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妖书奇案(出书版)(6)+番外

作者:通隐 阅读记录

“哎~别和我们客气。走,我带你去领警服。”说着于贤勾肩搭背地带着霍文才去了。

霍文才领到警服的时候脸上一抽,这警服是旧得发白、警服上还打着补丁也就罢了,可这警剑钝成这样能砍人么?唯一能入眼的东西就只有警枪了。

于贤看出了他的疑惑,于是笑着说道:“上任陈厅长接任警察厅之后,他没给巡警警服新置过,这剑也是他留下来的。现在的警察厅的厅长中饱私囊,所以咱们的警费依靠的是房捐。”

所以,这警察厅每月能够按时发放警饷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别提新的警服。

真相让霍文才有点欲哭无泪。佛山里的巡警,可比这广州城的巡警光鲜不少。

霍文才的疑惑于贤给他解了——警务处应当掌控整个广东省的警权,但是各县的警察被地方长官控制。所以广东警务处对那些地方长官来说只是徒有虚名罢了。

这警察厅里面的可没表面的这么简单。自从这位民国初年军阀龙都督上台之后,他便诱杀上任警察厅陈厅长。之后,为了获得更多的赌税和花捐,当初被军政府和陈厅长禁止的赌博和娼寮妓艇再次复业。

所以现在的广州城,可不像表面的这么简单。

“魏哥原来不是军政府军事部部长么?龙都督投靠袁大总统,这魏哥怎么为龙都督干起活来了?”霍文才不解。

“魏哥不是在帮龙都督,也不是投靠袁大总统。他留在警察厅是为了广州城的百姓。若是魏哥投靠龙都督,当初就不会带兵和龙都督还有胡都督的人打起来了。”

要是没有魏哥带兵引龙都督他们出城,当初这广州城非得沦为战场不可。

现在军阀割据,政权动荡。即使是在战场上你我死活地厮杀过,战后为了某种目的,他们也会放下干戈处起来。

“这警察厅里的事情有些复杂,时间长了你就明白了。来,我带你去认识一下兄弟们。”于贤拍拍霍文才的肩。霍文才把那把钝得不行的警剑放入腰间的鞘,然后跟着于贤去认识其他巡警。

魏宗手下的人都是当初他在军政府里带的兵,军政府解散之后这些兵无处可去,他到警察厅任职之后便将他们召回来在警察厅当差。

于贤把霍文才介绍给底下的兄弟们。很快,霍文才和警察厅的爷们混成一片。于贤把他分到晚上当差,和他一起当差的巡警叫马文瑞,他们两人一起巡逻太平路和丰宁路。一个月交替一次班。

每天从下午五点到凌晨三点。每隔一个小时巡查一次,但马文瑞告诉霍文才,用不着一个小时巡逻一次。晚上基本无人查岗,两三个小时巡查一次都没人知道,后半夜的时候找个地方睡一觉,时间一到回家便可。

这差事对霍文才来说当真轻松,当巡警每个月还能拿十一块银元的警饷。

马文瑞带着他到太平路和丰宁路认认路,然后和红屋里白日当差的兄弟易钟和庄宴南认识认识。

两条路巡了一回,相比繁华热闹的太平路,丰宁路显得比较萧条。

“戏院。”人群中,霍文才望着太平戏院道。

两人停下脚步,马文瑞目光放到到戏院,他笑着说道:“这是今年新开的太平戏院,里面唱的《酒楼戏凤》可好了。”说着,他哼唱了两句。

“我听说在广州城有千里驹先生的戏?”霍文才眼中一亮。

有“花旦王”之称的千里驹先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唱的《金叶菊》《燕子楼》早就传遍了广东各地,就是佛山,也有戏班会把这千里驹先生的戏学了去。

“听说千里驹先生的每一场戏都挤满了人,也不知道下次千里驹先生的戏是在什么时候。”马文瑞说道,他也很想看一次千里驹先生的戏。

“如果有消息,咱们来看。”霍文才接口。

“那也得买得到票。”马文瑞说道。

两人谈着继续行走。

马文瑞带着霍文才认了路约定下午的时间在警察厅会合之后,两人各自离去。霍文才到陈家的时候才想起自己忘了问住的地方。他不可能在陈家长住,所以这问题得解决。不知道警察厅有没有可住的地方。

于是,他折回去问起魏宗这事情。

魏宗拿出一串钥匙放在桌上:“警察厅有住的地方,但灯笼街有处多年不住的小铺子,这小铺子是以前陈家做生意用的。你要想住警察厅,后面那栋楼就是。要是想住在灯笼街,拿上这串钥匙到外面找个车夫拉你过去,灯笼街往里第七幢小铺子便是了。”

霍文才拿起桌子上的钥匙:“我住灯笼街。”

“行。下午五点之前我和阿生回家,你先收拾一下,到时候到咱们吃个饭。以后经常到陈家串串门。”魏宗笑着说道。

“好的魏哥。”霍文才拿起钥匙便去了。

第二章 无脸正旦

(1)半夜三更有鬼唱戏

霍文才先到陈家拿了自己的包袱,福伯知道他要到灯笼街的那幢上下两层外带一个小院子的商铺里去住的时候连忙收拾了一些东西给他带过去。

“铺子已经有十多年没住人了。里面的很多东西没法用,这些东西霍少爷带着,以后需要的东西,霍少爷再备。”福伯给霍文才备的东西都是枕头被子和吃饭、洗漱用的。那小铺子多年没人用,里面的很多东西都废掉了。

“谢谢福伯。”霍文才没推辞。他带着东西到外面招呼了一辆黄包车坐上,然后招呼着车夫往灯笼街去。

车夫拉着霍文才从永汉路到灯笼街,灯笼街内街巷设着闸门,里面的街道比较狭窄,两旁的屋子都是用的砖瓦材木建成的老房子,一条街下去,几乎全是做灯笼的人家。这些人家门前挂满了大小形态各异,还有以红色为主的各种颜色的灯笼。

这也是这条街被称为灯笼街的原因。

霍文才拿着自己的行李找到那幢小铺子,这小铺子一样是砖瓦材木建成的。铺子很小,分上下两层。下层开铺,上层有个房间是用来放货或是给伙计住的。这里面还带着一个小小的院子。这院子里有一口井,有一小灶房,连着灶房的是澡房,最后一个角落里,是小茅房。

铺子虽小,但五脏俱全。

霍文才用钥匙打开门的时候,从里扑面而来的沉闷味道让他呼吸困难。

他进去把手里的行李丢在地上,然后花了一点时间把这小房子查了一遍。

真的是只适合一两个人住的房子。以前不知道是做啥生意的,一层留下的柜台上积满了灰尘,二层小楼是个房间。里面放了一张床、一个柜子还有一把椅子。霍文才将二层小楼房间的窗户打开透透气,这二层小楼窗户对的是灯笼街,把头探出窗外左右一看,还能看到街头巷尾。

查完之后,霍文才挽起袖子收拾了起来。

旧物太多,他将一层的柜台连同二层小楼房间里用不到的东西全部搬到后面的小院子放着,留下的都是桌椅茶具等用得上的东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