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病娇的情敌之后(97)
宋玉负将钞票拿出,被压在盒子底部的东西便显露出来。
是薛怜送他的长命锁。
看见金晃晃的锁,薛怜心脏咯噔一下。
他嗫嚅着,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样。
宋玉负拿起长命锁,爱若珍宝一般,对他说:“我此来寻你,除了它和这银票,身上便再无分毫物件。”
他看向薛怜,认真地说:“因为我说过,我会戴着它入土,即使不能为安。”
薛怜心口泛起疼来。
半晌后,才哑声开口:“别再留它了,扔了吧。”
他后悔了。
宋玉负却像是要逼他一样,声线沉静:“为什么要扔了,这不是哥哥送给我最好的礼物吗。”
“它不是!”薛怜脱口而出,然后双眼泛红地看他,“即使我当初不信命,我只想恶心你,但现在一切都变了,将它扔了吧……好不好?”
他的声音开始哽咽。
宋玉负心软下来,抬手抚过他微红的眼尾,低声问:“还有呢?”
还有……
他闭了闭眼,似下定决心一般,缓缓说道:“……陪你入土的,不会是什么长命锁,而是我。”
“我会与你同棺合葬,相拥长眠。”
他话音刚落,宋玉负便低头在他唇间落下一吻。
他的眼睫轻颤了两下,感到有什么湿润的东西滴落在自己的脸上。
然后是宋玉负低哑的声音。
“哥哥,你要说话算数。”
“不能再骗我了。”
薛怜仰头浅吻了他一下:“嗯。”
得到回应,宋玉负终于开心地笑起来。
这两句于他而言,已经胜过世间所有的情话。
-
虽然一夜之间多了很多存款,完全够他们肆意挥霍好些年。
但薛怜还是打算存下来,先不动它们。
用来养老也是好的。
宋玉负看着他像藏宝贝一样,锁在木床底下,不由得笑了:“何必这么节省,说不定再过六年我们又回去了,这钱放着也白放。”
薛怜:“你盼点好的吧,我可不想再活一遍。”
糟心事儿太多了。
“是吗?”宋玉负歪歪头看他,“哥哥给我留的话里可不是这么说的。”
“……”薛怜,“我善变。”
宋玉负听后亲了他一口,笑道:“我喜欢。”
这时,屋外有人叫喊。
仔细一听,好像是个女子的声音,还有些耳熟。
薛怜连忙出门查看。
只见张寡妇双手叉腰,对着院内一通喊叫,话里话外全是他和宋玉负的名字。
意思也不堪入目。
院外的小路边已经驻足了好几个过路人。
有农户让她别叫了,有什么事好好说。
她却充耳未闻,誓要让宋玉负出来负责。
薛怜听明白了她的话,皱眉道:“张夫人,你说我弟弟轻薄你,可有证据?”
张寡妇指着靠在门上看戏的宋玉负,十分羞怒:“这,这种事……你让我怎么拿证据!你该去问你弟弟干了什么好事!”
薛怜并不看宋玉负,只淡淡道:“没证据是吧?那你说说细节吧,我也好立个案。”
“细节?”她顿时怔住。
怎么还要细节?
她反应了半晌,才对其他看戏的乡邻凄声哭诉:“就在昨日,我在前面的地里干活,这傻子忽然从路边窜进来,然后……然后就将我……”
她抽泣了两声,说不下去了。
众人还是半信半疑地观望着。
她噙泪咬着唇,直接捞开下裙,雪白的腿上满是青痕。
一看就是被按在草垛上狠狠摩擦过。
顿时,众人唏嘘一片。
薛怜眸色冷下来。
“张夫人怕不是夫君死了,受不住打击得了失心疯?”
他冷声道:“明明是你见我未娶,劝我与你苟合,而我坚守人伦不从,阿云为了守护我才将你打了一顿。”
话落,又认真问她:“阿云还是个孩子,你不会真与他置气吧?”
张寡妇听的一愣一愣的。
“什么时候的事?”她惊声道。
薛怜笑而不语。
什么时候重要吗,反正大家都在胡说八道。
第101章 现在的你,和以后的你
不少人都知道张寡妇的为人秉性,她丈夫张大在世时,就各处拈花惹草。
如今张大死了,四处留情也算意料之中。
更何况,薛先生教书的师德大家一向有耳闻,何必颠倒黑白。
开始有人唾弃张寡妇的所作所为。
还有路过的壮汉调笑她。
她气的小脸一会儿青,一会儿白。
“都别看了,没活干了是吗!”
一个糙汉快步走过来,遣散掉看热闹的村民,然后才对薛怜道:“薛先生,抱歉,今天这事儿是我嫂嫂做的不对,你别跟她计较,这事儿就算了吧。”
薛怜看着眼前的年轻男人,颇有些老实憨厚。
他淡声道:“别来寻衅滋事,就没人愿意跟她计较。”
“是是是。”
张五一把拽过他大嫂,黑着脸离开。
见终于清静了,薛怜才肩膀一塌,坐在石桌旁。
宋玉负将倒好的水递给他,又给他揉了会儿肩。
“哥哥刚才真厉害。”
“没你厉害。”薛怜喝了口水,缓缓吐出一个词,“老少通吃。”
宋玉负抚着他的脸,笑吟吟的。
“谁说的,我只吃你。”他凑近说道,“刚才编的还真是精彩,我都差点信了。”
“她自己做的孽,别人稍微添点火,就能焚身。”
宋玉负:“是啊,以后她定是不敢再来了。”说这话时,他的表情晦暗不明。
薛怜假意看不见他的异色,只嗤笑,:“还想强抢你给她做夫君,简直做梦。”
谁知他主动开了口。
“你不问我吗?”
“什么?”
“我都记得,哥哥总不能忘了吧。”
薛怜轻描淡写:“我是记得,不过也可以忘了。”
“为什么?”他笑问。
“这事儿你又没跟我提,不想提那我还记它干嘛。”
宋玉负神色愈发柔和起来,沉默了片刻后才说:“可是在天启十三年春,我在殿门外见过你。”
此话一出,薛怜就哑了。
天启十三年,是宋玉负进宫成为质子的那一年。
那时他就见过孟清薛了?
当时的孟清薛也不过才十六岁,还没入仕吧?
突然想起元丹说的话,他说长公主在世时,她和孟清薛的关系就已经十分紧密。
所以,宋玉负在长公主身边见过孟清薛。
那也就是说,推测并没有错——那件事,孟清薛是知情的,甚至有可能还参与了进来。
薛怜恍然大悟。
这才是宋玉负一定要弄死孟清薛的原因。
他本以为,宋玉负费尽心机借刀杀掉孟清薛,只是因为他位居西厂督主的高位。
但反观内阁首辅徐甯,权利也大,却被宋玉负提拔成了一朝宰相,义女还登上了皇位。
果真就是各有各的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