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了帝君后我成了黑月光(164)+番外
“能判血缘。”
“判血缘?”
亦浅下意识回头再次看向长廊尽头的几人,在看到一旁面色有些不好的王涣时, 正要出声。
就看见那闪烁的玉坠上猛然发出一道白光, 如离弦之箭般在众人没反应过来时落在了谢适身上,然后融进身体中消失不见。
众人皆是诧异。
谢适不由抬了抬胳膊,垂眸凝视,又暗暗运功, 但并没发现身体有何不妥当。
那光…
眸色微沉,然后抬眼看向王通。
一边的王涣更是惊愕,他本就因之前在谢适身上看到的胎记而心乱如麻, 如今又见父亲身上的物件竟和谢适起了联系, 心愈发沉了。
若, 谢适才是父亲母亲的孩子。
那,他,又是谁!
察觉到父亲打量谢适的目光, 王涣也来不及深思,他下意识上前一步,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微微挡住了王通的视线,然后弯腰行礼:
“父亲。”
“涣儿。”
王涣的出声似是唤回了王通的思绪,他下意识应了王涣一声, 然后不可察觉地移了一步,再次看向王涣身后的谢适。
“这位是?”
王通询问,手不自觉握紧身前此时已然恢复平静的玉坠。
太像了!
还有,那光!
想到早前和法惠大师的话,王通泰山不崩于色的沉稳面容终于有了丝丝裂缝。
*
清晨。
王通一早起身,欲拜访已阔别近二十年的好友,法惠僧人。
法惠是王通年少时的好友,本也是高门子弟,年幼时被当时白马寺的主持收为弟子。
两人志趣相投,亲密无间。但法惠成年后为去找寻属于自己的道,便离了晋阳,云游四方。
二十年过去,王通还记得那年送别时的垂柳上新发的枝芽,那般绿,又那般不舍。
如今旧友终重逢,自是人生乐事,王通脸上难免挂着不常有的喜意。
“若不知是大师,你今日这般开怀我定要好好盘问。”
对妻子的打趣也不在意,只略微羞赧地笑了笑,亲了亲她的颊,留下句“不用等我用午膳”便仰笑着离开。
白马寺。
石桌旁对坐着两人,风度器宇皆是不凡,正是王通和法惠。
“法惠兄这些年还好?”
王通举起桌上的杯子又向法惠的方向敬了敬,方移至唇边,嘴角是掩不住的笑意。
法惠亦是一脸含笑,但却没有回答王通的问题,反而上下打量了番他,方才开口:
“景润兄额带红光,今日必有好事发生呀!”
还是从前的那般神叨叨。
王通差点没咽下去口中的茶水,艰难地将水咽下,想起年少时这人的吊儿郎当,轻咳了两声,端起神色,故意问到:
“喜从何来?”
“父子重逢!”
作者有话要说:不要意思呀,最近实在太忙啦,又加上卡文,给小仙女们鞠个躬。打滚卖萌ヽ(  ̄д ̄;)ノ
努力日更或者隔日更呀,笔芯~
第116章
“父子重逢!”
王通还未收起脸上的惬意慵懒, 闻此不由诧异地看向法惠,不料却没在好友的面上发现丝毫玩笑的神色,反而竟有些郑重。
父子重逢!
眸光略微发沉, 王通下意识坐起了身子, 亦郑重地看向法惠,但开口却带着丝轻松:
“我只有涣儿一子,又自幼养在我膝下,又何来的父子重逢?”
目光灼灼地看着法惠的眼,又笑着说:
“法惠兄当年卜卦便学得不好, 二十年未见, 不想…”
说完露出一抹打趣揶揄的笑,还捋了捋下巴上的美须。
“出家人不打诳语。”
在王通明显不信的目光下,法惠好笑: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何况我还是大师!”
说罢双手合十,默念佛号“阿弥陀佛。”
放下手,垂眸正好看向王通放置在石桌上紧握成拳的左手, 法惠叹了口气。
好友并不像他表现出的那般轻松不在意。
从怀中掏出一枚玉坠, 然后递向了王通。
王通自然地伸手接过, 举起鉴赏了番后,疑惑问:
“这是?”
“是慈心坠。”
法惠端起身前的茶杯抿了一口,方不急不慢地继续解释:
“若景润兄遇到亲子, 这坠子便会闪烁白光,然后那光会融进景润兄骨肉的骨血中。”
王通握着玉坠的手似是颤了颤, 然后若无其事般将坠子收起,问:
“若遇到涣儿,这玉坠?”
法惠嘴角含笑, 一副慈眉善目的大德模样:
“景润兄身上有涣贤侄的气息,这玉坠在辨别时自然会绕开涣贤侄。”
看着王通还是有些犹疑的样子,法惠破例般多说了句:
“景润兄命有两子,一子养于膝下,一子却阴差阳错流落在外,如今能够重逢也是佛祖赐的机缘,景润兄要珍惜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