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养崽日常(191)+番外

作者:木子金三 阅读记录

吴郎中打了个圆场,然而气氛仍是不高,忽然崔遥怪叫一声,“我的牌子呢,没了牌子菩萨咋保佑我。”

他挨个询问,一名主事恋恋不舍的把小牌还给崔遥。崔遥宝贝的系在自己脖子上,又按了按衣领,嘿嘿傻笑:“今年我给家里捎信,让他们别忘了给菩萨上香。不然菩萨怪罪怎么办。”

吴郎中闻言,心里一动。

一名员外郎笑道:“吃菜吃菜,待会儿就凉了。”

方员外郎心不在焉的夹了一个鸡腿,谁知刚要放进碗里时,鸡腿突然从筷间滑落,砸到他身上。

方员外郎瞬间跳起,旁边人正要安慰,雅间内却传来爆笑声:“鸡飞狗跳了哈哈哈——”

众人:………

方员外郎怒火中烧,“崔遥,你放肆!”

崔遥迷迷糊糊听见有人唤他,四下张望,“谁啊,谁叫小爷。”

吴郎中努力挤出一个笑,道:“小崔不胜酒力,分明是醉了,方员外郎莫与他计较了。”

“我没醉!”崔遥大声反驳,他拿起旁边人的一盏满满的酒,摇摇晃晃:“我…我还能喝。”

“你别喝了。”邻座主事无奈的搀扶他,崔遥却一把挥开:“别扒拉我。”

他踉跄着朝方员外郎行去,嘟嘟囔囔:“我要给寿星公敬酒。”

众人无语:你走错了。。。

有人好心提醒他,崔遥吸了吸鼻子,哼哼道:“怎么走错了呢,不能啊,谁那么讨厌伪装吴大人哄我,不要脸。”

“崔遥你……”方员外郎刚要暴起又被同僚拉住。

雅间内气氛尴尬不已,众人竭力打圆场,那厢醉酒的崔遥围着桌子一圈,终于行至吴郎中面前,咧嘴一笑:“祝吴大人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吴郎中眉眼舒展,很是乐意崔遥对他的祝福。

“敬大人!”崔遥举着酒盏欲饮,谁知用力过大,酒水越过崔遥肩膀泼向后方,众人眼睁睁看着酒水划过弧线越过桌沿,精准无误的浇了方员外郎满头满脸。

众人:???

众人:!!!

方员外郎闭着眼,酒水顺着他扭曲的脸淅淅沥沥落下,他抬手用力抹了一把脸,双目猩红:“竖子尔敢!!”

雅间内叮呤当啷,碗碟碎了一地,最后众人散去时,吴郎中面如锅底。

方员外郎恨道:姓崔的运气到头了,得罪了吴郎中和一干同僚,别说再往上升,能不能保住主事的官职都未可知。

然而次日,方员外郎因为左脚先入朝房被上峰当众呵斥。

因为方员外郎太过惊讶,以至于挤压了愤怒的情绪,他一时没回过神,直到回到自己工位,方员外郎才惊觉自己被针对了,顿时冷汗涔涔。

他想不明白缘由,傍晚散值时却看见吴郎中和另外几位员外郎与崔遥一同离去,众人说说笑笑,好不亲热。

方员外郎:??!

怎么回事,怎会如此?

崔遥在岔路口与几位大人分别,他拍拍胸脯保证,“我一定会给家兄写信,让他帮几位大人代求福牌。”

吴郎中笑容满面,“此事麻烦阿遥了。”

崔遥应道:“是有点麻烦。”这话把吴郎中梗了一下。

崔家族兄欲言又止。

下一刻,崔遥又道:“不过菩萨心怀天下,不会在意的。”

吴郎中面色又缓了,“我俗务缠身,不能亲去菩萨跟前跪求,回头我誊抄佛经,还请阿遥帮我寄去白雀庙,以显诚心。”

崔遥爽快应了,回去时想着他也誊抄一份佛经好了。

此事崔遥没有瞒着杜长兰和陆文英,当杜陆二人得知吴郎中等人不但护着崔遥,还给了崔遥一笔不菲的跑腿费时,心中犹如千万马匹奔腾而过。

第138章 年假·上

崔遥在工部“一战成名”, 虽然过程离谱,但结果却是好的。

既然有人自发护着崔遥,杜长兰也少操一分心, 全力投入公务中, 在一日一日的忙活中,年关逼近。

而杜长兰派人从上京送回的年礼也抵达若河县, 挨个给县里李府、崔府、教谕送去薄礼, 停留镇上跑了一趟严氏学堂和杜长兰的友人家,最后盛载小山堆的物品摇摇晃晃行至奉山村。

杜家人提前得了信, 早早候着了,然而看见一牛车年礼时, 还是惊的失了声。

村民羡慕不已, 催促杜老爹道:“快请人去家里坐啊。”

杜家人如梦初醒,赶紧把人领回屋, 汉子将杜长兰写的家书交给杜家人, 歇息片刻就走了。

村长和族老识趣的将其他人带走,没想到杜老爹此时叫杜成礼念家书。

年礼颇多, 然长兰今岁才入仕,这若是不说个清楚,还不知道传什么难听话。

若是家书上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以成礼的聪慧,临场现编也使得,总之他们要拿出像样的理由。

杜老爹用自己的生存智慧,努力帮小儿子扫清顾虑。

但显然杜老爹多虑了,杜长兰比他爹想的周到, 详细讲述了置办年礼的银钱来由。

杜成礼又惊讶又佩服:“小叔说他如今入六部观政了,但还保留翰林院修撰的官职, 相当于他一个人领两份月薪。”

奉山村的村民不懂官场官职,但最后一句他们听懂了,同样的一个月,长兰比一般人多领一份月钱,难怪能给家里置办年礼。

“我就知道长兰了不起。”

“那孩子从小就有出息,连尿尿都比同龄孩子尿得远。”

这粗俗的玩笑话引得众人大笑,杜老爹打开几样年礼,并非金银等贵重之物,而是一盒个大饱满的红枣。

桌前的阿婆瞪圆了眼,脸上的褶子因而挤压的更深,她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盒子,“我的个天爷啊,我活了几十年第一次见到鸡蛋大的枣子,不敢想是啥味儿啊。”

这话引得众人共鸣,杜老爹环视四下,咬咬牙道:“这些年也劳众人照看长兰,如今他寄回年礼,大家也尝个鲜。”

众人没想到还有这意外之喜,虽然每家只领到一个,也足够他们欢喜,这红枣忒大了。

杜老三厚着脸皮多要,眼见实在从哥哥这里扣不出来了才作罢。

随后众人又瞧见上京的时兴料子,烟丝,饱满粒大的枸杞,以及风干的鸡鸭,虽然东西瞧着多,但都不是太贵重的物品,以杜长兰的月银,往家里送这些倒是合情合理。

众人瞧了热闹,心满意足离去。村长离开前对杜老爹道:“大郎二郎孝顺又勤奋,长兰远在上京也惦记你们,你这福分真是羡煞旁人。”

杜老爹想要摆手谦虚一下,可翘起的嘴角怎么也压不下。

等到外人离去,只剩自家人,杜老娘气的捶打杜老爹,“长兰在外面累死累活给你攒点东西,你充什么大方送人。”

杜老爹梗着脖子,强撑道:“都是乡里乡亲,哪里好一毛不拔的。”

天知道他将枣子给出去时,心都在滴血。杜老爹也没见过那么大的枣子。

杜老娘抚摸着布匹,喃喃道:“你们只瞧着长兰领两份月银,怎么不想想长兰做两份活。你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