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女穿进生子文(快穿)(31)
易清淑不禁愣住。
片刻之后,她才又开口:“阿姐,你莫骗我。”
易申满头雾水:“我骗你什么?”
易清淑又道:“阿姐,你莫骗我,我也不骗你。你不想让易建章当皇帝,我也不想。”
易申不知她是真心还是假意,只静静地看她。
易清淑满脸恨意:“阿姐,你不知道,辛永文指婚给你之前,曾向我提亲过的,我虽然只是个县主,但也没落到只能配个贱|人的地步。但易建章呢,他想为他母家添势,想让他表哥娶个贵女,竟然想逼我嫁过去——辛永文是他嫡亲的表哥,但我难道不是他同胞的妹妹?要不是我从小爱舞刀弄棒,打了他一顿,怕是现在已经在辛家艰难度日了!”
她情绪激动,一口气说了许多,此时停下来大喘几口气,复又说道:“他们在我这里不成,又去陛下那边谋划尚公主,哈,他也配!一个落魄郡王的姻亲而已,陛下那一支子嗣不兴,这才让他一直当着郡王,真把自己当成太|祖血脉了?说句难听的,二公主都比他有资格盯着那个位置!”
易申心里一动:“什么叫真把自己当太|祖血脉?”系统提供的剧情里面可没提过这个,只说辅郡王一脉是安太宗庶弟分封出去的。
易清淑诧异:“你不知道?”她又看向陈宏向二人。
陈家两姐妹也摇头。
易清淑正色道:“当初太|祖只有太宗一个儿子,最初的辅郡王是太|祖旧部之子,旧部为护主而死,太|祖才收为养子,以子待之。”
易申和陈家两姐妹面面相觑。
易申觉得她是后穿来的,过来这一个多月浪得飞起;闲暇时候倒是稍稍了解了一下大安朝的现状,但压根儿顾不上了解历史。所以她想看看陈家姐妹的反应,试图从中推断易清淑所言的真假。
然而……陈宏高两人的神色比她还茫然。
大安朝不兴“女子无才便是德”那套,无论男女,都崇尚德才兼备——毕竟女子虽不能为官,但总要教导子女。
若是娶个大字不识的老婆回家,别人家儿子还没说话就开始听三百千,自家儿子……总不能跟他娘一起学习女红吧?
又不是谁家都请得起开蒙先生。
陈宏高陈宏远是国舅的女儿,出身已算高贵,她们从小饱读诗书,史籍也读过许多。但是初代辅郡王不是太|祖的亲儿子?
这事儿她们真没听说过。
易申从她们脸上看不出什么,只好继续看易清淑。
易清淑瞪她:“怎么?我会拿这种事开玩笑吗?说这个谎对我有什么好处吗?”
易申点头:“那倒也是。”
易清淑见她似乎仍然半信半疑,直接背了一段《大安史》给她听。
——(太|祖)元后丁氏,乙卯年归太|祖,昭庆元年册为皇后。生太宗及元和公主。昭庆十二年崩,时太|祖哀甚,语太宗及众女:“皇后既去,朕不久矣。”又嘱太宗:“久后汝当善待诸妹,勿使远嫁。”
背完这段,易清淑冷笑:“昭庆元年的时候,太宗已经五岁,最初的辅郡王比太宗小四岁,昭庆十二年的时候,辅郡王已经十三岁。这么大年纪,就算是庶子,嫡母死了,他也得守灵的。怎么太|祖只和太宗和公主们说话,不理辅郡王?再说了,按照律法,太|祖庶子也是有资格封亲王的,他却只封了个郡王,这是为什么,你还不明白?——他根本就是养子,没那个资格!”
易申仍觉得哪里不对。但是易清淑所说的这段《大安史》肯定是真的,毕竟这东西的副本就在翰林院放着呢,用这个说谎,破绽太大。
再就是易清淑实在没必要说这个谎。
不过她仍然有些迷惑:“你和我说这个,是为了什么?”
易清淑恨铁不成钢:“最初的辅郡王不是太|祖的亲儿子,我哥哥他根本没有资格过继给你爹当嗣子!”
易申呆呆地看她半晌,大怒道:“你哥哥居然想当太子?!”
易清淑:“……”这就过分了啊!这是看不起谁呢,居然用这样浮夸的演技对她?
易清淑便也跟着演戏,大惊失色:“我哥想谋夺太子之位,你居然不知道?!”
陈宏高和陈宏远对视一眼,同时剧烈地咳嗽起来。
*
一行人江南省转了大半个月。陈家姐妹大概真是来散心的,都买了些土特产,通过驿馆送往京城。
但是易申什么都没有买——这样说也不太确切,应该说她只买了一些衣物鞋袜,用来替换身上穿的。
易申第一次从袖子里掏出一块棉手帕的时候,别说易清淑,陈宏高都惊了。她私下里跟陈宏远说,这大概是公主这辈子穿过的最粗糙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