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养崽日常(293)+番外

作者:木子金三 阅读记录

杜二郎恍惚着送别大夫,他回来时抹了把脸,看向众人道:“这就让成礼给长兰写信?”

众人不语。

杜成亮眸光颤的厉害,慌乱垂下眼,奶奶这副病容,瞧着是不大好了。且不提书信送往岭南,一来一回都得数月。

纵使书信送去,可是小叔刚赴任,擅自离任乃大罪。除非,除非奶奶她……

杜成亮用力咬住舌尖,疼痛终于止住他继续想下去。

家里的日子一年好过一年,他是真心希望爷爷奶奶还有家里人能多活些年岁,多享些福,才能抵过前半生吃的苦。

众人屏气静声,下意识避开杜老娘的目光。屋内静的落针可闻。

忽然一声吱呀响动,将众人惊了个心颤,杜成礼赶紧去瞧,原是外面又吹风了,拍打的未关严实的格窗作响,绵绵雨丝透过缝隙泄入,浇在杜成礼脸侧,细细密密的寒意钻入肌里,侵入他的四肢百骸。他打了个哆嗦。

杜成亮立刻点了两个炭盆,置在床周,关切问:“奶奶,你可有暖和些了。”

杜老娘不语,双目直勾勾盯着床帐上的金红牡丹花卉绣样,低声喃喃:“长兰也爱花儿。”

杜成亮迟疑:“奶奶,您冷不冷?我给您……”

“他小时候看人家有布老虎,馋的不得了,回来闹着我要,又是哄又是耍浑,闹了好几日,我实在被闹得受不住了,答应给他做一个。”杜老娘偏头看向杜大郎和杜二郎,眼眶湿润,“你们两个孩子都没有,就长兰有,不怪你们说娘偏心。”

杜大郎和弟弟跪在床前,哭成泪人,“娘,从前是我们不懂事,是我们不好。”

张氏和王氏也羞愧的低下头,不敢言语。

杜老娘摇摇头,抬起手揉了揉大郎的脑袋,欲言又止,最后又化为一声叹息:“娘.....娘也知道。”

杜老娘回想过往,鼻子一酸,颤声道:“长兰当年的确念了两年书,若是他真念不出什么名堂,爹娘就想着叫他回来,不让他念了,去谋个差事。但是长兰自己争气,把书念出来了是不是。”

杜大郎和弟弟泣不成声,连连点头。杜老娘眼前一花,又淌出泪来,她胡乱抹去,继续道:“后来家里宽裕些,我们就让成礼成亮成磊都去念书了,两个孙女,我和你爹也没苛待。”

杜容匆匆赶来时便听见这一句,顿时泪如雨下。张氏慌忙擦了擦眼角,迎向女儿。

杜容于雨幕中行来,发间蒙了一层细碎雨珠,身上也映着深深浅浅的痕迹。握着娘的手,一步一步朝病床前行去。

杜老娘的声音还在继续,她紧紧握住两个儿子的手,不知是对儿子们说还是对自己说,“在大面儿上,爹娘并未偏心太过,勉强将一碗水端平了,是不是。”

“是,是!”杜大郎低头埋进自己的臂弯,短短两个字仿佛耗尽他所有的力气。

杜二郎已经说不出话了。

屋内哭声细细,杜老爹从始至终沉默不语,犹如一尊铜像立在一侧,冷静地旁观这一切。

少顷崔大兄和李家来探望,杜成礼出面接待了,断断续续又有其他乡绅前来,杜成礼疲于应对。

天上的雨愈发大了,天色沉沉,一辆骡车停在杜家大门前,杜家两个出嫁女儿从车内下来,一头扎进院门,屋内又是新一轮哭声。

杜成礼的儿子感受到府里肃穆的气息,紧张的咬着小手,被娘亲抱回屋中轻哄。

如此捱了一夜,次日杜老娘连饭食也不进了,把杜家兄弟俩急得团团转。

杜老爹行到床边,对老妻道:“你多少吃些,撑着身子。我已经托崔大郎联系商队,咱们即日出发,去岭南,咱们去寻长兰。”

众人不敢置信的望向杜老爹,张口无言,杜老娘死寂的眼中却爆发出一阵巨大的光亮,她强撑着半坐起来,死死拽住杜老爹的手,也不知她哪里来那么大力气,犹如一把钳子,攥的人生疼,细声问:“真的吗?”

那声音极轻极轻,风一吹就没了,却是杜老娘所有的希望。

杜老爹认真点头:“真的。”

杜家人感到一种巨大的无措,甚至不知自己该不该劝说爹娘,还是应该跟随爹娘一同上路。

崔家那边动作很快,下午就联系到商队,备了路引,杜家人还没商量出一个章程,杜老爹就让人把杜老娘抬进马车。

杜大郎和杜二郎二话不说跟上,就这般毫无征兆的踏上寻杜长兰的路途。

信件先一步传至杜长兰手中,惊的他一个哆嗦,赶紧命辛起和杜成磊去接应。

莫十七闻言,迎上前来道:“大人,我也去罢,我将商队里的大夫也带上。”不仅如此,她还带了吊命的老山参和人参等一堆上等药材。

杜长兰看着队伍远去,心中焦急,辛菱宽慰道:“大人,老夫人肯…肯定没事的。”

辛菱说出话自己都觉得虚,杜家都将老太太送来岭南,那非要见大人一面的架势,怎么瞧也不像大好的预兆,反而像是......像……

辛菱小心觑了一眼杜长兰,老夫人别不是闭眼前见大人最后一面罢。

杜长兰心里惦记亲人,对其他事都有些淡淡。年关逼近,却无一丝欢喜,唯有焦灼。

这个年关何止杜长兰过不好,上京也差不离,大雪盖不尽午门外的血腥,朝官笼罩在谋反案的阴影下,相较而言,薨了的温文太子反而不算什么。

大雪纷飞中,虞蕴拢了拢身上的狐裘,白色的狐狸毛衬的他一张脸分外秀气。

大内侍远远见着他来了,赶紧打伞相迎:“可冻着殿下了,快擦擦脸上的雪。”

自五皇子一事后,虞蕴明显觉出大内侍待他亲近。他思来想去,唯一想到是他爹的缘故。

虞蕴猜了个差不离,当日杜长兰令其他人退下,未闻秘辛,大内侍也逃过一劫。因此大内侍心里记下了杜长兰的情。

第213章 异军突起四皇子

“孙儿给皇祖父请安, 皇祖父万岁万岁万万岁。”少年人的声音清脆,犹如啃咬蜜果飞溅的甜汁,给烘烤的暖意融融的大殿带来甘甜清新。

嘉帝放下奏折, 对少年招了招手, 虞蕴上前几步,搀扶嘉帝在殿内走动。

“这些日子可还好?”

虞蕴点头, 应道:“劳皇祖父挂念, 孙儿一切都好,前两日孙儿偶然梦的父亲, 于是去城外庙里上了一炷香,又与三皇叔闲聊片刻。”

嘉帝侧目, 笑问:“你们叔侄闲话什么。”

“一些佛理。”虞蕴神情有些微妙, 无奈中夹杂一点儿心虚,最后在嘉帝的目光下败下阵来:“好罢, 孙儿志不在此, 所学连皮毛也算不得,因此多是三皇叔在说, 孙儿做了听客,后来实在挨不住了,孙儿就借口有事溜了。”

殿内响起一阵轻笑, 嘉帝揉了揉少年的脑袋,认真道:“你人年轻,那些佛理不适合你,索性你也不喜欢,往后就莫碰了。”

虞蕴点头如捣蒜, 随后想起自己答应的太快,又矜持道:“孙儿谨遵皇祖父口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