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上的青年忍不住低声冷哼,就这官威,就知道丹阳县的官员横行不法,鱼肉乡里。他没有愚蠢的拍案而起什么的,只是转过了头,四处的看。
“咦!”那青年忽然惊讶的道,中年人准备挽袖子,要是再敢说看见小笼包什么的,就算是亲侄子照样打死了。
“那不是福记的掌柜吗?”那青年道。
中年人急忙顺着手指看去,长长的队伍中,果然看到了福记掌柜的身影。
“他怎么也来了?”青年愕然,还以为只有自家商号跑到这穷乡僻壤来,没想到福记这种级别的商号竟然也来了。
中年人嘿嘿冷笑,这长长的队伍当中,怎么可能只有福记的掌柜,只怕更大的商号都来了。
“走,我们去排队。”中年人催促着。
排在中年人前头的,好像是一家人。
“你们从远道过来的?”中年人问道,那一家人回应着,“是啊,很远的地方呢。”
“冲着买田来的?”中年人继续问。周围很多排队的人微笑,现在别说淮南道了,整个大随,还有谁没有听说丹阳可以免息五年贷款买十亩地。虽然完全没有听懂什么是“免息五年贷款”六个字,但是大致意思都明白了,就是不要钱不要租白种五年,五年后有钱了再买。
“十亩地啊,我家从此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好几个人幸福的期盼着,拖儿带女,千里迢迢来到丹阳,要不是为了美好的未来,谁吃饱了撑着。
不少人微笑着,县尉小娘亲只说新户每户可以无息贷款五年,没说每户是多少人,他们都是一人一户的,一家五口就有五十亩地,这下发达了。
“五十亩地,你种的过来吗?”中年人问道,十亩地都够呛。青年看看一家五口当中老的老,小的小,真心不认为可以种五十亩地,只怕有大半会荒废掉了。
一群人大笑:“种不过来,我可以租给佃户啊!”天下没地的人多了去了,有了五十亩地,还怕没人种吗?大不了别人家的佃租都是四六开,他们少收点,3.9比6.1,还怕租不出去?
“可是,租出去,这收成怕是五年后还不上贷款。”中年人看看青年,青年用力的点头,虽然没有种过地,但是收成还是知道的,田地全部自己种,节省点,五年后还上贷款的难度都很大,要是租给别人,肯定还不上。
“就是真的没人租,也不要紧啊。”有人大声的笑,这个衣服穿得很体面的中年人原来是白痴,果然有钱人都是蠢货,只有穷人最聪明。
“为何不要紧?”不等中年人问话,青年虚心请教。
“有五十亩地的收成,难道还买不了十亩地吗?”一群人鄙夷的看着青年人,再一次证明了有钱人都是“我走前来牛走后”的白痴。【注2】
还不上租金的四十亩地怎么办?当然是官府爱怎么就怎么,老子还不上贷款,你丫收地啊,还能怎么着。
青年汗水淋漓,充分理解了群众的智慧。这些排队买地的善良百姓根本就没人想过要自己种地,只是想着利用“五年免息,每户十亩”的漏洞,一口气白捡五年的租金,然后买了十亩地而已。
中年人又道:“可是,我听说胡县令现在不是县令了,只是县尉,而且……”
后面的话不用说,谁都想到,县令小娘亲能够完蛋,县尉小娘亲也挺不了多久。免掉了掌柜,还能不免账房吗?前头掌柜签下的协议,后头的掌柜还认吗?这种简单的问题,多问都是白痴。
“唉,所以我紧赶慢赶就来了啊。”有人叹息,天上掉馅饼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里了。必须趁着胡县尉还健在,赶紧把买地的事情办妥了,等胡县尉嗝屁,很有可能就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了。
队伍越来越长,转了好几个弯,直到太阳快到正中了,县衙的大门才终于打开了。欢呼声四起。
“都排好了!”衙役们怒喝着。
排队的人规规矩矩的进去:“县尉小娘亲,我想贷款买十亩地。”一人一户,一户十亩,绝对符合标准。
排在后面的人又是低声而压抑的欢呼,谁说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这就是!
胡雪亭惊愕的看看排在那人身后,一看就是一家人的孩子和妇女,再看看跪在地上的人:“世上竟然有这么多急着去死的人?”
欢天喜地的跪在地上的人愣住了,毛意思,难道要不认账?他愤怒的斥责:“县尉小娘亲,这是说好的,你不能不认账啊!”
“什么!想不认帐?”惊呼声越传越远,整齐的长队开始骚动。
“县尉小娘亲,白纸黑字写的明白,只要在丹阳入户,就可以五年无息贷款,每户购买十亩地。”那人愤怒的道,“你不能赖账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