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民国做教育(174)

作者: 云晓 阅读记录

说我心里全然没有他, 若是有他, 怎么会看了信后不回,白白的叫他侯着, 让他的一番热情被一盆凉水浇灭。

我给他解释, 他非但不听,反认为正是这报刊的事业影响了我和他的感情, 你说他这不是胡闹么?”

徐瑶听着这剧本实在是熟悉的很, 抿着嘴笑, 又觉得在好友正烦恼时, 笑有些不好,只好轻“咳”一声,端起茶杯详装喝茶。

“别装了, 说吧!这很好笑吗?”

徐瑶也不装了,索性笑得眉眼弯弯,她今日未施脂粉,只是一层薄薄的雪花膏,但因为她常日待在书斋中,皮肤总比旁人要白皙些。

这样一笑,正好在冬日的暖阳的映射下,就像白玉一般剔透,昭兰看着,也被逗笑了。

“我笑昭兰是身在此山,浮云遮望眼,我瞧着你们小两口是到我这撒狗粮来了,是不?”

昭兰奇了,虽然不知道“撒狗粮”什么意思,可徐瑶说这话时分明是戏谑,心中有些不满,却也不好因为这个和徐瑶生气,只好耐着性子,问道:

“你这话从何说起?”

“你刚刚说你们是因为他怨你没有及时回信么?这可不就是情侣之间正柔情蜜意的表现吗?”

昭兰看着徐瑶,“噗嗤”一声也笑了,捏了捏徐瑶的脸蛋,道:

“你这张嘴啊!当真是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徐瑶伸手拍掉昭兰捏自己的手,眉眼一弯,露出几分天真的笑容,

“我张嘴是林妹妹的嘴,你这才学可就是宝姐姐的才学啰!”

“就知道贫。先给我出个主意呗!我现在心里乱的很,你要是再这样胡搅蛮缠的,小心报社的事我让你一个人去做。”

徐瑶哈哈大笑起来,昭兰气鼓鼓的瞪着徐瑶,徐瑶笑够了,才为昭兰出主意道:

“这件事你和歆承沟通一下,交流一下彼此的看法,定下一个章程,不就解决的事。

你二人既然真心相爱,又共同走过了这些岁月,如今同在燕京,也是难得的缘分,难道真要因为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散了不成?”

昭兰听着像想起了什么,神色一变,她与歆承,虽然彼此相爱,但双方家庭其实并不同意。

“你说得是,这段感情难得,我回头找歆承谈谈。”

徐瑶点点头,两人了会茶,赏了雪景,因为冬日实在是寒气袭人,不耐久在室外,两人便慢悠悠的向报社走去。

到报社,昭兰先拿出最新的报纸来看,这些报道时事的报纸,因为门道比较多,消息也比其他的报纸来得快些。

昭兰连看了几篇,发现这几分报纸都报道了一件事,渐渐皱起了眉头。

徐瑶让门房将炭炉移到屋子里来,又在炉子上烧了一壶开水,接着又弄了半盘瓜子花生,和五六个柑橘。

“怎么呢?”

徐瑶注意到了昭兰脸上的异色,将手中的柑橘放在火边烤着,接过昭兰递来的报纸,连看了几份,明白过来原因了。

原来这些报纸都再大加赞扬一件事,是有关于贞节牌坊的,政府公然给一位守寡半辈子的议员老母颁发的。

听说就是这几日的剪礼,对于这位老母,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大加褒扬,而且还邀请了几家的记者去现场观看。

“昭兰,你说这么有意思的事怎么能少了我们呢?”

昭兰其实看完之后是五味杂陈的,对于贞节牌坊这样东西,她心里明白是对于女性的一种束缚,可又不忍去苛责那些已经半世风霜的可怜之人。

忽然听见徐瑶说要凑这个热闹,抬起头,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问道:

“你又想搞什么鬼?”

徐瑶笑而不答,昭兰知道徐瑶必然是不赞同这件事的,可是这次一反常态的没有开口大骂,只怕心里又有什么新的主意了。

“像这样的盛事,他既然邀了不少报刊记者,我们《平权报》何不也凑这个热闹,让人去拍几张照片,现场跟踪报道。”

昭兰见徐瑶剥着橘子的皮,将剥好的橘子辦成两瓣,递了一瓣给她。一面笑意盈盈的说着,点点头,这件事她是无所谓的。

因着这样的事向来是徐瑶负责的,若论女性思想解放,徐瑶可比她要激进许多,其中有着不少惊世骇俗的观点。

徐瑶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里面基本上都是这周从各地投来的稿子,大部分都是女学生投来的。

徐瑶一份份看着,只是粗略的看了一遍,大致筛选出可以用的,而不能用的,则另外放置。

“咦!这里竟然有一段戏评。”

《平权报》成立这许久,从最开始大多是自己写稿子,到如今每次收到的稿子还有剩余,实在是经历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每周一期,几乎没有停刊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