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养崽日常(291)+番外
好在柳统领给众人发了蓑衣斗笠,韩家人与另一家人一同运送一辆货车,豆大的雨珠敲打万物,天地间一片湿意,韩箐摸了一把脸上的水汽,继续推车,忽然旁边的青年倒下。
韩箐赶紧将人扶住,“谭兄,谭兄?”
韩箐掰过对方的脸,一片通红。
谭家人也听见动静,谭母抱着儿子低泣,连哭声都得克制,否则引来差役,还不知会如何。
谭大人把住韩箐的手,老泪纵横:“二公子,我知你与杜大人有旧情,求求你向杜大人讨些药,救救我儿,我谭家只剩这一条血脉了。求求你,谭家一定谨记你和杜大人的恩情,求求…”他双膝一弯,竟是跪下相求,被韩箐及时扶住。
“谭大…叔言重,眼下我不敢贸然开口,只能等队伍停下再说。”
谭父连连点头。这一等就是半个时辰,雨势愈发大了,队伍难行,只好原地搭帐休整。
谭家人从未如这一刻感谢大雨,他们看着韩箐贿赂差役传信,不多时那位莫行首带着一位上年岁的男子行来。
谭家人立刻上前,莫十七安抚道:“别慌,我们商队大夫的医术是极好的。”
除却犯人受大雨浸邪,高热昏迷,差役中也有不少人中招。
柳统领正懊恼自己只顾着货物,忘了多备些药材,此时商队主动送上治风寒的药材,叫柳统领感激不已。
辛菱为杜长兰奉上姜汤,看着不远处与柳统领交谈的莫十七,由衷道:“大人,你真是位大善人。”
杜长兰接过碗,问他:“药材是十七送的,你怎么夸我头上了。”
辛菱打哈哈,“大人和十七是一体的,夸大人也是夸十七嘛。”
杜长兰哼了一声,将姜汤一口饮尽,道:“你们等会儿也用些汤,免得着凉。”
辛菱连连应声,凛冽的寒风暴雨中,他一颗心十分火热。
辛起看着傻儿子那个劲头儿,有些无奈,又觉是儿子傻人有傻福。
杜大人太过聪明,心思多的人反而在杜大人身边留不长。
先时辛起也以为杜大人只想帮扶韩家人,但这些日子,犯人队伍的待遇大大提升。辛起以为杜大人心善,却在同差役闲话中,意外得知这一支队伍,多是站队错误的官员及其家属,平日里风评不错。
其中谭父曾在礼部任职,春闱舞弊案后,五皇子代为主持复试,双方有了联系,之后几年来往不断,因此五皇子倒台后谭家也被牵连,一家流放。
辛起不敢揣测,却又止不住想,一路上杜大人想方设法活这群犯人的命,甚至耽误赴任时间,仅是为了韩家?
第211章 如此团聚·一
大雨持续三日, 队伍被雨水不得前行,天地间一片哗声,掩盖了所有。
柳统领忧心忡忡, 唯恐自己的货物被雨淋湿, 每日检查好几次。犯人们却庆幸这场大雨,让他们得以歇息。
只是这场静谧在第三日夜晚被打破, 有犯人趁机逃亡, 被差役当场斩杀,柳统领亲自提着犯人的头颅巡过, 厉声呵斥:“这就是逃犯下场,本将倒要看看你们有几个脑袋。”
差役欲捉出逃亡犯人的同党, 队伍里风声鹤唳, 韩瑞躲进小叔怀里,不愿直视血淋淋的头颅。
韩大兄护着双亲和妻子, 低声劝慰。
这边的动静也传入杜长兰耳中, 莫十七一身蓑衣斗笠,轻声问:“大人, 要去劝劝吗?”
杜长兰摇头。犯人私逃,差役怒杀之,于公于私, 柳统领都无错。他此刻过去劝阻,无疑撞人怒头上。
商队装聋作哑,柳统领见状也松了口气。他还真怕杜长兰“善心发作”劝阻他,叫他左右为难。
眼下对方视若无睹,可见是个拎得清的。
柳统领心里转了几个来回, 暗道自己蠢了,杜长兰年纪轻轻爬到从三品的按察使, 怎么也不会是个老好人。官场可不是什么良善之地。
犯人们胆战心惊的熬了一宿,至天明时分雨歇了,东方升起一轮火红旭日。
犯人们正拾掇着准备启程,却见差役拖出几具死尸,不知是病故还是惊亡的。
柳统领高驾马上,冷笑一声,“想解脱也容易,死了就解脱了。”
差役将尸体扔进林中,嗤道:“入了畜生肚,也省得地底漆黑,受孤寂之苦。”
犯人们又惊又怕,人群里传来低低啜泣,柳统领给差役使了个眼色,给犯人中二十左右的青壮再次套上枷锁。
期间有犯人不断望向商队,渴望那位杜姓高官能出面帮扶他们,可是商队一直未有动静。
“……伪君子”“装模作样…”
韩箐捕捉到零星几个字眼,寻声望去,是一户姓何的人家,他心里记下,回头让家里人留个心眼,远着些。
杜长兰帮他们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岂有因此怨恨之理。
雨后的路格外难走,众人深一脚浅一脚运送货物,晌午时候,烈日高悬,空气里都泛着闷热的水汽。
杜长兰也有些受不住,从车内出来透气,顺便询问辛起他们到何处,估算行路距离,莫十七拿着几个洗干净的野梨而来,递给杜长兰:“等咱们到岭南,恐怕都深冬了。”
她神色有些隐忧,“大人,咱们赴任如此晚,天子知晓会不会对你不满。”
杜长兰咔嚓咬了一口梨,眉头紧蹙,“这皮是真厚啊。”
莫十七无奈:“大人……”
杜长兰笑笑,吃着梨含糊道:“十七,你家大人是债多了不愁。”
事到如今,杜长兰还怕嘉帝对他不满?嘉帝就差没明说要他死了。
这坑爹的皇权制度,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无论是主动领死还是被迫。
杜长兰如今就是与嘉帝耗,看谁耗得过谁。
大公主将红尘道人送进宫,确实帮了杜长兰一把。一个清醒的帝王是无法被掌控的,只看红尘道人如何手段了。
等宫里腾出手来,杜长兰也谋划的差不离。
只是这到底不是什么光明的事,还是不要叫蕴哥儿知晓了。
杜长兰啃着梨子,越发觉得涩口。
莫十七叹道:“大人不喜欢吃梨,就莫吃了。”
杜长兰眯眼望日,幽幽道:“荒郊野外,本官没得选啊。”
莫十七沉默了,杜大人哪里是在说梨啊。
稍作歇息,队伍继续启程,之后未遇大雨,一路磕磕绊绊总算在十二月中旬抵达岭南。
柳统领将货物倒手一卖,卖出四千三百两,他将两千两本金还给杜长兰,谁知杜长兰又拨了五张百两银票与他。
杜长兰道:“当初说好的护送报酬,不可不做数。”
柳统领有些面热,但他们一开始确实说好这笔银钱,利益当头,柳统领略做犹豫还是收下了,而后对杜长兰抱拳一礼:“杜大人是个厚道人,往后若有用得着柳某的地方,柳某一定尽力。”
杜长兰笑应。
犯人抵达岭南后,各有去处,全看官员怎么安排,柳统领挣了杜长兰的钱,正急着还些情分,于是给当地官员递了个话,将韩家人划分到杜长兰的治下,以做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