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诗词成了学神(73)
“说正事,那两个小孩后来被卖到哪了?”莫诗诗一脸厌恶地看着她。
“两个小孩的归宿,奴并不知道。”老板娘垂下眼,看莫诗诗的剑光又露了出来,她连忙补充。“可是奴知道,当初是谁领走了他们。”
“是谁?”
“是徐家牙行的林牙婆!她专门经营这一片的事务。女侠如果想找那两个小孩的信息,就去徐家牙行。进去以后你就说,要买几个不见光的奴婢,他们就会引你进入内室,你找内室的负责人,他会告诉你林牙婆的下落。”老板娘急急开口。
看着这满地狼藉,莫诗诗深吸一口气,走到门口叫上阿全。
“走吧。”
她目不斜视,直直钻进车厢。
被莫诗诗这一手惊到目瞪口呆的阿全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放下系在篱笆上的绳索,架起牛车。
“我们现在去哪?”他疑惑地转头,问着车内看不清神色的莫诗诗。
“去衙门,先把这几个人贩子告了!”
莫诗诗咬牙切齿,从唇齿间一字一句地蹦出。
去了衙门立了案,天已经黑了。中晚唐政治黑暗,这种并未牵扯到豪富之家、达官贵人的案子,通常都会拖着,直到群情激愤,实在拖不了才会处理。
毕竟江南大旱,饿殍满地,朝廷都能不闻不问,近在咫尺的地方官更是装聋作哑。对衙门来说,拐卖人口在他们看来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直到回了房间,看见在一旁等候的翠娘,她心里还在想着如何惩治这批人。
“莫大娘子,可有我家人的消息?”
翠娘起身迎了上来,眉目间一片焦急的神色。
第34章 徐家牙行 翠娘急切上前,拉住莫诗……
翠娘急切上前, 拉住莫诗诗的手,被她冰冷的双手一挨,莫诗诗冻得打了个激灵。
“我已经找到当年拐卖你们的牙行了。它是徐家牙行, 就是里面的林牙婆拐的你。”莫诗诗反握住她的手, 安慰着她。“放心吧,明天我就去徐家牙行找人,保准帮你问出哥哥的下落。”
“大娘子的大恩大德,翠娘铭记于心。来生做牛做马,也要报答大娘子的恩情。”翠娘看着莫诗诗,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流出黑红色的血泪。
莫诗诗看着她脸上两道暗红色,吓了一跳,连忙找手帕去擦。
“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后面怎么样还不知道呢。”她轻轻擦拭着翠娘的脸颊,眼看着整条手帕被染成黑红色, 就又换了一条。“哪怕我真的帮你找到了,感谢也就算了, 可千万不要再掉眼泪了。”
她放下手帕, 看着翠娘干净的脸蛋, 松了一口气。
“对了, 你平时都待在哪里?如果我有消息想找你的话,应该从哪里找呢?”莫诗诗询问道。
翠娘手上拎着帕子, 转身走了几步,示意莫诗诗随她过来。
莫诗诗跟了上去, 跟到第一次见面时翠娘藏身的树丛中。顺着翠娘的目光,莫诗诗拨开树丛,看到杂草掩盖处有半枚青碧的玉佩。
那枚玉佩用红绳系着, 说是缺了一半,可仔细看去,那缺口光滑圆润,不像是人为摔碎的。
莫诗诗捡起玉佩仔细观察,忍不住问出了自己的疑惑。“翠娘,这枚玉佩是被摔断的吗?”
翠娘没有直接回答是或不是,而是回忆起她年少时的故事。
“我和哥哥刚出生的时候,父亲去玉石铺子,打算给我们兄妹各买一个护平安的宝玉。谁知他刚到玉石铺,就看到店家正在解玉。父亲看到那块石料,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于是将其买了下来。等店家解完玉,出来了两块各有缺陷,合起来却浑然一体的玉佩。”翠娘温柔一笑,眼神怀念。
“一块儿由我贴身携带,一块儿则由哥哥带着。幸而这玉有纹有裂,等闲的人家都看不上它,才能由我佩戴至今,也正是因为这枚玉佩,翠娘才暂得栖身之处。”
原来翠娘的魂魄依托在这里。莫诗诗看着玉佩,不敢随意摩挲了。
翠娘腰肢一弯,向莫诗诗盈盈一福身,抬眼望向她。“大娘子,往后这枚玉佩就托付给你,你就随身带着它罢。”
这是将她的身家性命尽皆托付而来。
“你放心,我一定好好保管这枚玉佩,直到帮你找到家人为止。”莫诗诗扶起她,郑重地看着她的眼睛。
一夜过去,莫诗诗特意叮嘱九方御早点叫醒自己。在鸡鸣第一声后,夜还是沉沉的灰蓝色,莫诗诗就轻轻凑近玉佩,叫醒翠娘。
“翠娘,你快起来,我想到一个好主意!”
只叫了一声,一阵青碧色的烟雾在玉佩上萦绕,接着落到地面上,显出一道人影来。
“什么主意?大娘子但说无妨。”翠娘柔柔站稳,向莫诗诗低眉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