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这样好是好,老奴只是怕,一下子买太多的人,难免让人怀疑,而山庄毕竟是自己的地方,送去太多不知根底的人,万一闹出什么事可不好办。”
宋舞霞知道赵嬷嬷说得在理,她轻咬着嘴唇,默默思量着。
赵嬷嬷也早就发现,没有人手,做什么都绊手绊脚的,十分不方便。她反对主子所言,前面说的是理由之一,另一个没说的,听宋舞霞的口气,她知道她主要想培养那些小孩,可六七岁的孩子,到他们真的能妥善的办事,至少要七八年时间,到时主子早就嫁入丁家了,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可转念再想想,主子嫁入丁家,总要有陪嫁。如今无论是苏四娘还是太后安排的陪嫁,都不是她们能用的。
想着这些,她对宋舞霞说道:“小姐,不如我们暂时先买个三四对夫妻,看看情形如何?”
“那就先这样办吧”宋舞霞边说边点头,紧接着又摇摇头,“不行,这事你不能出面,不如让大哥和桂花去,就说大哥马上是大将军了,要选随从,人让桂花帮着挑,把买来的大人送去西月轩,小孩直接送回碧琰山庄。”
“那我这就去告诉庄主,顺便再拿些买人的银子给他们。”赵嬷嬷说着就往外走。
宋舞霞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忽然追了上去,嘴里说着:“嬷嬷,你顺道带丁十一来一次,我想给雁翎、雀翎买些布料。”赵嬷嬷会其意,点头而去。
折回屋子,宋舞霞静静思量着。许久,她对着外面说:“让绿桑过来我这里一次。”不多会,见绿桑进了屋,宋舞霞命她关了房门,直奔主题,说道:“上次你说的溺婴,想来应该是那些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如果有人愿意收养这样的孩子,他们应该乐意吧?”
绿桑奇怪地看了一眼宋舞霞,定了定神回答:“如果可以,做父母的当然想让自己的孩子活着,可小孩不比小猫小狗,有谁愿意花那么多心血抚养刚出生的孩子?”
“如果我说,我出银子,让你去办这件事呢?”
“郡主?”绿桑睁大了眼睛,见宋舞霞不像开玩笑,诚恳地说:“郡主,这事恐怕会像一个无底洞,一个不小心就用光了您的银子。而且等那些小孩长大了,总是想认祖归宗的,您只会吃力不讨好。”
“这些我明白。”宋舞霞前世就是孤儿,孤儿院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都想有一个完整的家,这是人的天性。她不想,也不会扼杀这种天性,遂说道:“以后他们做完了他们该做的事,可以告诉他们父母是谁,住在哪里,并且让他们回家。”
“该做的事?”绿桑看着宋舞霞。
宋舞霞摇头,敷衍地说:“这事我还没想好。至于你说的银子,我们可以找一个地方,把所有的孩子集中在一起,找一些有经验的媳妇子看护。等一部分孩子长大一些,他们便能带着小一些的孩子。纯粹只是吃住的话,应该花不了太多银子,只不过请先生教他们读书可能有些困难。”
“郡主,难道您还想找人教他们读书?”绿桑觉得自己一定是在做梦。
第一卷 碧琰山庄 第281章 逼供
第281章 逼供
宋舞霞想变相开孤儿院是脑海中突然冒出来的念头。
她一直知道,赵嬷嬷像一个典型的母亲,凡事都希望她能平平顺顺,嫁了丁文长之后相夫教子,安安稳稳过日子,一切依靠丈夫。对宋舞霞而言,她感激丁文长屡次不顾一切相救,但让她盲从他,她做不到。在现代接受的教育告诉她,凡事不能只想着依赖男人,拥有独立的人格和生存能力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
对于前些天,绿桑所说的“溺婴”事件,她一直耿耿于怀。按照现代法律,扼杀怀孕二十八周的胚胎已经算谋杀了,更不要说呼吸过空气的婴儿。
在回京之前,宋舞霞直觉地认为,只要查出真相,揪出不断追杀她的人,她就能自由自在地过自己的日子。可眼前的形势,她不得不承认之前的自己盲目乐观了,她要做的事很多,而且都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这两个事实摆在一起,她想到了收养溺婴,以后再让他们为她办事。不过她也知道,这是一件大事,不能这样冒冒然开始执行,必须慢慢筹备,有一个详细的计划。
看绿桑错愕的眼神,她敷衍地笑笑,说道:“这事我还要再想一想,你先帮我算算,在徐州那样的地方,租一个二进的院子一年需要多少银子,养二十到三十个小孩,大概需要多少人照看,一年的吃用开销有多少。”
听她这么说,绿桑更加确信宋舞霞是认真的。虽然觉得这事不可行,但她还是点头应了,说尽快会把一切算清楚后回禀她。
宋舞霞叮嘱她,这事谁也不能说,包括赵嬷嬷和绿荷。之后就让她出去,自己翻看起了律例和户籍政策。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赵嬷嬷带着丁十一到了怡景山庄。
丁十一已经正式得了丁文长的命令,以后他将完全听从宋舞霞的命令,所以此番见到她,态度上不觉更恭敬了几分,肃然地说:“郡主,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在下一定全力为您效劳。”
宋舞霞打量着她,笑道:“其实也没什么事,我就是问问你,我让你家大少转告你的事,你替我办好了吗?”
闻言,赵嬷嬷和丁十一同时抬头,前者惊讶,后者茫然。
赵嬷嬷以为宋舞霞找丁十一进来是为了让他去探查陆博涛的事。理智上,她觉得主子作为丁文长的未婚妻,这样做有欠妥当,但感情上也情有可原。可她怎么都没料到,她把他叫进来只是为了“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