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打工手札(54)

周妙提着的心落下一半,另一半还记挂着假丘里的“孟郎”。

她脚步朝击鞠场的方向行去,口中又道:“时辰也快到了,我们还是速回场中观木射罢。”

李权见她走得愈疾,以为她是着急观赛,便也迈开了长腿,与她快步并肩而走。

转过回廊,身后仍无尾随而来的脚步声。

周妙心绪稍定,缓了步调,正欲戴回手中的帷帽,却听一旁的李权假咳出声道:“周姑娘发间似乎沾染了几片碎叶。”

“嗯?”周妙顿住脚步,伸手去摸发间,果真揪下了几片薄粉色的碎叶。

李权却说:“还有一处。”

周妙摸了又摸,并没有摸到:“哪里?”

李权忽地伸手到她耳边,揪出了一小片碎叶,也是泛着薄粉的细小叶片。

周妙一愣,李权才惊觉此举仿佛有失妥当,只得硬生生别过眼,望着指尖的碎叶,岔开话题道:“周姑娘先前去了园中何处?这粉叶槭树,此时节倒不多见。”

作者有话说:

* 木射规则参考《木射图》唐·陆秉

第37章

说者无心, 听者有意。

周妙万没料到手心里的几片碎叶,还能被他瞧出蹊跷。

粉叶槭树,她真没注意到自己是何时何处沾染上了这几片碎叶。

她不记得庭院里有这样的粉色叶子, 大概是在假丘之下……

周妙心乱如麻,脸上却笑了笑,搪塞道:“恐怕是在刚才的庭院里偶然沾上得,具体是哪里, 我也不记得了。”说罢, 她先吹落了自己手心的碎叶, 又伸手捏过李权指尖的叶片,微一弹指,叶片便随风飘远了。

李权冷不丁地碰到了她温热的指腹, 心绪骤乱, 将什么粉叶什么槭树统统置之脑后,耳畔只听周妙催促道:“未时快到了,我们还是早些回去罢。”说话间, 她扣上帷帽,脚步不停地往击鞠场的方向折返。

李权愣了愣, 才跟了上去。

周妙行至场边,一眼看见李佑白尚还坐于原处,身边除了伺候的宫侍外, 只立着一个高攀。

她走近了两步, 李佑白的目光朝她望来, 掠过一眼, 又望向了她身侧的李权。

“殿下。”二人齐齐拜道, 异口同声。

高攀闻声, 侧目投来一瞥, 李佑白面色未变,只抬了抬手。

周妙仰头去看李佑白先前所在的竹帘,奈何距离尚远,又有遮挡,她根本看不清帘中究竟有几人。

李佑白却道:“简大夫与陈风在一处。”

周妙扭头看了他一眼,颔首道:“如此甚好。”

场边的铜漏发出几声长响,未时到了。

木射场已准备周全,宫人高声唱道:“第一签者,来也。”

声音落后,孟澜手执木签,姗姗来迟。

他拱手揖道:“公公见谅。”

宫侍抽过他手中的木签,拉长声道:“孟公子,请罢。”

孟澜转身接过一旁侍从递来的木球,立于篷下,滚出了第一球。

周妙的面目隐在帷帽之后,目光紧紧地追随着那“孟郎”,只见他貌似心无旁骛,眼光不曾向场边投来,一连击中了五支木柱,其中四支红柱:仁、义、礼、智,以及一支黑柱:慢,共四美一恶,计为三分。

周妙看罢,思索片刻,侧头望向高攀,口中问道:“这个孟公子此一球,算好算坏?”

高攀见她骤然转过脸来,竟同他搭话,不由地肃穆了神色。

他先前在将军府时,偶然窥见了她的样貌,心中暗自惊诧不已,这世上竟有如此相像之人,连眼尾红痣生的位置都一模一样。

虽然大殿下此举委实孟浪,皇帝的妃嫔岂容他人肖像,更莫提还寻了个极为相似的佳人,常伴身侧,但高攀自觉已是再清楚明白不过了,眼前的这个人,无关是何缘故,是大殿下的人,并且绝非寻常婢女。

他斟酌了语调,徐徐答道:“依某所见,此乃好球。木射者,十五柱,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为美,慢、傲、佞、贪、滥为恶,击中美者,得分,击中恶者,去分。美恶交替放置,孟澜此一球,中了三分,已是难得。”

孟澜。

周妙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十分确定以及肯定书里真的没有提过这么一个人。

她复又问道:“如此说来,孟公子犹擅木射,可是从前也曾赛过?”

高攀摇摇头:“往年秋日只有击鞠,不设木射。至于从前孟公子是否精于此道,某便不得知了,说起来,孟父升迁入京,也是前几年的事,在此之前,孟父任衮州知州,孟公子亦在衮州。”

原来如此,果真是个故人。

周妙心中一叹,这可怎么办!

李权一听,却问:“周姑娘从前在衮州时,可曾见过孟公子?”

周妙心中咯噔一跳,李小将军,莫要害我!

她干笑了两声,避重就轻道:“衮州地广,我父在沧县,只是其中一隅罢了。”

李权挠头笑了笑。

这个危险的话题不能再这么进行下去了。

周妙别过脸,视线却正对上朝她望来的李佑白,只见他眉骨轻扬,笑问道:“昔年我闻沧县曾有沧龙一说,周姑娘可曾听过?”

周妙心中笑了一声,胸有成竹道:“沧龙自是沧县家喻户晓的传说,是说这百十年前,曾有人见过那沧龙栖于沧县武林池中,沧龙体大若有九牛,尾长似腾蛇,血盆大口可吞山海,既能在湖中穿行若鱼,亦有四足,在岸上亦能爬行。”

这一段故事,她在与小春说沧县时,听她说起过。

李佑白笑道:“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