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孟(103)
净澈没有丝毫犹豫:“你此次离京,恐有性命之忧。”
严辞镜仍是跪着:“嗯。”
净澈以为他是不清楚性命之忧是什么意思,特意好心留给他时间反应,谁知道他说完嗯之后就没了动静,就好像他早有准备了似的。
净澈又道:“如此,你还要去吗?”
“是。”
最后这一问实属多此一举,净澈让他走了,等那袭青衫影子消失在竹林中,净澈低低念了句:
“福兮祸所依……”
此言是宽慰,可人已经走远,此言意在劝人豁达,但净澈自己却怔然许久,没有温度黑瞳终于动了动。
严辞镜走远了,重新踏上石阶长廊前,回头看了一眼,藏经阁悄无声息匿在密林之后,国师说的话他还记得,手里的两只下下签也一再抓紧。
“咚——咚——”
鼓楼撞钟声响彻山头,重重地撞在严辞镜腰上,像是催逼着他往前走。
前路凶险难测,但除了他自己,谁又能真的逼他往前走呢?
作者有话说:
第一卷 写完了,感谢陪伴!要开江陵副本了,江陵副本我愿称之为谈恋爱副本,复仇主线依然在。语和严的关系会在江陵逐渐清晰,说甜也甜,说虐也虐,期待!!
第52章 进城
“大人,雨越下越大,我们等雨停了再走吧?”杜松抓着一只馒头,忧愁地看着客栈窗外愈来愈大的雨势。
南下半月有余,不太顺利,若是绵绵细雨还能继续赶路,若是运气不好,碰上瓢泼大雨,路不成行,只能暂缓行程。
今天,他们的运气已经不能说是不好了,简直是倒了大霉。
突发暴雨,马车陷在泥潭里,三人冒雨解救马车,马车出来了,人也湿透了,衣摆靴子全都是泥,幸亏没多远就看见了一间客栈。
小二正好端热馒头和热面汤进来时,三人已经换了干净衣服。
“大人,雨越下越大,我们等雨停了再走吧?”杜松忧愁地看着客栈窗外愈来愈大的雨势。
小二边说话,边偷偷打量三人中气质最出众的那一位:“客人打北方来吧?七八月是雨季,有时一下就是两三天,也没个停,不过今年确实反常,不知谁捅漏了天,雨总停不下来。”
小二猜穿青衫的那位客人是个书生,看着沉静又平和,说话不骄不躁。
“暴雨频繁,那为何店中客人不见少?”
小二往身后楼下看了一眼,压低声音:“此地南下就是江陵,江陵傍着菱湖,这阵子阴雨连连,大水淹没农田,城中内涝难排,他们都是北上避难的!”
看见那白面书生盯着楼下吵嚷的客人瞧,小二又道:“三位看着比他们体面干净不少,在外行走多注意些,继续走只怕不太平。”
“多谢指点。”杜松把银钱给了,送小二出门,进门后把门关上了,担忧道,“大人,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严辞镜不想吓唬他,只道是雨多路不好走,马车容易侧翻出事。
杜松迟疑地点点头,杜砚拉拉严辞镜的衣袖,比划着:小二说江陵已经被水淹了,大人,我们该怎么办?
严辞镜一直沉默就是因为这个,他此去江陵,途中没有任何人接应,也不知道城中现在是个什么状况,但城内没有知府,也有通判主事,局面应该不会太难看。
“等雨小了我们就上路吧。”
杜砚不解,皱着脸比划:路不好走会有危险。
杜松安抚:“再待下去,怕是连城门都进不去了,还是早些上路吧。”
好在天公作美,雨很快就小了,等他们遥遥望见城门的时候,雨已经停了。
杜松引颈观望,似乎看见了人影:“大人!我们快到了!”
“嗯。”严辞镜并没有丝毫的轻松,反而越发觉得奇怪。
江陵不可能不知道知府的调任,行的马车也算显眼,接应的人却一个也没碰上,这是不是说明江陵城已经自顾不暇了?
但若是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又怎么会不派人通报朝廷?
马车渐渐慢了下来,杜松面色有疑,扭头问:“大人,你有没有听见什么动静?”
“怎么了?”严辞镜掀开车帘。
路面还算开阔平坦,能并行两辆马车还有余,右侧山壁陡峭,藏不住人,左侧树林稀疏,也藏不住人,况且离江陵那么近,青天白日的,难道还有强盗不成?
“停下!都停下来!”
“不停下来,人头马头都要落地!听见没有!”
杜松刚要大喊被严辞镜捂住嘴,眼神示意对方手上有刀,安抚了杜松,又把要探头出来的杜砚按回车里,自己下了车。
严辞镜一面打量拦路的五个人,一面道:“车里是我族中生病的兄弟,一路南下遍仿名医,不剩什么银两了,还有几个买馒头的钱,要就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