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诗词成了学神(74)
“你等等。”莫诗诗向她卖了个关子,打开来时丫鬟带的箱笼,一件一件翻找了起来。
翠娘在一旁凑近去看,看她找了两个箱子都没找到。
“哎?我记得在这里面的。”莫诗诗挠着脑袋,仔细回忆。
“对了,还有装冬天衣服的箱子!”
她趴到床下拉出重重的沉木箱子,打开后翻找了几下,终于拿出了一件厚厚的、黑色的斗篷。
拿起那件密不透风的斗篷,莫诗诗来到翠娘身边,给她披上。
“怎么样,合不合适?”
翠娘点了点头。看着翠娘全身被包裹的严丝合缝,唯独露出那张苍白的小脸,莫诗诗皱眉思踱,总觉得还缺点什么……
对了,脸还没包住呢。
不知道唐朝有没有口罩?应该给翠娘整一个戴上。可是但戴口罩也遮不住整张脸,或者再找副墨镜?还是应该直接给她找个面具?
“不如给她找一件帷帽。”听着莫诗诗的心声,九方御忍不住开口了。“那种高顶宽檐的笠帽,周围围着一层黑纱,外面应该有卖的,我们多覆上几层黑纱,一定能挡住阳光。”
对呀!莫诗诗豁然开朗。外间传来细细簌簌的声响,两个婢女起来了,正给她端来洗漱的热水。
“小锦,你先不要忙了。”莫诗诗挥挥手,示意丫鬟上前。
那个叫小锦的丫鬟放下水,不明所以地近前,看了看翠娘,又看了看莫诗诗。
“大娘子,这位姑娘是?”她的目光有些敌意。
“这是我一个朋友……你先不要问了,去给我准备一个帷帽来,上面要厚厚的黑纱,最好厚到看不见阳光的程度。”莫诗诗期待地看着小锦。
“做快一点啊。”
“喏。”小锦一福身,轻移莲步,走了出去。
眼看着太阳即将升起,莫诗诗洗漱完后坐在书桌前,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频频向门口张望。
终于,在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来,小锦拿着帷帽走了进来。
“有劳小锦了。”莫诗诗轻轻一颔首,表示对小锦的谢意,翠娘也在一旁轻轻福身。
“你出去忙你的事吧,我这里暂时不需要人了。”莫诗诗让小锦离开。小锦看了眼打扮怪异的翠娘,欲言又止了一瞬,接着警告地瞪了翠娘一眼,转身离开。
莫诗诗没注意丫鬟的这点心思,而是一心观察着黑色帷帽。帷帽的左右及后面三侧皆用黑布笼罩,面部正对那侧笼罩着厚厚的黑纱。莫诗诗试着戴了一下,有些闷热,但不影响视线,看东西时就像带着墨镜一样。
“你快戴上试试!”
莫诗诗将帷帽递给她,她轻轻戴上,调整好那层黑纱,她透过朦胧的轻纱望着莫诗诗。
“准备好了!”莫诗诗走到窗前,抓住窗帘,两人相视点头,她用力一拉,漫天的阳光洒进屋中,整个房间瞬间明亮了起来。
“怎么样?你感觉如何?有没有很难受?还会不会流血?”莫诗诗关心地走了过去,看着阳光下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翠娘。
“感觉很好。”翠娘看着外面的阳光,缓缓走到窗前。“和在夜里一样,没有任何不适。”
她忍不住伸出手,想要掬上一掌心的阳光,却被灼烧的赶忙缩回了手。
“没有不适就好。”莫诗诗走了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切记!千万不能再伸手了!”
翠娘点了点头,神色有些羞赧。
“我觉得吧,找家人这种事情,还是得自己亲自来。要不然你白天一个人在玉佩里躲着,心里该多着急啊。”莫诗诗拉起她的手,向门外走去,一边走一边和她说着话。
“如果顺利的话,咱们今天就能得知你哥哥的下落,然后你们兄妹相认,一起找到父母,多棒!”
然后任务完成,也就能见到方百坤他们了。莫诗诗畅想着接下来的局面,一边去牛马棚找到阿全。
“咱们今天去徐家牙行,越快越好。”她娴熟地上了牛车,顺便拉了翠娘一把。“你知道徐家牙行在哪吗?”
“大娘子,你就放心吧!”阿全乐呵呵地一扬缰绳,车前的牛哞哞叫着,缓缓上路。
“您可坐稳了,只要在长安,不管您想去哪,我都能把您带到。整个长安,就没有我阿全不知道的地方!”
路过沿街叫卖的杂货郎,三人走上长安的街道。街道路面平整,游人熙熙攘攘。莫诗诗一撩帘子,路过卖饼的小贩立刻高声叫喊:
“小娘子,来份春饼吧,香喷喷、刚出炉的圆春饼,里面菜肉都有。”
小贩的声音一喊,莫诗诗的肚子也被喊饿了,她暂且叫停牛车,下去买了一堆吃的拿了上来。
等牛车重新走动起来,莫诗诗拿起春饼就是一口,接着幸福地弯起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