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夫妻在八零(112)
“你们家长得想想办法呀,这一开头就跟不上,以后可怎么办?”
老师是个负责任的,老教师,落实政策的老知识分子,头发都斑白了,是镇上选来的最好的老师。
小岭村小学是很吃香的,想来小岭村小学教书还得有点本事。这年代民办教师多,乡村教师几乎就没有正式的,除了民办就是代课教师,即使是正式教师,工资也不过一百来块,民办教师就更少了,只有二三十块钱一个月。
而小岭村如今是全县有名的富裕村,有钱好办事,村委为了重视教育,不光给老师发奖金,还给老师发补贴,各种福利也高,同时也要求镇文教办选派最好的老师来小岭村,好好教小岭村的娃娃们。
贺成和姜雅看着老教师担忧着急的样子,也不知能说什么好,赶紧表态:“张老师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配合,好好教她,也拜托您多一点耐心。”
老教师认认真真地表示:“我肯定会多关注她,你们在家也好好教她,可不能让小孩一开始就掉队。”
学校那些事,夫妻俩再清楚不过了,老师都怕拖后腿的学生,往往被收拾、挨批评的肯定也是拖后腿的学生。
贺成赶紧表示:“张老师,这孩子可能开窍晚,您多操操心,我们一定想办法教她,实在不行,我们就给她留个级,您别担心。”
当然,这种话他可不敢在小孩面前说。
老师心里也有数,这家的孩子是个宝贝,再说小姑娘实在漂亮可爱,拍不得打不得,叫人都不舍得大声吼她,家长看来疼孩子归疼孩子,倒也通情达理,还主动表示孩子实在跟不上可以留级,老师就放心多了。
送走老师,姜雅跟贺成嘀咕:“咱们这样是不是有点过了,太惯孩子了,学渣就是这么惯出来的。”
贺成说:“那怎么办,打一顿?打一顿她就会了吗,你自己心里清楚,你闺女就是有点笨。”
姜雅说:“我看不是有点笨,听说过那句话吗,颜值是拿脑子换来的。”
可是这小孩除了学习也不笨呀,爱干净,有礼貌,活泼爱笑,喜欢小动物,跟邻居家的大黄狗都能保持良好的友谊,生活习惯也很好,走在村里人人都夸的好孩子。
贺成说:“顺其自然,随她去吧,我跟你说,学霸和学渣绝大部分都是天生的,要看天赋,不是单靠你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我们本来也不想小孩太辛苦。”
姜雅则琢磨着,东方不亮西方亮,上帝关上一扇门,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所以,她是不是该给女儿安排一些艺术特长之类的课程了。
然而有一说一,以前她也在永城给颜颜上过特长班,学跳舞,动作不协调,唱歌画画都不喜欢,目前也没发现有其他的艺术天才。
似乎自家闺女最大的特长,就是长了一张漂亮出众的脸。
夫妻俩互相调整心态,他们是不想鸡娃,不强求孩子去考清北复交,可是家有学渣的话,作为家长没法不困扰。这年代不是过去了,总得有点起码的文化吧。
贺成说:“没事儿,爱迪生小时候还笨蛋呢,兴许我们颜颜大一点就开窍了。”
即使一对爹妈心态足够好,足够佛系,每每需要辅导作业,还是比较考验爹妈的心脏。
颜颜有模有样坐在小书桌前,写老师布置的拼音字母,姜雅坐在旁边握着她的手教,教了一会儿,不知道该气还是该笑,本子上a和e都是躺着的,躺得十分惬意。写数字,3也是躺着的,躺得特别平,4还反过来写。
姜雅扶额,深呼吸,克制,冷静,亲生的,换了贺成来教。
贺成:“7-2等于几?来,乖,你看看,”有耐心的爸爸左手竖起五根手指头,右手竖起两根手指头,“数一数,然后再减掉两个,有几个?”
颜颜点着小脑袋数了一遍,白嫩的小脸蛋为难了一下,再数数:“8。”
贺成:“……”
贺成深呼吸:“好好数数,颜颜,你一个一个数,数完了再减去两个,也就是拿走两个,不要数漏了。”
颜颜小手掰着爸爸的大手,白嫩的小手指一个一个点着数过去,美丽的大眼睛犹豫一下:“……6。”
贺成看看姜雅,姜雅看看贺成。
好吧,深切体会到那些学渣家长的心情了。
“颜颜,我跟你说,7-2=5,来,就写在这儿,5。” 贺成当机立断,决定还是尽快完成作业为上策。
开学两个月,一对爹妈算是彻底没了脾气。
贺成跟姜雅讨论:“你说你闺女随谁呢,我记得我上小学那会儿,虽然皮,当不上学霸,可是也一学就会啊。”
“我上小学那会儿就是学霸。”姜雅高傲脸。
姜雅:“你说随了谁?就咱俩,一个傻子、文盲,一个小学二年级都没上完的,你再看看她两个舅舅,没一个读书的料,遗传智商摆在这儿,能怪你闺女吗?”
贺成哎了一声,点头,又摇头失笑,看来还真随了他们俩这身体的基因。
姜雅说:“你好好教她,切记一定要克制,要有耐心,不能发火。要求不高,怎么着也得保证她初中毕业,实在不行到时候我们读个中专什么的。”
虽然但是,辅导孩子写作业太痛苦了。贺成:“你说得轻巧,每天都把辅导作业推给我,你怎么不管?”
“我性子不好没耐心。”姜雅笑道,“你还有意见了,咱们说好了的,咱俩结婚十年,我这些年来就在家里生孩子、养孩子,就被他俩绑住了,什么也干不成,那我还委屈呢,轮也该轮到你了。不是你说退休在家相妻教子吗?”
贺成没话说了,他退休了,现在是全职宝爸。
姜雅笑嘻嘻:“我当了这些年的全职宝妈,好容易熬出来了,以后咱俩换换,你就在家好好带孩子,吃个软饭,我赚钱养你。”
贺成看着她嘚瑟的小模样,懒得说话。
夫妻两个的默契约定,挣钱是他的活儿,管钱理财他不如姜雅。
秋收农闲,小岭村却格外忙碌起来,不止小岭村,周边乃至全县,这一年爆发式建起了两万多个大棚,秋后正是大棚里最忙碌的时候。
村里人如今开始觉得,贺大成两口子脑子有问题。种大棚这么赚钱,他们两口子说不种就不种了,明明他才是全村第一个种小拱棚的人,全村第一个种大棚的人,温室大棚就是他引进来的,以前他还帮着“贾老板”收购西瓜、运销蔬菜,现在也不干了。听说是贾老板转行去做别的,不做这些瓜果蔬菜的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