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土(156)
阿福偏开大脑袋不看镜子,两个小男孩看到自己脸上糊的墨水都咯咯直笑,张嘴以后看到发蓝的嘴和牙齿又哈哈笑起来,王杰瑞笑得尤其开心,还要我“拍照”。
“满足你的要求。”拿着相机给两个满嘴满脸墨水的小野人拍了照片,抱着他们漱口洗脸,两个小崽子还在浴缸里头咯咯笑着打闹。
“还好意思笑……”养小孩真的像养猴子一样,千防万防,一不注意就能搞出新花样。
“还有你!”我可没忘了阿福:“我看到你留的爪印了,让你小子帮忙照看王杰瑞,你还带他俩偷东西吃!”
这货简直太不靠谱了,让它帮忙带孩子,不光指挥着小鬼头偷吃东西,连墨水都喝了,而且看爪印就知道是它带的头。
王杰瑞爱吃糖,但不给他吃也无所谓,他最喜欢吃小袋包装的“无花果”,也就是腌渍的酸甜味胡萝卜丝,这回把整个盒子都搬倒,抓了起码二十来包,跟小拉米哥哥还有阿福都吃了个美。
当然了,这只是生活中平常的小插曲,多数时间里两个小崽子都算让人省心,老拉米和他妻子也很愿意让阿福照看着孩子,比锁在家里或者让孩子独自在河边乱跑要安全。
作者有话要说:
Mua!
第67章 96年7月天光
忙了一整个月,石桥堪堪完成大半,只剩下短短几米就能通行,如果胆子大,蹚着水也能过去。
上河村那边已经有人提议合力扔些石头进河里,把剩下的一小段填住,让桥提前建成,不过我拒绝了,又不差那一天两天。
距离足够近,跟上河村的人聊天也方便了许多,有去年我拿过来的皮革和工具,村里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的气色也比以前要好很多,人人都有衣服穿,而且有精致的针线以后衣服的样式明显比以前要细致得多。
月底再次开启石门,照例带了些土特产回来,这次有一小包我爸妈熟悉的黄颓子。
黄颓子大范围成熟的时间是八月底到十月初,这会儿只有零星的黄颓子,酸味很重,不过味道还是那个味道,加多些糖熬果酱估计不错,这次带回来主要是让我爸妈尝尝鲜。
我爸妈吃着亮晶晶的黄颓子酸得眼睛都睁不开,直漱口,连说这玩意还是得彻底熟了吃,现在这样简直跟喝白醋似的,要人命。
水边的甜菜则大受欢迎,高山溪流边清浅河泥里生长的这种野菜有点像卷心菜,但清甜甘爽,凉拌着就特别好吃,炒菜炖汤撒进去也味道棒,我爸说这甜菜的味道不比河笋差。
属于野菜的还有参薯,个头都不太大,卖相比起上河村里头自己种的还是差了很多,口感倒没太大区别,三蒸三晒以后做成参薯干,炖肉味道棒极了,我爸妈还有梁江波家都特别喜欢,这次给田新家也拿了些,田新他妈也做出了非常赞的烩菜。
这回带回来的除了野菜之外还有两条大鱼。这两条大鱼每只都有胳膊长,一条就二十来斤,带过来之前是养在河边专门挖的小池塘里的,活蹦乱跳新鲜得很。
这种不知名的大鱼是侯赛因他们在上游一处水潭里发现的珍贵玩意,水潭里的水连通着河水,由于是融化的雪水,所以温度非常低,这种鱼以水潭底部类似紫菜的肥嫩水藻为食,身体颜色呈现浅青色,鳞片跟宝石似反射阳光,漂亮极了。
这种漂亮的鱼很稀有,一个三十多米直径的大水潭才十六七条,我们捕捞了四条,吃了其中两条,鲜美的味道立刻就把我们征服。
这种鱼的刺很少,用刀切开以后鱼肉明亮得像玉石,肉质坚实富有弹性,跟普通河鱼区别很大。
那两条鱼一条是他们烤的,香气扑鼻,味道很棒。另一条是我做的,切片炖汤稍微煮上几分钟以后淡淡的油花就飘起来,鱼肉爽滑细嫩,简直让人大饱口福,我们大家都吃得幸福无比。
两条鱼一条留家里我自己做着吃,另一条一大早就骑车被我送去了梁江波家,告诉他妈妈要立即处理,他妈妈说中午做酸菜鱼吃。
这么漂亮的鱼梁江波爸妈从来没见过,我爸妈也没见过,我家的鱼被我做了西红柿锅,切鱼片煮进去,味道鲜美极了,我爸妈吃得赞不绝口,他们从没吃过这么鲜嫩的鱼。
梁江波家做的酸菜鱼也味道特别棒,梁江波爸爸妈妈专门打电话告诉我那是他们吃过最最棒的鱼,梁江波奶奶年龄大了胃口不好,平常什么都吃不下,他们把酸菜鱼端过去,老太太满满吃了一大碗,连汤都喝精光,全家人都喜欢到不得了。
可惜的是梁江波在西安,听说我给他爸妈送了鱼,直嚷嚷着也要吃,不过他想吃这么好吃的鱼最早也在下个月了,而且下个月也未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