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官居一品(1367)+番外

作者:三戒大师 阅读记录

本来徐阶许他回来后升右佥都御史的,可差事没办好,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跟首辅要官,只好再回去当他的监察御史……但心里可憋着股劲儿呢,一定要东山再起,证明自己!

虽然在沈默手下没讨着好,可他辉煌的履历不是造假,其深厚的骂功更是登峰造极。他以无比犀利尖刻的语言,大骂‘辅臣高拱,奸险横恶,威制朝绅,专柄擅国,与奸相蔡京无异,将来一定会变成国之大蠹!’还煽动言官道:‘高拱对付胡应嘉,证明他钳制言路的野心,如果任其逍遥下去,那将来所有正直敢言之士,都要步胡应嘉的后尘了!’为了表现出自己弹劾高拱的决心,他还说,‘胡应嘉弹劾的事情,是事先与臣商量而成的,你们要处罚他的话,不如处罚我好了!’

而且欧阳一敬比其余三位大牛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更擅长领军作战,每次弹劾必定应者云集,舆论也是一边倒的支持,故而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更为令人恐怖——果然,他这番慷慨激昂的弹劾,仅仅是一个开端。当天便有数名科道言官纷纷上疏,皆是以请求彻底赦免胡应嘉为由,极力要求严惩某个打击言路的祸国大蠹!

这回高拱坐不住了,老子本想息事宁人,却被你们骂成是蔡京,我要是再不说话,还有什么屎盆子回扣上来?!于是在按例的自辩疏中,来了一次自白,诉尽满腹委屈道:‘先帝在时,胡应嘉便捕风捉影弹劾过微臣,和我的矛盾举朝皆知。为了避嫌,臣遇到他的事情,都是避之不及的,哪还敢主动加以构陷?现在徐阁老仁慈,已经将其从轻处罚了,但欧阳一敬跟他朋比党援,不依不饶的攀扯到微臣身上,说我像蔡京一样奸横,他可曾提出了什么微臣堪比蔡京的证据?大臣尊严是朝廷的体面所在,臣一人受辱是小,但他捕风捉影、构陷大臣,传到外面的话,不明就里的人会真以为朝廷被蔡京那样的奸臣把持了呢。为了避免朝廷的声誉受损,请陛下允许微臣辞职,也给自己留以清白……’

疏上,隆庆皇帝当时就坐不住了,老师竟被委屈成这样子!他再也没有心绪和美丽的宫娥们玩乐了,命人给自己换上常服,乘舆来到了会极门内的文渊阁。

除了刚登极来过一次,这还是皇上半年多以来,首次驾临内阁,徐阶连忙率众阁臣出迎。

隆庆叫‘平身’后,便看向自己的老师,只见高拱的精神尚好,但短短数日,头发已经花白了一片,人也明显消瘦下去,颧骨显得更高,皱纹也更深刻,好像老了几岁。

皇帝当时就红了眼圈,拉着高拱的手哽咽道:“老师的品行朕最清楚,不要管他们说什么,朕永远信任你……”

向来刚硬如铁的高拱,竟也胸口一热、鼻头一酸,忙别过头去,不想让人看到自己流泪。

徐阶请隆庆进正厅设坐,率众人重新参拜,隆庆没有心绪啰唣,对徐阶道:“国老,这些日子来,朝中不太平啊。”

皇帝问起来,徐阶当然不能打马虎眼了,点头道:“是有些许议论。”

“何止是议论呢?”隆庆皱眉道:“朕看是沸反盈天了吧?有些人实在是太不像话了,竟然敢无事生非,攻击朝廷重臣,这样的行为,该好好杀一杀了。”

“是……”徐阶恭声应道。

“嗯……”见徐阁老答应的干脆,隆庆准备了好久的话,全都憋在肚里,只好道:“如此甚好……”却见高拱在给自己使个狠厉的眼色,隆庆才又道:“应该给他们个教训,朕记得先帝时,言官们弹劾大学士以后,通常要领受一次廷杖的……”

“陛下……”徐阶从容对道:“万万不可啊,言官是朝廷良心口舌所在,大都是刚硬的直臣,您现在刚刚登基,如果把他们处分得太狠,如何避免人们将来议论此事?”顿一顿,一脸沉痛道:“别忘了先帝的教训啊……”

隆庆沉默了。他知道父皇嘉靖对于言路,可谓严厉至极,直接处罚过的言官,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贬谪、廷杖、戍边、下狱,各种手段都用过了……但还是不能杜绝天下悠悠之口,最后还惹出了海刚峰,直接把炮口对向了皇帝,成就了一桩千古奇谈。

在当年陪太子读书时,隆庆学到了有限的一些帝王心智,其中有一条就是——言官乃朝廷这具庞大的官僚机构,最重要自清工具,又是捍卫皇权的急先锋。而他亲眼所见的,正是沈束、徐学诗、杨继盛、沈炼、壬戌三子、邹应龙……等一批批硬骨头言官前赴后继,无畏的向严党发起挑战,付出了血的代价,但也震慑住了的严家父子的野心,使他们虽然威福自享,却也不敢轻举妄动,威胁到皇权。

太祖皇帝给言官们如此大的权力,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朱家的江山永固,后世的帝王不会被人夺去威柄吗?不敢想象,如果言官万马齐喑,这个朝廷会是什么样子……是以虽然隆庆感觉,言官们多事、讨厌、犯贱、无体、鸡贼、整天把祖宗法度挂在嘴上,实在不是一群好鸟。但他知道祖宗法度立意深远,自己才疏学浅,无法参悟,更不能随意更改。管他舒不舒服,还是墨守成规,让执行了快二百年的一套照旧运行,这样自己才能睡得安稳,玩得安心。

皇帝作如是想,自然不能再坚持廷杖了,只能吩咐徐阶,拟旨切责那些言官,不许他们再污蔑大臣,好尽快结束这桩公案。

见皇帝不想和言官结怨,高拱的心登时凉了半截,他终于明白自己今年以来的诸事不顺,不是因为流年不利,而是有人把自己一步步算计进了与言官大战这个泥潭!看看恭送隆庆的徐阶,他恨得牙齿都要咬碎了,老东西!沈默和我说,我还将信将疑,原来真是你捣得鬼!

‘你手下有言官,’高拱恨恨想道:‘我手上也有三五个!’

※※※※

有了皇帝的指使,不管情不情愿,徐阶都只能代表内阁表态了,他便让李春芳草拟了一道奏疏。李春芳的作文风格,本就是言辞温和、左右逢源的,即便如此,徐阶还又亲自改了一遍,最后才定了稿。奏疏中以内阁的名义,将高拱浮浮夸夸的表扬了一番,算是表达出了挽留之意,却没有丝毫对言官的斥责,甚至连制止他们胡乱攀扯的话,都没说一句。

在朝野上下看来,这无疑是内阁决定在高拱和言官的争斗中,保持中立的表现,而言官们更将其视为一种鼓励,于是更加肆无忌惮的攻击起高拱来。最多的一天就有三十本弹章递上去,攻击也已经发展到全方位、不问青红皂白了——他们肆意诋毁高拱的人品和生活作风,深挖他的历史问题,甚至连高拱年轻时拒绝尚公主,这种个人隐私方面的事情,也成了他们攻击的弹药,已经完全失去了底线。

面对着铺天盖地而来的污言秽语,高拱已经出离愤怒了,他拒绝了沈默等人‘戒急用忍’的劝诫,决定用自己的力量还击!

很快,户部郎中魏学增、翰林侍读学士王希烈,给事中韩楫等十余人,上书为高拱辩护。但这时候已经晚了,舆论完全站在高拱的对立面,些许的辩护,只激来更多的弹章,如雪片般的飞过来,转眼便将其掩盖住。

见到单纯的防守已经不起作用,日夜承受着弹劾泼污的高拱,终于在与死党密议后,忍不住要擒贼擒王了!

隆庆元年二月底,在高拱被弹劾月余后,监察御史齐康,也提起了一次弹劾,而这次的目标,赫然是内阁首辅徐阶!

齐康的弹章,洋洋洒洒千余字,其中揭发了徐阶三大罪状,一是‘两面三刀’,说当年先帝想要立储,徐阶曾坚决反对,等到皇上登极了,他又以拥立功臣自居,其恬不知耻,无以复加;二是结党专权,内阁五阁员,其中就有他三个学生,朝中大臣、科道言官中,更是占了半壁江山,其专权任事、作威作福,是当年严嵩也无法比拟的;三是‘虚伪贪婪’,说徐某人表面上以清流自许,其实一肚子男盗女娼,其长子徐璠,时常与人私下交易,并在京城广置产业,另外三子更是在松江一代横行不法、为非作歹、祸害一方!据说松江府超过一半的土地都在徐家名下,跟他比起来,严家父子都要算是清官了!

上一篇: 权柄 下一篇: 大独裁者报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