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虹祁贵女(469)

作者: 冬雪傲梅 阅读记录

“你不是说他未必有时间?”锦甯奇道,怎么又扯上了梁偲?

“若是长时间弄善堂的事情,他自然不是最好的人选。但若只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去做一些辅助,梁偲还是能胜任的。更何况父王给他找的先生也不是庸才,说不准还能替他出些主意。”阿常笑道:“读书并不是一味死读书就好,懂些人情世故,对他将来也有好处。现在早早的接触一下这些,日后他若真的投身仕途,也会有帮助,想必父王也是乐见的。”

锦甯想了想,不得不承认阿常说的很是在理,便也不反驳。只是有些好奇:“你从哪里学来的这些?从前你可不会这些。”

阿常淡淡一笑,也不瞒她:“从六皇子身上学来的。”

他在地府的时候,一门心思都在她的身上,的确是从不理会杂事的。他人的好坏与他何干,他自然不用操心。况且,他这样的人,习惯了等待,也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会和她一道以“人”的身份出现在阳世间。

直到他借尸还魂,做了梁乐祥,才慢慢开始接触这些。那时他并不喜欢人们心中这些七拐八拐勾心斗角的东西,所以也懒得理会。可是很多事情,不是不喜欢,就要一味抗拒的。他好歹生为人十多年,只是听得看的就足够多了。而自梁乐桓重返兵部,他也关注了他一段时日。虽然他一直无法喜欢这个男人,但也不得不承认,因为经历的太多,梁乐桓的城府要比一般人深的多,很多在旁人看来难解的事情,他都能用一连串的手段轻松化解——怨不得兵部的人对六皇子一直敬畏有加,这样的手段,便是比起宸帝来也不枉多让。

但能干若梁乐桓,却是不适合成为一个帝王的。别看他出手干脆利落,但却十分关注民生大事——或许是千百世的锤炼,让这个男人磨去了他原有的机锋,变得更加圆滑了。

一个皇帝,可以骄狂,可以圣明,却不能圆滑。

君与臣之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没想到他还有这样的本事。”蓝锦甯听了,只一笑,并未在意。阿常是不会试探自己的,因为没有必要了。自打她的记忆恢复之后,对梁乐桓或者说罗烈的情感,也只剩下了那么一丝愧疚——而她也相信,此生终了之后,梁乐桓当不会再对她执着,那么她的愧疚,也就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

对陈氏遗产的处置,在二人的商谈之中,算是落下了帷幕。

阿常将他们的决定与靖王爷说了,起先,靖王爷是坚决不同意的。陈氏的嫁妆就该是阿常的,而不是去折腾一个什么所谓的善堂,救济天下。他虽然身为王爷,本身却没有任何“达则兼济天下”的伟大宏愿。靖王爷从一开始给自己的定位,就只是一个闲散的皇族。一位闲散王爷的儿子去做善堂这种事情,难道就不怕引起忌惮么?

“儿子很快就会离开京畿了,”阿常没有任何隐瞒,直言不讳道:“父王大可不必忧心。”

“什么,这怎么行”靖王爷大吃一惊,同时又感慨于阿常的直白:“你是靖王府的世子,除了你,不会再有别的”

靖王爷从没有任何想要让某一个儿子取代阿常的想法,阿常是梁家人,封王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而自己其他的儿子们,也不是没有别的出路。当王爷就很好么?别说韩侧妃从来没有惦记过,就是惦记了也没用,他压根不会应允。

阿常有些吃惊,他没想到靖王爷竟会是这样抗拒。

“父王,瑾弟才该是这王府的世子。”仔细想了想,阿常也无法明白靖王爷内心的想法。但是这不重要,他和锦甯是一定要离开的。

“胡说,你才是嫡长子,怎能混为一谈”靖王爷铿锵有声的道。

是的,其实阿常才是唯一的嫡长子,不仅是长子,也是唯一的嫡子。虽然梁乐瑾的身份等同于嫡子,但他终究不是。

阿常笑了笑,沉声道:“父王,我什么都知道,您不用瞒我。”

屋内一阵沉默,靖王爷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他什么都知道,难道他连自己的身份也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

他此时不敢轻易开口,怕是阿常诈他的。

良久,他才道:“你是我的嫡长子,这一点不会错,你不要再打什么主意了”

“父王,母妃并不希望我当这个世子的。”阿常无奈,也不好直说我不是你儿子,只能拿陈氏做筏子。

想必,是陈氏临终前的那段日子告诉阿常的?阿常好似常常去陪着她。靖王爷深深的看着梁乐祥,只觉得心底一阵莫名的压抑,她怎么会说,她又为什么会说?

“你母妃她……还说了什么?”

“母妃说,若有来世,只愿平安喜乐。”阿常垂下眼睑,轻声道,这话陈氏的确说过,不过却是在半梦半醒间的呓语,陈氏是不会跟他们说这些的,他也只是凑巧听见了:“母妃也希望,您能答应她最后的请求。”

放他离开么?

靖王爷哑然。

“父王,您永远是我的父王,这一点,也不会错的。”阿常忽然道。

“……你,你先下去吧,让我好好想想,让我再想想。”靖王爷伸手,便要挥退他。

“那善堂的事?”

“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靖王爷颓然道:“你母妃留给你的,随你处置。”

436.前奏

其实靖王爷本来也不反对,只是阿常摆出来的理由让他一时有些难以接受。转念想想,这样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虽说如今宸帝惦念着与陈氏从前的“情分”暂时不再打这对小夫妻两的主意,但难保过个五六年,他又会想起来。

只有远远的离开,真正的远离了他们,才能真正的不再被惦记。

靖王爷难免就有些埋怨蓝锦甯,若非她的那些东西,两人又怎么会“被迫”离开京畿?可他也知道,很多事情都无法预料,就像他们都不曾想过,陈氏会这么早离开这个世界。

靖王爷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他是尊重阿常的选择的,另一方面,这是陈氏的旧物,也就是所谓的念想,通都那么舍出去了,令他有些不舍。

虽然不是真正同床共枕过的夫妻,但和他相处了十来年的人是她,唯一会给他脸色看的也是她。从她嫁入靖王府的那一天起,她就是他的妻子,是他自己承认并愿意接受的妻子。抛开初衷不谈,他是真心实意的迎娶这个倔强的女子,也是真心拿她当内人看的。

别看表面上两人相敬如冰,可说起来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冲突过。她的冷言冷语不少,但事后察觉了也会做一些弥补,或许是一碗汤,或许是几句软化,让他无比受用。陈氏一直是了解他的,所以才对他的后院不闻不问。他也拘束着自己的女人们,不要去打扰她的安宁,任谁和她起了冲突,他一定是站在她那一边的——陈氏无心于他,自然不会争,又怎么可能主动滋事?所以,错的一定是旁人。

可以说,很多时候,他和她的立场是相同的。他们其实是互相支撑着走过了最初的那段时光,尤其是阿常出生后的那几年,不见面,也只是不想对方尴尬罢了。

她一直都在他的心上,不是心爱之人,而更像是一位知己,透彻红颜。

有些东西,在心底了,就舍弃不掉。也许时间能将一切都掩埋,但至少彼时彼刻,他还是难以忘怀的。

阿常离开之后,他独自去了靖王妃屋里,站了整整一夜。

“我吗?”美玉被叫到锦甯屋里,听嫂嫂说了原委,不禁瞪大了眼睛望着她,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我不成的,大嫂,你还是让别人去做吧”

“也不要你做什么。”锦甯拉住她的手,笑道:“就是挂个名头,事情自然会有人处理,而且梁偲也会帮你。”

“二哥他会答应吗?”美玉不是七八岁的小孩子了,十岁的时候陈氏就给她找了教养嬷嬷,几年下来,也学了不少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嫂嫂,这事我做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