瓶中的行将枯萎的桂花。

再美的花,开得再得意,待花期一过,也只有恹恹凋零的下场。

她深吸一口气,慢慢闭上眼,冷冷道:“妾明白了。今日妾身子不便,不能伺候陛下,陛下若无事,便请早些另去它处歇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