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养崽日常(110)+番外
杜长兰点点头,杜蕴这才飞快解了包袱,看见里面的骰盅,顿时小脸煞白。
他哀怨又委屈唤:“爹……”
他知道错了,也受了教训,为什么爹还要罚他。
“想什么呢。”杜长兰搁下瓷杯,“爹是教你,赌庄怎么出千的。”
杜长兰让儿子将桌面清空,骰盅利落的划过骰子,在空中摇晃,那行云流水的动作可比赌庄里的掷骨好上十倍百倍。
杜蕴眼里又在冒星星,他爹怎么什么都会。
杜长兰一盅盖在桌上:“大还是小。”
杜蕴想了想,道:“我猜大。”
杜长兰勾唇一笑,说不出的风流,他揭开骰盅,“一二二,小。”
杜蕴沮丧低头,之后杜蕴又猜几局,不论他猜大还是小,骰面都是小。
这下再瞧不出问题就当真是傻子了。
“爹,我看看你的骰盅和骰子。”
杜长兰随手一扔,小少年赶紧接过,一刻钟后杜蕴道:“爹,这骰子有问题。”
刚开始他也察觉不出,气着了一扔骰子发现又是“小”,于是他试着乱扔,但不管什么姿势,最后的骰面都是“小”。
杜蕴又惊又气,“那赌庄实在可恶。”
杜长兰取来盛水的瓷杯,将骰子扔进去,“小”的骰面浮在上空。
杜蕴用手拨了拨,骰子晃了晃,丝毫未改。太过惊讶他都忘了怒火,“爹,这是怎么做到的。”
杜长兰也不与儿子卖关子,道:“大的骰面注有水银。”他简单提了提原理,小少年听的目瞪口呆。
既是道赌场出千,杜长兰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日你投壶,每次都差一点。你道是陶壶在动却被否认…”杜长兰看向儿子,哼笑:“爹明确告知你,你未看错,那陶壶的确被动了手脚。”
杜蕴迟疑:“可是我检查过……”
“是地面。”杜长兰从包袱里拿出一张牛皮纸,“内间光线暗,牛皮纸与陶壶,地面颜色相近,轻而易举隐匿其中。”
杜蕴神情恍惚:“可这么大一张纸放在陶壶下,很容易被发现。”
杜长兰将牛皮纸一分为二,“现在呢?”
杜蕴哑声,杜长兰提点他:“每次你投中与否,都会有人叫好或唉声叹气,比你这个当事人还上心,你不觉得奇怪吗?”
杜蕴张了张嘴,说不出话。
杜长兰扔了纸,揉揉儿子的脑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厢留意多了,那厢就留意少了。当然…”杜长兰话锋一转:“你是我的儿子,遗传了我的聪颖与敏捷,比同龄人机灵许多,你只是败在没经验。”
杜蕴瘪瘪嘴,一头扎进他爹怀里,闷闷道:“怎么那么多骗人的东西,他们把这聪明劲儿放正道不好吗。”
杜长兰宽慰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此时此刻,杜蕴才深切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申正,杜长兰带儿子出门,径直朝郡城北边去。与东西两面相比,北城破旧又聒噪,连地面都坑坑洼洼,街边不时聚有三五个人,也有男子单独坐于石阶上,朝路过的小媳妇吹口哨,还有人轻佻的点评女人身材,其言语之下流,听的杜蕴面红耳赤。
再往前走,岔路口有人行乞,有瘸腿拄杖者,或趴伏于地者,又或是眼眶空空者,饶是如此凄惨,不远处还聚集欺凌更弱的乞丐。
杜蕴紧紧抱住他爹的手臂,杜长兰无声叹气,在儿子惊惧的目光中抽出手,将人揽入怀中,小少年顿时喜笑颜开,悄声道:“爹,你真好。”我好敬爱你的。他心里偷偷补上一句。
这么肉麻的话,如今他是不说了,总觉着难为情,但对他爹的爱与依赖随着时间流逝,却愈发浓厚。
杜蕴感受肩头的温度,心中的畏怯一扫而空,继续张望。
忽而他听见一阵调笑声,是从小巷里传来。于是杜蕴伸长脖子去看,正瞧见一个肥头大耳的男人急不可耐的啃咬一名青年的胸膛。
杜蕴瞬间话都说不利索了,抖着手:“爹爹爹,那…那边……”
杜长兰按下儿子的胳膊:“别指。”
杜蕴低声道:“那是两个男人。”他看到了,青年有喉结,胸前也是平的。
杜长兰点头:“是,你没看错,那是两个男人。”
既是儿子瞧见了,杜长兰顺势给儿子科普南风馆,后道:“那个麻子不是赌庄的托,但他却对你我二人示好,你道他想什么?”
杜蕴怔住,少顷面色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变得扭曲,似一只暴怒的小兽,咬牙切齿:“他敢!我剐了他。”居然敢打他爹的主意!
杜长兰拍拍儿子的肩:“好男风者虽少,却不是没有,你往后多留个心眼儿。”
之后杜长兰又带小少年逛了几家小赌场,正好瞧见一个赌徒卖妻,下一家赌场正有一名身穿半旧长衫的年轻人匆匆进去。
杜蕴惊愕:“爹,那是不是个读书人?”
杜长兰冷眼看着:“是,不过现在他也读不进去书了。”
杜蕴咋舌:“读书人怎么会去赌?”
杜长兰被儿子天真的话逗笑:“读书人也是人,有贪嗔痴狂,怎么不会赌?赌是有瘾的。”
他声音幽幽:“第一次去赌场的新面孔,管事会私下打量,如果是玩几把就不玩的人,赌场不会让他赢。如果是第一次去赌就玩一天一夜的人,赌场会让他小赢一把,往后就是那人日日给赌场送钱的,直到银钱耗尽,妻儿卖尽,再无翻身之能。”
杜蕴怔怔望着,感觉认知的世界被打破再重塑。
眼见小少年精神萎靡,杜长兰适可而止,等儿子再大些,再接触世界阴暗面。现下所知,足够这孩子有警惕心了。
次日,杜长兰退了房,杜蕴疑惑:“爹,这就上京吗?”
“嗯。爹已经提前买好船票。”
杜蕴站在甲板上,看着偌大的郡城越来越小,所有的腌臜被藏起,他记得那日的天,分外晴朗。
第78章 杜大郎回村
九月十一一大早, 杜大郎带着此次赚的丰厚私房和小弟给爹娘的信兴高采烈回奉山村,村口的泡桐树苍翠碧绿,坠满了椭圆形的黄色小果。一群孩子在树下寻摸, 旁边大人们焦急的望向远方。
“算算日子, 该是这几日回来了。”
“怎么还没到?”
忽然人群中不知谁惊喊:“那是不是大郎!!”
杜老爹和杜老娘精神一抖擞,互相搀扶着去迎, 杜大郎适时抬头见爹娘朝他而来, 激动不已:“爹,娘……”
杜老娘一把拍开他, 向杜大郎身后看去,空空如也, 她急问:“长兰呢?”
杜大郎刚要说话, 其他村人也赶了来,七嘴八舌, “你怎么一个人回来?”
“衙门派喜人来过了, 道长兰考上解元。天爷啊,那可是举人老爷里的头名。”
“我们都等着长兰回来开宗祠。”
“大郎你怎么不说话, 急死个人了。”
杜大郎有口难辩,他想开口,可每次都被人声淹没。好不容易寻个空隙, 他一口气将杜长兰赴京赶考的事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