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土(157)
下个月桥就通了,我会进上河村,随后大概率在十一月之前都不再会出来,那鱼当然也就没有。
没有梁江波的日子就很没劲,我想出门也不知道能去哪,倒是我家房子已经快盖好了,我爸妈整天喜气洋洋,跟小老板交流家里怎么具体装修布置。
我爸妈比较传统,就喜欢县城里流行的那种调调,小老板见过大世面当然看不上,他拿出的方案特别洋气,画出的草图跟我翻看的那种杂志似的,特别有艺术气息,我知道我和我们家一家三口都是土包子,不适合那种高雅的玩意,但还是耐不住虚荣心作祟,商量过后又给了小老板一笔巨款,要小老板按照他的想法帮我们装修。
这一出手就又是四万块钱,我跟我妈在银川和榆林卖了最最后一次金币,让小老板全权装修和装饰我家,我们只说了一点点想法,到时候拎包入住。
二十七岁的小老板佘少华接过现金的时候说他头都在晕,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我们家人这么有魄力,前前后后拿出这么多钱,而且愿意让他拿着这笔钱来发挥,他说他必定不会辜负我们的信任。
从小老板的货单上我就看到了他的强大之处。
家用电器方面,我只熟悉“洗衣机”和“电视”两个东西,“影碟机”和“电冰箱”我在梁江波家里见过,倒也不算意外,但是“烘干机”,“电烤箱”,“微波炉”,“洗碗机”和“挂烫机”我就完全没有接触过了,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我家一二楼都有卫生间,不是蹲坑,而是陶瓷马桶,跟电视里大城市人家里的一模一样,上完厕所把按钮一按,自动冲水,让我们全家大开眼界。
我们小县城的街道是没有下水道的,之前的生活污水都要往外面的污水渠里倒,工程队把我们家的下水管子通向了污水渠里头,他说以后马路边的污水渠肯定会重新铺设,改成埋水泥管子的下水道,我们家的跟外边只要连通上就能继续完美使用。
如果不是小老板帮我们设计,我爸妈就算想破脑袋也不会知道房子还能这样改,因为这样盖房子就算在我们整个县城都没有过任何先例。
整个装修时间紧紧凑凑放了一个月零十天,按小老板的估计,再有四十天所有细节都会被处理完,到时候我们一家三口选个良辰吉日就能搬进新居。
这期间那个当监工的女孩还专门来量了我们一家三口的身高、腰围和胸围,连脚的尺码都给记下,说是小老板打造家具的时候会考虑到我们一家三口的体型,让东西更合适,让我们摸不着头脑,因为我们想不通难道家具也能量身定做?
预计搬家的时间刚好是高三开学前,我很是满意,因为我可以叫梁江波和田新一起来我家玩,我们的新家专门有我自己的小客厅,小老板佘少华说我可以随便在小客厅里摆设我自己喜欢的东西,让它变成我独享的空间,我可期待了。
到月末,批腻子、贴瓷砖还有刷油漆的工作就基本结束,木工瓦工的活计也都已经完毕,我爸妈更是天天都待在那看着各项工作的进展,每天都喜滋滋合不拢嘴。
我也好奇得不行,特别想进去看看被爸爸妈妈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新家现在已经成了什么模样,但小老板告诉我最好等到房子彻底装修好再去看,现在充满期待,到时候才会有惊喜。
不看就不看呗,我爸妈听了小老板的话,只凑在一起说房子怎么怎么样,都不给我透露,我心里很痒痒,但也耐下心来搞我自己的“工作”。
我的“工作”就是复习,每天大把时间都用在翻看各种参考书和总结题型上头,熟能生巧真的很厉害,一本一本的参考书接连往完啃,我做题越来越有那种“玄之又玄”的感觉,有时候明明不会某道题,但是就隐约有种感觉,仿佛知道它的答案应该在某个范围,尤其是数学和物理最为明显,看不懂的题连蒙带猜都常常能得到非常接近的答案,能混到个过程分。
英语我的进步是最大的,已经过了以前那种靠“语感”来“蒙”题的阶段,现在看到一道英语题,它考什么,答案为什么是某一个而不是其他的我能说得头头是道,各种时态我分辨得清清楚楚,一点都不会混淆。
我现在读起题来也可谓字正腔圆,先前听了不少磁带,甚至看了梁江波的外语教学碟片,我的发音比早先那会儿进步了不少。
我多数同学都不知道哪些发音该咬舌头,哪些发音该咬嘴唇,或者某些元音该读长还是短,但我就知道它们的具体细节。
我常常在白纸上画不同的色块对某一类词语进行归类,不同色块代表不同类单词,每次还额外加些没学过的同类词语添加在色块里,这是我看书学到的新方法,用来理解词汇效果非常棒,梁江波和田新也试过,他们还用同样的方法去记其他科目,也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