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养崽日常(313)+番外

作者:木子金三 阅读记录

一番瞒天过海,事成后汤如还恍若梦中。

那可是玄龙卫,竟然真糊弄过去了。

‘天底下没有绝对聪明的人,来回三次,是谨慎是小心。超过三次,是无能是废物。’

杜长兰的“头七”,男人一身月色长袍现身屋内,汤如一颗心吓得差点骤停。

杜长兰坐在她跟前,慢条斯理的沏了一杯茶:‘汤姑娘手下染血,竟也会怕。’

汤如无言以对。

她趁杜长兰不注意,偷偷瞪了对方一眼,这才坐下问出心中疑惑:‘你是如何遮掩气息的?’

杜长兰:‘汤姑娘聪敏,不若猜猜。’

汤如:………

最好莫十七问你,你也是这般说的。

一道异响传来,汤如寻声望去,原是煮汤的瓦罐打翻,洒了一地。

汤如目光越过人群,落在莫十七身上,对方正在安抚杜家双亲。

杜长兰护莫十七同眼珠子一般,应是事事都与莫十七说了罢。

汤如心有疑团,偏又无法向同为玄龙卫的同僚询问,只能自个儿瞎琢磨。

忽的远风拂来,带来一阵凉爽,也带来淡淡的腐臭味。

是那副棺木传来的,但内里却非杜长兰的尸身,而是另一具死囚尸首。

汤如心下叹服,杜长兰当真心细如发,连死后尸臭也考虑到了。

她看向不远处的四名玄龙卫,天子多疑,不命人瞧着杜长兰的‘尸体’下葬不安心。

其中一名玄龙卫蹙了蹙眉,鼻尖嗅动,望向棺木时松展眉头。而后视线一偏,与汤如四目相对,微微点头。

汤如沉默,她并没有领会对方方才的意思。

罢了,不管了。

没有辜嬷嬷唐嬷嬷那两个刁奴压制她,汤如很是松快。

她靠着树根不知不觉睡下,只是意识昏睡前还在琢磨,杜长兰是如何封了气息。

“行首,明荣县主睡下了。”商队副手轻声提醒,莫十七飞快瞥了一眼:“嗯。”

副手面有悲色,“行首且宽心,咱们商队兄弟给你撑着,老爷老夫人也看重你,不会让你被欺负了去。”

莫十七神情一缓,低声道:“多谢。”

“行首客气。”副手与她话了一会儿,终于提出来意:“行首,眼下天这般热,杜大人的尸身恐是受不住。你看是否寻些冰块……”

副手吞吞吐吐,唯恐令莫十七伤怀。

谁能想到运筹帷幄的杜大人,最后会败在岭南瘴气之下,那般厉害的一个人化作一团腐肉。

世事无常,哀哉叹哉。

莫十七沉吟道:“抵达下个城镇买些冰块。”

副手当即应下。

适时,杜荷盛来米粥,白莹莹的饭粒间夹杂几颗红枣。

“小婶,您也累半日了,用些东西罢。”

莫十七接过饭机械地咀嚼,送入一颗红枣后,牙齿咬破枣皮,吸食米汤的红枣多汁迸溅,甘甜又带有一股腥味儿,莫十七眉头紧锁,欲强行吞咽反而更加作呕,忍不住吐了一地。

“行首!”

“小婶——”

“十七。”

汤如也从小憩中惊醒,众人将莫十七围成团,七嘴八舌的关切,商队的随行大夫支开众人:“莫围拢太过,行首透不过气。”

随行大夫为莫十七号脉,少顷神情微妙。

杜老娘急道:“老先生,我儿媳如何了?”

随行大夫看了莫十七一眼,神情几经变化,最后悉数化为一声叹息:“行首她……”

一群飞鸟惊起,林中骚动,打断随行大夫未尽的言语。

莫十七心有所动,她抢先道:“我最近为长兰的事劳心劳神,日头又烈,是以身子不适,歇会儿便好。”

随行大夫若有所思,也顺着莫十七的话应下。

莫十七打发了众人,下午照旧赶路,夜深了她才秘密寻到随行大夫。

“先生,可是我有身孕了?”

“行首聪慧,老朽不敢隐瞒,行首确有三个月的身孕。”

九天之上,月色泠泠,银白的月辉洒落,令她面色更惨白一分。

“先生,你也知如今正在哀事之中,还望你守口如瓶,莫要声张。”

随行大夫:“连老爷老夫人也说不得?”

莫十七:“说不得。”

随行大夫摇头叹息,“好罢。”

随行大夫离去后,莫十七抚着自己的腹部,心中愁绪万千。

“吾儿来的真不是时候。”

“别听你娘瞎说,我儿来的正是时候。”一只温热宽厚的大手搂过莫十七的腰,落在她的腹部,杜长兰为妻子挡去大半夜风,柔声道:“十七,有我在,你什么都不必害怕。这个孩子也一定会平安出生。”

杜长兰又抚了抚妻子的腹部,“你娘一时想左了,爹娘都盼着你来呢。”

莫十七又感动又好笑,“才三个月身孕,孩子哪里晓得。”

“孩子晓不晓得,我也是这般想法。”杜长兰抚过妻子脸颊的碎发,颇为歉意:“辛苦你了。”

莫十七摇头:“我不苦。”

她紧紧握住杜长兰的手:“咱们夫妻一体,共进退。”

杜长兰笑应,俯首吻了吻妻子的额头,莫十七忽而抬首:“白日里的飞鸟动静是你弄出来的。”

杜长兰:“我见大夫支支吾吾,结合你呕吐症状,心有所感。咱们队伍里除了汤如,还有四名玄龙卫,若你有孕的消息传出,我担忧天子对你不利。”

莫十七惊道:“圣上连一个孩子也容不下?”

“不知道。”杜长兰道:“但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危险,我也不会拿我未出世的孩子去赌。”

若嘉帝恨屋及乌,又忧杜家人借着杜长兰这个未出世的孩子与蕴哥儿重新联系,斩草除根怎么办?

万事小心为上。

第228章 长兰北上

杜长兰的“尸身”运回原籍, 择日下葬,一切尘埃落定。

四名玄龙卫秘密寻到汤如,“事情已了, 我等归京。”

汤如摇头:“不急, 我打算再瞧瞧。”

四名玄龙卫诧异,但汤如坚持, 他们以为汤如是谨慎, “也好,你再观察些时日, 但有不对立刻传信。”

汤如:“是。”

次日四名玄龙卫悄无声息归京,汤如遥望四人离去的远方, 心中一片敞亮。

她终于得到久违的自由, 连热浪都不再灼人。

汤如整了整衣袖回到杜家。一路行过,村子里凄风苦雨, 杜家小辈为她打开院门, 不见杜家双亲。

汤如询问:“爹娘呢?”

小辈往正屋的方向指了指,汤如点点头, 回了厢房。

小辈惊讶,还以为明荣县主会去安慰公公婆婆。

哪里就用得上她安慰。明荣县主躺在床上心道。

这一路归来,杜家双亲虽然神色悲苦, 但身形却并未如何削减,旁人只当是莫十七照顾有加,但汤如曾见过失去爱子的父母是何模样,当真是行尸走肉。

杜家双亲更像是在人前做戏,因此大多时候都避着人, 旁人还以为二老伤心太过,不忍打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