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上(26)
徐夫人从里面挑了九朵,吩咐徐大人,“你拿个雕石榴和牡丹的剔红盒子装了,再拿一匹嫩黄色平绒,把小样本子拿了就差不多了。”
徐大人不解,“虞家和祁家要结亲了么?”
10 送花
徐夫人点了点头,“上次哥哥来信提到过,自从虞二郎中了武举后,京城功勋之中好几家都有意,不过都被荣昌伯给拦了。”
徐大人叹道,“荣昌伯对这个外甥可是真好。”
徐夫人听了,微微叹了口气,“这孩子出生就没了娘,爹又不待见,后母也就是面子情,要不是有荣昌伯,恐怕早就歪了。”说着,笑了起来,“可这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安国公也是荣昌伯外甥。这才打发出来做官,在外面多逍遥。”
“而且祁家巨富不说,和窦侍郎,祁尚书都联络有亲。”
徐夫人点头,“正是呢,又有祁家的家训,虞二郎即便不回京也说得过。”
“那黔国公出身的老夫人就答应么。”过了片刻,徐大人还是问了出来。
徐夫人叹了口气,“老国公在的时候装了十几年的贤良,如今这狐狸尾巴可是要藏不住了呢。”
正说着,外面有丫鬟回事,“郑太太派了人送月饼。”
徐夫人对徐大人道,“今年可真早。”又催着他把绒花送出去。
徐大人想到思迪还在这里等着,便点了点头,拿着绒花等去了书房。
这边虞远不费吹灰之力得来了绒花和绒布,心情自然十分畅快,他手里把玩着绒花,问子觅,“这些天祁家有什么事情么?”
子觅心里吐槽,什么祁家的事情,不就是想问问二小姐的事情么。这次子觅总算是机灵了一回,自从上次找了吕三问话后,便派了得力的人盯着那边。就防着爷什么时候问呢。
子觅清了清嗓子,搞得旁边站着的思迪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这些天祁家二小姐忙着准备节礼,带着管事们定单子,盯着管事采买,又有几家亲近的要亲自送。窦家的媒人过来商量婚事都是祁太太在打理,大小姐这阵子都没出门,只在家里绣嫁妆。三房的小姐和张阁老家的亲事定在了明年。”
子觅觉得自己说的很详细,虞远懒懒的来了句,“你倒是话多。”
说完进内室换了出门的衣裳,去给祁老夫人请安。
正赶上三房项老太太在和祁老夫人叨叨祁宗瑾的婚事,张家想着腊月进门,项老太太觉得有点匆忙,祁老夫人则笑道,“有钱没钱娶个媳妇过年。既然定都定了,也就不必在这些小事上让亲家不快了。”
项老太太默然。她当然知道祁老夫人的意思,孙女是要在张家生活的,在这些事上纠缠,万一让婆婆坐在了心里,以后对孩子不好。
祁老夫人又说,“那张家都四代同堂了,这个幼子说是比长孙还小,我看你那体己的银子首饰可要多给瑾丫头备些了。”
项老太太苦笑,“那是自然,她这远嫁,我准备了六户陪房,两个婆子,四个大丫鬟,八个小丫鬟,应该够了吧。”
正说着,丫鬟说表少爷过来了。
祁老夫人对项老太太说,“虞家我的侄孙,你也见见吧。”
正说着,虞远进来请安,祁老夫人给引荐,这是三房老祖宗,你也叫姑祖母吧。
虞远恭敬的请安,项老太太忙道不敢当不敢当,早有丫鬟拿了表礼过来。
这虞远就有些尴尬,心道自己都入仕了不用这些了吧。
祁老夫人呵呵笑,“咱们行家礼,虞哥儿收了吧。”
项老太太心下奇怪,等晚间回去和孙儿说起来,祁宗柏说他都正五品同知了,给不给都成,项老太太才恍然大悟。
而此时项老太太顺着祁老夫人和虞远闲聊,寒暄过后,虞远才道,“今日得了几朵绒花做的惟妙惟肖,特送了过来给姑祖母赏玩。” 说着拿出剔红小匣子。打开一看,九朵绒花静静的躺在黑金天鹅绒衬底上。
项老太太先笑道,“不说我还以为是真花,细看下可比真花华丽的多。”
项老太太拿起一朵紫金石蓝绣金边玫瑰道,“这个颜色的绒布可不多见。” 说着对项老太太道,“你挑两朵回去给柏哥儿媳妇戴吧。”
项老太太摆手,“上次心诺送的还没戴完呢。我瞧着这几个颜色心诺戴好看。”
提起心诺,祁老夫人也笑了,“这些个孩子里,就二丫头对首饰不上心。还说绒花轻巧,比别的舒服。”
项老太太呵呵笑,“我也瞧着比金的银的好。”闲话半日,临走,到底还是送了项老太太两支。
虞远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失策。
晚间吃过饭,祁老太太把剩下的七支绒花拿了出来,对心念和心诺道,“你们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