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女穿进生子文(快穿)(32)
但易申乐此不疲。先是手帕、荷包这种小东西,渐渐地,她把贴身衣物都换成了外面买的东西。
易清淑见了只是嘀咕一句“你真是不挑剔”,并对易申送给她的那一套横眉竖眼,觉得有失|身份。
但是没几天,陈宏远就眼尖地发现,易清淑的中衣也换成棉布的了。
姐妹两人百思不得其解。
大半月后,众人起程去往海城,那里是大安朝最大的港口,洋人过来的商船,多半在那里靠岸。
一行人走走停停,虽然目标很明确,但是每到风景好的地方,也会略作停留。
这日众人到处,又有一座名寺。易清淑几人都想去看看,易申推托乏累,要在驿馆歇息。
等其他人都走了,莘瑶走过来,将一封书信交给易申。
易申打开,里面是《大安史》的摘抄本。她最先看的,自然是易清淑说过的那一段。这一段与易清淑所说无异。然后她又看其他后妃传和辅郡王传——里面没提辅郡王是哪个妃子生的,但也没提他是不是安太|祖收养的。
易申看过之后,便让莘瑶把这些收起来。
莘瑶有些疑惑:“公主,清源县主所言是真的吗?”
易申笑笑:“不用管真假,只要找不出破绽就够了。”这年头又没有亲缘鉴定,只要在史书里找不出证据,那还不是随便别人怎么说?
莘瑶仍然不解:“可是清源县主为什么要说这些?——如果咳,她可是能当公主的。”
易申仍然笑笑:“当公主也不一定比当县主痛快嘛。”在原剧情里,易建章登基后,易清淑被封为清源公主,然后……辛永文休妻,成了她的驸马。
而且看易清淑现在对辛永文的态度,她很可能不是自愿的。
如果是这样的公主,真的还不如不当呢。
莘瑶又道:“清源县主没有带侍女,一直用的咱们的人。这些日子,她没有和任何外人接触过,买的东西也都让带着,没有往京城送什么。只是……”
易申看她:“只是什么?”
莘瑶迟疑着从袖中取出个小布袋,打开给易申看。
里面是几个布娃娃,都被剪得破破烂烂,残存的布料上依稀可见一些字迹。
易申惊了:“这是什么玩意儿?!”
莘瑶迟疑道:“这是从清源县主那里找到的,这布料不是一般人能有,恐怕是县主自己做的。至于上面这些字……”
莘瑶指着尚算完整的一个说道:“我和玉瑶仔细看了,上面都写着……驸马的生辰八字。”
第16章 .公主生子文16驸马在府外跪求:让我……
说句实话,莘瑶前面说的话,易申能够理解。小姑娘要向她投诚,自然不能往京城送东西,以免被当做往家里传什么暗号。所以易清淑连侍女都用的易申的人,东西随便她们帮自己收拾,既不往家里送信,也不往家里送任何土特产。
不过后面这个,扎了辛永文的小人儿,还剪碎泄愤?
易申看看袋子里死相凄惨的小布人儿们,疑惑道:“她怎么知道辛永文的八字?”
就算大安朝民风开放,就算辛永文是男子不在乎八字外传,可也不会有人满大街宣扬我是某年某月某日生,生于某时某刻。
易清淑虽是辛永文的表妹,但轻易也是得不到表哥八字的——别说是这个时代,就算易申在现代的时候,有几个人知道表亲的生日?知道日子就算是记忆超群,谁还记得生辰?
“八字没错?真的是辛永文的?”易申从未没把辛永文当回事儿,更没关心过对方的八字,所以她看到小人儿上的字,却也不知道真假。
莘瑶点头:“没错,我和齐嬷嬷都看过,确实是辛家送到钦天监去的八字。”
易申便对这堆垃圾失去了兴趣:“扔了吧,怪脏的,记得洗手。”
莘瑶:?
莘瑶吃惊不小:“公主,这可是巫蛊之事啊!”历朝历代只要有人搞这个东西,无不是尸横遍野。她家公主就这么轻轻放过?
易申纳闷:“又不是咒我,和我有什么关系?”
莘瑶:“……”行吧。
反正这次出来的都是公主的亲兵,只要易申想把这事压下去,别说是咒了驸马,就是咒了祖宗,也能压得下去。
易申在驿馆歇了一天,除了处理京城送来的消息,也派人往外送了些消息。
傍晚时分,去逛寺庙的几人回来,每个人看上去都异常兴奋。
易申便问:“遇见什么好事了,怎么如此高兴?”
陈宏远最沉不住性子,听见易申问,立时拎着个小包袱跑过来,献宝似的拿给易申看。
“公主,寺里有好多新鲜玩意儿吃,京中都没有呢!”她打开包袱,将一个烤红薯一个烤土豆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