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子的发家日常(119)
政策早就跟那些年不一样了,认领无主地也是要掏钱的,掏给衙门。
衙门签发地契,不存在过户一说,所以卖方一栏写的是某地衙门,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人。
哪有这样的好事,价值十两的田地,按照八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一个、王叶子对郑丰年来说算什么呢?没权没势的外来人而已。
卖给王叶子的,是没有登记在册的贫地,实际上,八两银子全部进了郑丰年的口袋。
衙门没有登记,地契就是假的,很多外来人的田地,至今都没有合法的凭证,王叶子只是其中之一,只是,他们一直不知道。
或许都有犯蠢的时候吧,王叶子那个时候就很信任郑丰年,谁能想到一个十来岁的小孩,竟然有那么多弯弯肠子?
这么小就开始管理田地买卖了,郑丰年在王叶子的心中,算是少年才俊。
在他爹郑宝来的心中也是,谁不偏心能给自己带来实际利益的儿子?
王叶子十分用心地打理着田地,三四年过去了,产量却还是那么少,他便开始怀疑田的质量。
他每次去找郑丰年,郑丰年都说他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对。
他每年都会按照郑丰年说的办法去改,可是产量还是那样。
在一个地方待的久了,总能了解一点什么,王叶子终于相信,自己是被骗了,他终于明白,不是所有的掌权者都是好人,比如郑丰年。
给出去的钱,再要回来的可能性不大,郑家那么多良田,王叶子便想让郑丰年给他换一块。
那能给他换吗,自己的田,想啥呢?王叶子三番五次提到此事,郑丰年还烦了。
郑丰年:“现在根本没有中田,所有的中田都是有主的,我能怎么办?给你画一块?”
气得王叶子。
王叶子只是郑丰年在买卖田地这一项上的冤大头之一,好在他知道,他们还要在这里生活,所以最好不要跟郑丰年撕破脸。
他便好声好气地,说他们真的不容易,要是没有中田,就把多收的二两银子还给他。
郑丰年:“那块田就是中田,不信你去打听啊,是你自己不会种。”
“好好的中田,这才几年,就被你糟蹋成了贫地,整个村的产量都被你拉低了,你怎么还好意思问我要钱?”
郑丰年:“损毁耕田可是犯罪,我都没告你,你还不消停了。”
气得王叶子。
公证人魏多田也说那块田确实是中田,他经常和郑丰年一起吃酒。
回过神来才知道自己有多傻,农民出身的人怎会不知怎么种田?竟然听他郑丰年瞎指挥。
王叶子这几年也不动那个心思了,可是他的媳妇快生了,如果能把那二两银子要回来,就能让他的媳妇和孩子吃得好一点。
萧远之/赵慧静:……
这咋说?
王叶子拗不过郑家,他们也拗不过呀,王叶子是灾民,有朝廷的抚恤政策,他们是罪臣,更不能行差踏错。
他们当然同情王叶子,也是真心厌恶郑丰年,可是应该没有这么“笨”的人吧,为了一个根本不熟悉的人,去得罪下一任村长。
如果是张铁牛问,那他们知无不言,可是王叶子,今天之前,他们根本不认识。
他们已经不像刚来的时候那样,看谁都像好人,对谁都不防备了。
可是谎话又说不出口,王叶子的到访,让他们很为难。
萧明允一进门就哭丧着脸说:“王叔叔听谁说的?根本没有的事,要是要回了钱,我们还用天天进山吗?”
“今天老虎,明天黑熊,挣不了几个钱,还担着丧命的危险,你看这手,都糙成啥了。”
大晚上的,鬼能看清,萧明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看上去颇为苦恼:“我们是去找过郑丰年。”
“说我们打听过了,那两亩田根本不是良田,而是贫地,可是人家不承认,反而问我们,是跟谁打听的。”
“这能告诉他吗?肯定不能啊,我就说跟很多人都打听了,都说那块地是贫地。”
“他说那块地是他的,别人都不了解,因为他种不过来,荒废了好多年,所以看着像贫地,叫我们用心打理。”
“我们现在也闹不清,这地到底是良田,还是贫地,只能种上几年,才能知道。”
说得跟真的一样,也跟大部分被骗的人一样。
王叶子:“可是我听说,郑丰年还因为坑你们太多,被他爹打了。”
萧明允:“那就不知道了,我没听说啊,可能是因为别的事吧。”
王叶子:“可是、”
萧明允:“王叔叔你还不知道吗,咱们这儿的人啊,就爱传闲话。”
“明明没有的事,传着传着,就跟真的一样了,当初还说靠近我们的人,都会被杀头呢。”
王叶子:……
他当初也是很怕萧家的,谢澄安去他家借菜籽,他都没敢开门。
来求人,气势本就低一分,听到萧明允这么说,王叶子的气势,便又低了一分。
王叶子陪着笑道:“那自然都是误会。”
担心受牵连,是人之常情,萧明允理解,曾经的那些难处,萧明允虽然没有忘,但也不会因此而为难王叶子,人家本来就没有义务,必须借给他们。
萧明允大大咧咧道:“对么,谁瞧见郑丰年把钱给我们了?谁瞧见的、我找他要去。”
王叶子分不清萧明允的话是真是假,他脑袋一转,点子又来了。
王叶子:“小兄弟是真能干啊,能打死野猪,还能打到大雁,这才多长时间啊,一下就买了四亩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