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她靠种田威震四方(318)
良笙十分无语的解释:“铁炭可以事先放在水底。
等装有饷银的大船在这个洄水湾停靠之后,他们再趁着夜里偷偷调包。
为了不被发现,调包的饷银没敢当场带走,而是装箱沉入水底。
又怕被水冲走,所以用渔网兜着,打算改日再来取。”
太子大喜:“本宫这就派人打捞。”
良笙摆了摆手:“不用我们出力,只用放出风声,说殿下已经查到了一些眉目,正要赶往这里,那些调包之人就会自己打捞,到时来个人赃俱获不省事吗?”
太子按他所说的去做,没过两天,就等到了那些调包之人撑着渔船来取饷银,将他们一网打尽。
良笙便要告辞回家,余下的事已经不需要他出力了。
太子特意宴请他,并且让俞知府作陪。
席间,太子想要把良笙纳入自己麾下,被他拒绝了。
他说他想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以后再为太子效力。
其实他这么做只是缓兵之计,当今皇上爱好炼丹,一命呜呼乃是迟早之事。
现在皇子明争暗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他要远离才好。
拖个三年五载再看形势,如果太子得势,成了皇上,效力于他也未为不可,或者到那时太子根本就不需要他效力,那就更好了。
如果到那时皇上没有一命呜呼,太子也没登基,他再另想办法回绝。
当然,让太子对他暂时死心,不能只用自己要努力考取功名这一个借口,万一太子来一句”本宫就可以给你想要的功名”他该怎么办?
良笙因此又补充了几句:“殿下现在招募小的太容易落人把柄。
以殿下在培养自己的势力为由在皇上面前污蔑殿下,殿下反而得不偿失。
再说小的除了擅长破案,也不懂国事,就目前的能力而言,帮不了殿下多少,望殿下三思。”
父皇多疑,如果让父皇以为他在培养势力,他这太子恐怕要当到头了。
太子便允了良笙离开,暗赏了他白银十万两。
良笙回到县城的家里已是金秋九月了。
家里丹桂飘香,菊花怒放。
他回来的那日,似锦恰巧在家,听到留平来报,她还不敢相信,跑出来一看,还真是良笙回来了。
激动的什么都不顾,一头扎进了他的怀里。
良笙也紧紧抱住了她。
两个人抱了好一会儿才松开,携手上楼进了房间。
似锦听良笙说,这次帮太子破了饷银失窃的大案,有点担心,问:“会不会让别的皇子注意你,而引来什么祸端?”
良笙刮了刮她挺秀的小鼻子,笑着摇了摇头:“不会,我一直装俞知府的长随,除了太子的几个亲信,没有人知道我的身份,保护好自己,你相公很有一套。”
似锦这才喜滋滋的从他手里接过太子赏赐的十万两白银的银票,放进自己的空间里。
又笑咪咪的告诉他,今年她和邓掌柜合作种的西瓜,辣椒,番茄,芝麻,南瓜以及孜然、胡椒,虽然四六分成,她得六成,但是因为种植面积大,分到了三十多万两银子。
似锦对这个收入非常满意,虽然她提供了不少技术支持和种子,但是人力物力却出的很少。
不过邓掌柜那边也尝到了甜头,他靠着和似锦合作种这些农作物,也分到了二十多万两银子。
再加上各家田地里留的种子是各家田地的,邓掌柜靠着卖这些农作物的种子,又挣了上百万两银子。
而似锦靠着卖这些农作物的种子只挣了十多万两银子。
这么算下来,其实邓掌柜比似锦挣的多得多。
不过似锦一点都不在乎,人家背后的主人是古太仆,人脉广,渠道多,能够把种子卖到京城去,她哪比得了!
就是她挣的这十多万两卖种子的钱,还是古太仆仁义,让邓掌柜把从桂花镇到府城的市场全都让给了她,不然她还卖不到这么多银子。
她明年还要和邓掌柜合种红薯,土豆,花生,玉米,棉花以及葵花籽。
不仅果实一起分成,就连种子也一起分成,不过是五五开。
似锦兴奋的抱着良笙的胳膊:“虽然是五五分成,比今年的分成少了一成,但是种子也加入了分成呀,明年至少应该能够分到三十万两吧,而且我不用管销售,想想都要高兴的笑醒。”
种出庄稼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把庄稼卖出去,而且还是卖高价。
良笙听她说完,撑头而笑:“我还以为从太子那里得到十万两的赏银,终于能够摆脱软饭男的帽子。
没想到我娘子在家里不吭不哈挣了五十万两左右的银子,明年还要继续挣大钱,这软饭男的帽子要伴随我终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