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报率?
当然是负数居多,投了这样的“创业者”你不亏本,谁亏本?
投资市场,现在鱼龙混杂,国内是这样,美国也好不了太多。
需要特别厉害的火眼金睛,才能真正找到好的项目。
所以,华尔街的大投行,早就已经不做“天使”。
不是在最后一轮的时候介入,就是在IPO的时候介入。
这个时候,公司的体量已经非常大,你的投资回报率不会那么高。
但能投个几百亿下去的人和机构,也根本就不会想着有几千倍的回报率,有个几倍,那就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而且这个时候进去,被投资的公司的前途,基本上都已经是可以比较明确地看得出来的了。
就算是小小的几倍,赚的钱也已经是“一箩筐”了,但是没有办法成为“投资神话”而已。
一个投资神话的诞生,需要同时具备两个因素,好的投资人,好的创业者。
好的投资人很多,经历过原始资本积累的大投行,多少都会有一些眼光独到的投资经理。
好的创业者,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一般都是要走一些弯路,经历一些波折,等到最后显露出来真实的实力的时候,可能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投资时机,有很多人在抢了。
对于像Y·Y这样,前途非常明确的公司,大大小小的投行都会希望尽早进入。
颜凌开了个口,说两个月之后,可能会有上市计划。
可却从来没有听到Y·Y完成天使轮、PreA轮、A轮之类融资的报道。
Y·Y离上市应该还很遥远,现在投资Y·Y绝对是最佳的时机。
就这样,继热情的记者之后,很多投资人开始对颜凌感兴趣。
颜凌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想要通过熟人关系找到颜凌,并不是一件难事。
颜凌就算别人不见,沃顿的同学让他去见一见的朋友,前嫂子让他去见一见的朋友,他也没有办法全部推辞。
可是,这见到面,还不如不见。
颜凌接受媒体记者采访的时候,就只会说“再过两个月你们就知道了”。
在和投资人说话的时候,就只会说:
“我这两年连续开了36家店,确实没有什么钱了。
我也觉得是到了需要融资进行大规模扩张的时候了。
但是Y·Y创意总监说她够钱开店,暂时不需要投资。
你们再等两个月,我和创意总监商量好之后,再给你们答复。”
颜凌的美国之行,时不时地就拿别人眼里压根就不存在的Y·Y创意总监出来当挡箭牌,打太极。
第269章 闪亮登场(8)
一家公司,接受投资的时间越早,最后上市的时候,这个公司属于你自己的部分就越少。
和“富可敌国”的投资机构比钱,颜滟自己现有的那点资产根本就是不够看的。
但如果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本身并不差钱,也不见得是一定要上市的。
非上市企业,一来不用公开自己的业绩,二来不用被各个部门监督,三来不用向投资人解释公司的钱都是怎么花的、花到哪里去了,总之如果不需要资金进行“极速”扩张的话,不上市好处多多。
比如现在,Y·Y这种完全不把钱放在眼里,每个月只开半个月,这么浪费租金、浪费人力物力的行为,如果写进上市公司的财报里面,不被投资人和股民骂死才怪。。
Y·Y要是上市了,就肯定没有办法继续任性了。
除非是像Salvatore Ferragamo那样,只拿很小的一部分股权出来做上市,上市的目的简单到只是希望通过公众的监督,来让自己的企业变得更加正规、更加现代,并且能够得到更好传承。
到了菲拉格慕这样的程度再上市的话,那肯定也一样是投资人挤破脑袋想要进来的。
这样的上市方式,最后大部分的股权,还一样是掌握家族自己的手里。
上市也好,退市也好,说到底,还是自己“一家人”说了算。
总之呢,对于要不要接受投资,要不要上市,要不要“正规化”。
摸着石头过河的颜家兄妹,在现在这个阶段,确实是还没有想好。
潮牌Y·Y现阶段并没有遇到发展资金上的问题,颜家兄妹并不急着考虑上市的事情。
兄妹自己不急,闻到钱味,想要创造华尔街的下一个神话的但投资人们很着急。
对于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来说,他们要面对的情况,和创业者事处于完全相反状态的。
看好一家公司,越早进入,公司的估值就越低,等到上市的时候能拿到的投资回报率也就越高。
华尔街对Y·Y感兴趣是好事,但是要不要接受投资机构的钱,就是一个比较不太好下的决定。
接下来,Y·Y肯定是要加快在全球范围之内开店的速度的。
如果都用自己的钱,肯定会影响扩张的速度,而且风险也比较大。
拿别人的钱进行扩张的话,扩张到最后,很多事情都不能由自己来控制。
而且拿到一大笔投资,一下铺开几百家店,并绝对不是颜滟想要看到的。
颜滟这次来到纽约,首先要解决的是让Y·Y品牌和颜凌的梦想接轨的问题。
Y·Y做潮牌,时常会出一整个系列。
T恤,卫衣、帽子、裤子,手链、项链、腰带、皮夹,里面的东西包罗万象。
很多“常客”也是品牌的特邀设计师。
粉丝对Y·Y门店的认同感也会比别的品牌高一些。
毕竟,能把专门过来捣蛋的人,也转化为自己的粉丝,是很难有品牌可以做得到的。
事实上,Y·Y虽然开一家,火一家,但是运营成本还是很高,店员的工资,加上工作室签约设计师的工资,还有那些特邀设计师的费用。
这所有的东西加在一起,净利润并没有Y·Y看起来那么“有油水”。
Y·Y的每家店都是赚钱的没错,但是考虑到前期的投入,装修、店租、还有非常霸气地入驻到每一家门店里面的“Y大师”,没有一项是属于“小成本”的。
想要收回全部的投资,光靠现在这样的商业模式,就肯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这样赚钱,绝对没有颜滟把钱放到私募基金里面来的快。
这个问题,颜家兄妹其实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了。
Y·Y是懵懵懂懂、晃晃悠悠地被“架着”走上了粉丝经济的发展道路。
粉丝不是“现金”,但粉丝的获得通常都是极其昂贵的。
尤其是在当下这样的互联网时代,“流量”才是最贵的。
一般的品牌,想要有Y·Y现在这样的知名度,光广告费就得几个亿。
贵就算了,广告吸引到的“流量”,还根本就不能算是品牌的粉丝。
Y·Y的品牌价值下从逐月增加的排队粉丝的数量就可见一斑,华尔街看中的,也是Y·Y品牌的无形资产。
可是怎么让品牌价值变成收入,就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尽管Y·Y的品类要比一般的品牌多得多,但Y·Y仍然不是一个很全面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