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221)
说是分封制都有人信啊!
这一片一片的,每一片还都有自己的兵权,这皇帝和周天子还有什么区别?
简直像是倒退了千年。
“年仅十二岁的唐僖宗登基后,翰林学士卢携曾进言上书,说明现状,当时天灾频发,连年的灾荒让百姓根本无以为生,所以他向皇帝说,请求朝廷对这些灾区停止征税,赈灾放粮,让百姓得以逐渐从天灾中回过这一口气来。唐僖宗同意了。”
听到李晓诗的后半句,吊着一口气的广大百姓们无不松了提起来的神经。
他们还以为朝□□败,皇帝会不愿意呢,没想到这个小皇帝老爷还挺好的。
但有学识的人却没有这么乐观。房玄龄捋着胡子,杜如晦也很无奈,苦笑着摇头。
天下之事,哪有那么容易。
就算皇帝同意了……没听到李晓诗说么,地方上都是那些节度使们啊。
那些连周围城池被围困都不愿意出兵救援的人,那些在国境内互相吞并搞内乱战争的人,能指望他们开仓救灾么?
不落井下石就是好的了。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而且读过书的人也不都是白读的,事实和他们的猜想是完全一致的,分毫不差。
“唐僖宗的命令是下达了,还要求各地就按照卢携给出的那个纲领去做,但是命令在到达地方时,竟无一处是照办的,所有人都视皇帝的命令于无物,由此可见,唐朝晚期的皇权已经没落到的了什么样的地步,而那些割据盘踞一方的节度使,又都成了怎么样的地方虎。”
在这种情况下,唐僖宗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小皇帝没有一个好的引导和教育,又没有一个清明正直适合成长的环境,怎么可能能长好?
她道:“唐僖宗提拔了自己一直信任的宦官,把朝政大事全部扔给宦官,自己就去享乐了。皇帝不管事,宦官当政,各种堂而皇之的买官卖官收受贿赂等事数不胜数,朝堂乌烟瘴气。”
“潼关以东的地区接连遭受水灾旱灾,百姓流离失所,再加上沉重的赋税徭役,生活困苦——卢携的进言中就有记载。而在这种高压之下,华夏古代历史上大部分皇朝末期都会有的一样运动、起义,大规模爆发了。”
调节了半天,李世民那种浓重到挥之不去的哀痛终于稍微收拢起来了一些。
他勉力坐端正,把小天幕放得低了一点,垂眸看着小天幕上的内容,要把李晓诗的话一点一点都听进去,一句也不能错过,这样等结束了,他才可以想方法看看能不能帮大唐重新选择一条道路,让他去世后、他的儿子去世后,大唐不至于再一次走上这样的道路。
镜头前,李晓诗捻着课本的书页,讲道:“这些起义不止是农民起义,因为其中有各种各样的起义首领是不属于农民阶层的——我们接下来要着重提到的这位,也就是先前说到的,给予这个岌岌可危唐朝致命一击的那个起义军首领,叫做黄巢。”
“黄巢家里是贩卖私盐的,盐商世家,善于骑射,而且从小就会写诗,诗才小有名气。我们都知道,唐朝是有科举制的,许许多多的读书人都想要去通过科举考试证明自己,从而入朝为官,踏上仕途,平步青云。黄巢也是其中之一。虽然考不中,但还是会继续来考。结果连续三次都名落孙山。”
在现代来看,盐商世家还不好么,黄巢的这种行为那简直就是“如果考不上学就要回家继承家业了”的典型代表。
但在古代,做官,和商,那是云泥之别。
“黄巢屡试不中,还被当时的其他世家子弟奚落。对昏暗的朝政和世族压迫、**吏治失望至极的黄巢写下了《不第后赋菊》,用来抒发自己的抱负。也就是很有名很有名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我从来不知道它的作者、也没听过诗的名字,但诗句却听过好多次了,我问了好多同学,他们也都是这样的,由此可见这首诗的知名度有多广,同样也可以看出,黄巢其实不是个胸无点墨的人,他是有才华的,但他却屡试不第,这和当时一片混乱、被各种贪腐侵蚀的朝政有脱不开的关系。”
“回到家继承家业的黄巢在后来也加入到了起义大军中,并逐渐成为首要的首领。起义军在黄巢的带领之下,从北方起兵,一路南下征战,途径我们现在的福建、又到达广州,后来再次北上,直击长安。”
又是长安。
观众们人都麻了。
已经记不得最近几节课、特别是这一节中,听过多少次长安的名字了。
身为都城,有无边的繁荣,但在这种时候……
李晓诗:“身在长安的唐僖宗听闻黄巢大军攻来的消息,也只能仓皇出逃,往蜀地去。对于这件事……嗯,诗人韦庄曾写到:今日不关妃妾事,始知辜负马嵬人。”
语音落下,她在心中补了一句:好骂!骂的太好了!
“不过这也不是第一个逃出长安的唐朝皇帝了,但也不是第二个。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是第一个,后来又有唐代宗李豫在吐蕃攻入长安时弃城而逃、因削藩引起叛乱的唐德宗李适逃离长安、还有这个唐僖宗先后两次逃出长安、之后的唐昭宗四次逃出长安——”
刘彻:……
嗯。
你们唐朝的皇帝,真别致啊。
在面对叛军/乱军的时候都是要跑,前前后后还跑了这么多次。
而且就已知的唐玄宗唐僖宗逃跑的还都是去蜀地。
可以。
还有这个版图,想想当初看到的那个李唐盛世的版图,再看现在这个缩水了不止一倍的,你们唐朝的皇帝,真牛啊。
“不过在这里还有一个很有名的事件,叫做‘击球赌三川’——说的是唐僖宗在准备逃离长安的事宜时,要先安排剑南山南道等三个地区的节度使,但由于他喜欢打马球,所以这个时候就举办了一场马球赛,通过马球赛的名次决定这几个地区的节度使人选。”
很有名?
臭名昭著才是吧!
乱军都快打上门来了,身为皇帝竟然还想着嬉戏享乐,而且竟然还把节度使这样的事当做儿戏一般。
刘彻彻底无语:你们唐朝的皇帝,真别致。
头疼牙疼胃也疼且一句话也不想说的李世民:……(无力反驳)
“晚唐时期,很经典的事情出过不止一例,在唐僖宗他们出逃路上,还有另一例。”
李晓诗说:“在唐僖宗出逃路上遇到了曾经被他贬谪、且被贬后仕途很不顺利的宰相郑畋,郑畋这个本该对皇帝充满怨愤之情,但他并没有,挽留唐僖宗留在此地的请求被拒绝,郑畋就好好把唐僖宗送走,临危受命,决心要守住城池,尽自己的责任。哪知道他招来部下的将领们商讨应对之法时,大家都已经不想反抗了,全无战意。他们一力劝说郑畋跟着投降。郑畋被气晕过去,直接气病了。就连后来,黄巢的使者上门招降,都是郑畋的部下替他见的使者,并且双方谈得很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