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罪(244)
"裴延当年是输给了夏老师," 沈醉不动声色地顿了下,"和我。"
"如果是价钱的问题,可以继续谈。" 蒋恺说,"谭总愿意让渡部分投资给燕总。凭你和燕总的关系,"
"你们为什么非要请我?" 沈醉打断了蒋恺。
"这一行的人,多少有点迷信。" 蒋恺缄默许久,才无奈道,"你算是在银云奖上出道的,又向来很受这个奖项的偏爱。"
沈醉愣了愣,忽然放声大笑了起来。
他以艺术家高傲自诩,殊不知在旁人眼中只是个吉祥物。
"蒋先生," 沈醉笑完后,冷冷道,"就我所知,有史以来,银云奖从不曾将最佳导演和最佳主角颁给同一部电影。"
蒋恺犹在愣神之际,沈醉已干净利落地挂断了电话。
裴延新筹备的电影,名叫《左流》。
沈醉去听了裴延的"画饼会",没怎么犹豫就签下了男一号。
因为这部电影的剧本尚在起步,而裴延明确表示,希望沈醉能结合自身寻找灵感,为故事和人物提出建议。
演员是否在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
沈醉渴望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角色。他已经错过了《春栖》,绝不能再错过《左流》。
至于燕名扬,他这段时间一直很识趣。
除了偶尔在微信上对沈醉进行关怀式骚扰外,他几乎什么都没做。
连梁策都主动告诉沈醉,燕名扬把自己调到了一个更轻松、也更有用的岗位上。
沈醉对此没什么反应,他只心不在焉地哦了一声。
《左流》显著有别于裴延从前的电影,它是真正意义上的严肃文艺片。沈醉作为当仁不让的一番主视角,简直觉得其中"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他对这部电影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和热情,全身心澎湃投入,就差卷死裴延本人了。
燕名扬在暗中始终留意着《左流》的进展。他知道沈醉忙,没有讨嫌地三天两头凑过去打扰。
在裴延东拼西凑地搭起《左流》的班底时,燕名扬觉得是自己该上门的时候了。
"《左流》这个片子," 裴延对燕名扬的道来既不欣喜,也不意外,"大概率是要扑的。"
"........."
燕名扬下意识想说“要扑的片子你拍它干什么”,斟酌几秒后却还是忍住了。
"所以呢,我也就不忽悠你投钱了。" 休假归来的裴延比从前冷峻了几分,"反正是文艺片,成本可控。"
"你让沈醉演要扑街的电影?" 燕名扬问。
"我说它扑街,是针对你而言的;" 裴延翻了个白眼,"对于沈醉来说,它不会扑。"
"你是投资人,目标是赚钱;沈醉是演员,目标是演好电影。"
燕名扬端详着裴延,面前这位导演向来是他手中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资产"之一。
"你怎么忽然拍起好电影来了。"
裴延:"........."
"鬼当多了,都不会当人了是吧。" 裴延没好气道,"听说你前阵子脸上有几块红痕,沈醉打的吧。"
"至少我可以经常见到沈醉,工作上也还有交集。" 燕名扬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我那个师弟,恐怕没这么让你省心吧。"
"我很懂周达非,甚至懂他为什么不喜欢我。" 裴延不以为然,略带讥讽地笑了下,"而你,你对沈醉近乎一无所知。"
燕名扬对裴延的嘲讽一笑了之,却转头就给《左流》投了笔钱。
某天在办公室审报告时,他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桑栗栗那家出版社近来状况如何。
桑栗栗一时没反应过来。
"那家专门出冷门书籍的出版社," 燕名扬也没怪她,"我答应每年给他们一笔钱的。"
桑栗栗想了会儿才记起来。她查了下信息,言简意赅,"在持续亏损中。"
燕名扬其实多少也能猜到。在这个纸质书式微的年代,一家曲高和寡的书店能不倒闭就是万幸了。
"他们最近有出什么新书吗。" 燕名扬问。
"应该有几本。" 桑栗栗说,"按照当初说的,他们每出一本书,都会给您送一本试读的。"
"您现在要看么?"
燕名扬看了眼时间,半小时后他还有场会。
"不了。" 他说,"就是随口一问。"
几日后,好不容易搭起来的《左流》剧组要举行剧本围读会。
沈醉第一次见到了《左流》的女主角,栾微。
栾微是裴延的大学同学,一个风华绝代的影后。她接下这部仓促起步的电影,多多少少有点人情味在其中。
"栾老师好。" 沈醉年纪比栾微小,主动打招呼。
"沈老师不必客气。" 栾微像一株明艳的紫丁香,话音都仿佛散发着袅袅香气,"我虽然虚长几岁,但你出道可是比我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