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虹祁贵女(470)

作者: 冬雪傲梅 阅读记录

那时母妃留给大哥的产业,旁人都不该插手的。她不贪心,左右自己往后的嫁妆都是从公中出,且身为皇族子弟,哪怕是庶女,内务府也会帮忙置办一份。她压根不用操心这些,也不担心会有人克扣——无论是蓝锦甯还是韩侧妃都不是那种人。

“玉儿,我和你大哥也是没办法了。”蓝锦甯诚恳的道:“要论可靠,哪里有自家人可靠?放心,我和你大哥都相信你能做好。”

“可是……”美玉有些犹豫不决,不肯一口应承。

“姑娘,世子妃也是为你好。”美玉没看出来,她身后的教养嬷嬷却想明白了。施了一礼,小声劝说她同意。

为她好?美玉怔了怔,有些不明所以。

蓝锦甯看了一眼那位教养嬷嬷,这位倒不是出自宫里的。那时陈氏想着,美玉总不会嫁给皇家人,再者,她本身并不喜欢宫里那些规矩,凭白的教坏人。此时听那嬷嬷帮着说话,倒也觉得陈氏很有几分眼光,这人挑的不错:“你年纪也不小了,很多事情总要学着做。如今虽然管着家里的一些事情,但外头的事情也是必不可免的,等日后你出嫁了,也能有个借鉴。”

教养嬷嬷暗自点头,除了这个之外,于姑娘的名声也是好的。一直听自家姑娘说大哥大嫂对她多么好,她还有些不以为然,这大宅门里的弯弯绕绕,她看的多了。可此刻看来,世子妃倒是真的为姑娘好的,否则也不会让她白捡这便宜。

对女儿家而言,嫁妆什么的反倒是其次,名声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个好名声,自然求娶的人也就更多了。自家姑娘虽是靖王府庶女,可也是靖王爷唯一的女儿。日后生不生的出来倒还在其次,关键是目前只她一个啊能嫁的好,自然不该退而求其次才是。世子爷和世子妃能这般为她着想,可不多见。

嬷嬷自然要极力赞成的。

“这……好吧”美玉点了点头,还有些稚嫩的脸上显现出一抹鉴定来:“我会努力做好的。”

锦甯笑起来:“也不用花太多心思,平日多花些心思在女红琴艺上,莫要本末倒置了才是。”

“是,玉儿知道了。”美玉点点头。

她既然点了头,蓝锦甯也就放心了,不再说这事,转而说起衣服首饰这类的东西。美玉年纪虽然小,但女孩子对这方面总是感兴趣些,逐渐便抛在脑后了。

离了嫂子屋里,美玉沉吟了一路,等到自己房中坐定了,才将下人遣了出去,独留下嬷嬷一人,问道:“嬷嬷,大嫂是什么意思?”

嬷嬷笑道:“姑娘大了,总要定亲的。做善堂是好事,于姑娘的名声有好处。”

美玉情窦未开,乍然听蓝锦甯说起,自然不会往这方面想。嬷嬷这么一提点,倒是明白了,顿时脸颊上染了红晕:“嬷嬷说什么呢,我还小呢”

“不小了,再过两年,王爷肯定要给姑娘定亲的。”嬷嬷轻轻的拍拍美玉的肩,姑娘的姨娘虽在,不过和姑娘的感情却不深,且总是算计着姑娘,也怨不得姑娘和姨娘不亲。“姑娘莫怨奴婢逾矩,只是依奴婢的想法,世子妃是真心为姑娘考量,姑娘该和世子妃多亲近才是。”

“这我晓得,”美玉点点头,一点不拿嬷嬷当下人。平心而论,嬷嬷恐怕比姨娘更在乎她的亲事。美玉自嘲的一笑,又觉得自己似乎有些贪心了,有嫂嫂、嬷嬷关心着,还不够么?就是去世的嫡母,为人冷淡些,却也从不苛待自个。“嫂嫂是世上最好的嫂嫂。”

能被自己的小姑这样评价,世子妃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吧?嬷嬷不由笑了笑。

美玉这边费了些周折,梁偲那里却是一口应承了阿常。或许是出于对兄长的崇拜敬畏,梁偲几乎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还认真的问了自己该做些什么,没怎么让阿常费口舌。

不过阿常还是叮嘱他,要以学业为重。这些事情不过是顺便为之,不必当做事业一样去做的。善堂终归只是善堂,带不来太多的好处。梁偲既然有心要靠科举,这正道就不该荒废了。

梁偲年纪还轻,却胜在勤快懂事。以他的个性,日后定能独当一面。不论是在朝中,又或者是辅佐乐瑾,都会是个好助力。而且他为人淳厚朴实,虽少了些精明,却更加忠实可靠。想来不管是在哪方面,都不会叫人失望。

人和人之间,始终是彼此影响的。家庭的氛围,会影响家中所有孩子的性格。比如固国公府,无论是蓝锦华亦或者蓝惇,骨子里都有一种护短。老爷子对此很是自豪,认为都是遗传了他的良好基因——他下意识的将武郡侯府那群儿孙给遗忘在了脑后,凡是和他老人家相驳的,都是不肖子孙。而在靖王府,虽也有妻妾争锋的时候,但靖王爷对尊卑分的十分清楚,妻子和妾氏从不是平等的。因此在大面上,靖王府是十分平和的,不会出现“宠妾灭妻”,闹得家中鸡犬不宁的状况。阿常此前也有意无意的将弟妹隔离开来,不叫他们察觉的太多,自然而然的,梁偲和美玉更多感受到的是靖王爷的洒脱大气,以及陈氏的淡然沉稳,又或者韩侧妃的爽朗明丽。美玉因为是女孩子,对陈氏的印象更深刻些,处事时便会不自觉侧重于“多看多想”,而梁偲则更爽气利落,毕竟他的父兄都不是拖泥带水的人。

所以面对哥哥的吩咐,梁偲不假思索的应承了,丝毫没有推脱。其实只要把话跟他说明白了就成,那些拐弯抹角的话他反而觉得难以理解,也根本不会去猜测旁人是否话里有话。

敲定了人选,阿常便开始一点点的将陈氏留下的店铺中的人慢慢换掉。李大个庄子上的人大都是堪用的,自然是不二人选。锦甯也将魏紫和姚黄从庄子上召来住了两天,将计划说给她们知晓了。

至于店中原先的老人,愿意离开的管事们可以给他们一笔银子,还想继续捞好处的,直接发卖掉,阿常可从不怕得罪人的。

倒是庄子没有必要那么麻烦,只要魏紫看的仔细些,不怕他们偷奸耍滑。。.。

437.欺压

一时间,在靖王妃铺子里做事,原先隶属于陈家的那些老人怨声载道,甚至有些涨着资格老、家里人在主子跟前还算有积分脸面的,径自告到了老主子那里。

只是陈家哪里肯替一群奴仆出头去为难自己的外孙?女儿没了,陈老夫人卧床月余不起,陈老大人虽然不曾说什么,但到底还是心痛这个女儿的。他们夫妻两,有二子一女,儿子也就罢了,该怎么样还怎么养,唯独对这个女儿是从小宠溺的。他膝下不是没有别的女儿,但总不如这个嫡出的讨他喜欢——女儿聪明伶俐,除了骄纵一些,没什么太大的毛病,大不了以后替她找个得敬着她的夫婿就是。只是没想到,会出那样一桩事,让整个陈家沦为笑柄。

那时陈老大人也是气的狠了,才放出话去要和她断绝父女关系。然而即便如此,他也从没想过要在嫁妆上亏待她——她嫁的是王爷,更需要银钱打点,因此夫妻两手上拿的出手好一点的铺面几乎都给了女儿做陪嫁,庄子亦是如此。

他的儿子们倒是没有怨言,都是读书人出身,陈家的家教又极严厉,对身外之物不那么看重。再说是给自己的小妹,又不是给了外人。不过媳妇们可不那么想,这些年来,没少因为这个,和她们的婆婆闹别扭,只是碍于长辈和夫君的颜面,不会做到明面上罢了。

但随着陈氏的出嫁,事成定居,她们再有微词也无可奈何,渐渐也就不再提及。只是她们始终不待见陈氏这个小姑,而陈氏也极少回娘家,便好像有意无意的忘了这个人似的。

可那也仅仅是“好像”罢了,血浓于水,不提起不代表她真的不存在。

陈氏过身之后,因为陈老夫人伤心过度,陈家着实忙碌了一段日子。谁也没想着去记挂别的东西了,这回要不是阿常做的动作太大,让那些陈府老仆实在无法了,也不会捅到这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