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剧本杀之百密一疏(267)+番外

这些年来,二人感情愈笃,虽日子过得清贫一些,但那种恩爱幸福的劲儿,沈莳看在眼里,实在不是装出来的。

可惜前些年沈凌云突发急病离世了。

丈夫死后,劳意晗又表现出了身为人母的坚韧。

她没有消沉下去,反而很快振作起来,以寡妇的柔弱之躯张罗起了女儿和小叔子的生活。

然后就是三人寄身唐门,沈玉与表哥唐大唐伯真订婚,计划年后便要喜结连理这件事了……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沈莳实在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如果真凶是“那个人”,他到底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对劳意晗和沈玉痛下杀手?

——还有刁湘竹的案子也是。

沈莳想:那血迹,凶手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

这时,沈玉的贴身丫鬟被带到了。

这个可怜的小姑娘在短时间内目睹了太多的死亡,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受惊过度的恍惚中,不敢抬头看人,反应也格外迟钝。

若不是非要查清案情不可,沈莳实在不想为难她。

“丁香。”

沈莳用尽可能温柔的语气叫了那小姑娘的名字,“你能告诉我,昨晚发生了什么事吗?”

足足过了两秒,小姑娘才低低的“唔”了一声,缓缓地回答:“我……不知道……”

沈莳只得尽力引导。

“昨日是夫人命你来寻我的,对吗?”

侍女回答:“……是。”

沈莳又问:“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又是许久的沉默。

他只能换个问法:“你离开落英院时,是什么时辰?”

“大约……差不多是酉时一刻吧……”

小姑娘不太有把握地回答。

酉时一刻就是下午五点十五分左右。

沈莳在脑中飞快地过了一遍昨天的时间线。

昨日小侍女是傍晚六点刚过的时候来敲他清心院的院门的。

从后山到前山,若是走飞虹桥的话,以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儿的脚程,确实差不多需要四十五分钟。

然后他大约花了一刻钟左右收拾仪容,与这小姑娘一块儿回来,并在差不多七点时在后山别院的门口遇到唐大。

随后沈莳和唐大一同进了别院,走到落英院门前时,察觉院门没关,进屋后又发现嬷嬷背后中了一刀,惨死在这间房中。

沈莳又问小侍女:

“你出发前,夫人是怎么对你说的?当时嬷嬷又在哪里?”

侍女的肩膀明显哆嗦了一下。

“下午的时候……夫人在做糖饼,我和嬷嬷都有帮忙。”

女孩低声回答:“饼做好蒸上了,夫人说,要请二爷您和大少爷来吃……”

她缓缓道:

“然、然后夫人就叫了外头跑腿的一个小厮去校场请大少爷,又让我去清心院请您……”

沈莳打断她:“昨日大少爷在校场?”

“嗯……”

小侍女怯怯答道:“我记得,当时夫人对那小厮说,大少爷今日要在校场当值,去那儿找他准没有错……”

沈莳:“……”

校场就是唐门弟子练武的地方,在前山,距离唐家大宅大约两公里左右。

从校场到后山,若是老老实实走飞虹桥的话,即便小厮脚程比小侍女利索,也要四十五分钟。

加上唐大唐伯真的腿受过伤,走得快就会跛脚,回程怎么着也要差不多一个小时。

换而言之,粗略换算一下:

小厮与侍女差不多同时在五点十五分出发,然后小厮六点左右找到校场上的唐大,二人折返后山别院,七点时正好与沈莳在别院的前门碰面。

——那么,唐大的行踪有没有可能作假呢?

沈莳很快否定了自己的这个猜测。

校场上每日都有两三百号的执事和弟子,唐大的出现和消失不可能不被人注意到。

他是不是真去过校场,又是什么时候走的,只要稍稍打听一下就能一清二楚了。

身为一个不得宠又无甚权势的儿子,下面还有三个弟弟虎视眈眈,沈莳不认为唐大能买通现场那么多的人替他作伪证。

“至于说嬷嬷……”

小侍女想了想,“嬷嬷……我猜嬷嬷应该就在夫人身边……哪里都不会去吧?”

沈莳:“……”

听完小侍女的证词,他更迷惑了。

若是小姑娘给出的时间没出大的漏洞,那么六点左右还在前山校场的唐大就完全不存在犯案的可能了。

因为六点左右曾有人看到劳意晗活生生地出现在别院的后花园处,且七点时他自己就和唐大呆在一起,当时巡逻队从小佛堂前走过,那儿还好好的没起火呢!

———

打发小侍女回去休息,沈莳和吴景澜开始搜查劳意晗的房间。

沈家本来就不算很有钱,沈时云又身患夙疾,从小到大药没断过,花销自然不小。

在沈凌云病逝后,沈家的家计就落在了沈时云这么个病秧子身上,不得已只能变卖了祖宅祖田,三人一同寄住在唐门之中。

从前劳意晗在家里时就过得很简朴,现在寄人篱下,更深谙朴素低调的生存之道,主屋里除了必要的家具之外,完全找不到一件奢物。

沈莳和吴景澜搜检了半天,只整理出几身衣服,两套还算看得过去的头面,以及其他一些女子细软,另有碎银铜钱加起来大约三十两而已。

最后,还是吴景澜从衣箱深处找出了一条手绢。

“主人,您看。”

他将手绢呈给沈莳,“这上面绣了一首诗。”

第196章 5.诡影唐花-43 二访太平镇

沈莳接过吴景澜递给他的手帕, 展开来。

手帕是丝绢质地,底色素白干净,上面用五彩丝线细细绣了鸳鸯并蒂莲的图案。

沈莳对刺绣没有什么了解, 但仅看那柔和的配色和细密的针法便知道,这一定是很花心思的绣品, 绣娘的水平也肯定不差。

在手帕的右下角, 有一首五言诗。

“这字……有点小啊。”

手帕上的字每一个都只有蚕豆大小,加之还是繁体,笔划更加细密,沈莳需要走到窗旁, 借着窗外的晨光仔细地看才能看得清楚。

【昔年有英杰,神女代宓牺;

藤萝抟黄土, 彩石生光华。

犹羡得鸳侣,造化通天地;

携手登庙堂,香火继万年。】

沈莳:“……”

在他的“前情”里, 可从来没见嫂嫂劳意晗用过像这样的手绢。

而且从布料的颜色和质地来看, 这手帕应该不是旧物, 但鸳鸯并蒂莲这般俏丽又缠绵的图案, 实在与一个寡妇不太相配。

他蹙起眉,心中越发迷惑。

虽然与起火密室相比,这张只是花色有点出格的手帕实在算不得什么,不过沈莳就是下意识觉得这或许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点。

——可到底哪里不对劲呢?

一旦深陷入思考之中, 沈莳就很容易进入一种奇怪的无我状态。

他就这样倚在窗前, 右手托着下颌,左手捏着手绢, 像个古风造型的沉思者一样,一动不动地站了许久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