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小梨花转身跳下花盆,并没看到藤蔓的一片叶子微微弯了下。
小梨花走到箱笼那里去,仰着小脑袋看他:“殿下,待会儿跟这院里的仆人说一声好吗?这藤蔓好不容易活了过来,如果没人照看,又要死了。”
“成。”蔺望尘收拾好东西,把黑色斗篷一披,从地上捡起穿着同款小斗篷的小妖怪,往怀里一揣,开门,走出去。
方竹等人已经整装待发,见人出来,他招呼人进屋去把殿下的两个箱笼搬出来,分别绑到两匹拉行李的马上。
蔺望尘同方竹交代几句,方竹去和一早便赶回来的老仆叮嘱一定要给主屋里的藤蔓浇水,老仆应好。
方竹怕他不尽心,给了他一锭银子,老仆诚惶诚恐,连连拒绝,最后是方竹硬塞给他,这才收下。
众人出了院门,翻身上马走了。
在他们身后,老仆带着其余几个下人朝众人跪地磕头,“感谢仙人。”
蔺望尘一行人一直没有暴露身份,可自打他们来到西不羹,蝗虫尽除,天降大雨,尤其是那日那条青龙盘旋在院子上空,很多人都见到了,百姓心中已经有了猜测,西不羹的种种变化一定和这一行神秘人有关。
众人一路穿过西不羹城,沿途不时遇到百姓跪地磕头感谢。
小梨花与有荣焉,从殿下怀里钻出小脑袋 ,轻轻说:“殿下,他们在感谢你们。”
蔺望尘伸手把小妖怪掏出来,放在肩头,低声说:“我们。”
“嗯?”披着小斗篷的小妖怪不解,扶着太子耳朵轻声问。
蔺望尘低声道:“我是说,百姓在感谢我们,包括你。”
想到那天晚上干的大事,小梨花笑眯眯点头:“嗯,阿梨也帮了忙的呢。”
本想找个地方吃个早饭,可百姓一路都在拜谢,他们只得先出城。
因着此行是往具区泽方向,所以和来时不走同一条路,众人一路向南,骑马跑了约么一个多时辰,才路过一处小镇,沿街买了些早点,又顺便买了些好带易填饱肚子的干粮带着。
一路上,小梨花披着黑色小斗篷,坐在同样穿着黑色斗篷的太子肩上。
马速很快,她怕自己掉下去,两只小手紧紧抱住殿下一缕头发,一路看风景。
沿途看见不少百姓已经在翻地种庄稼,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梨花很开心,小脑袋往太子耳朵上一贴,悄悄说,“殿下,你真是一个好殿下,以后肯定是一个好皇帝。”
蔺望尘没接话,伸手把似乎要钻进他耳朵里的小妖怪扶正,让她坐好。
众人赶了一天的路,临到天黑,才到达汝南郡辖下的一个叫原鹿的小城。
汝南郡挨着颍川郡,也在此次旱灾的范围内,连月来,根本没有来往客商经过,也无人走亲访友,客栈生意惨淡,除了县城里最大的好再来客栈在苦苦支撑,其他的全都关了门。
一行近百人住进好再来客栈,直接包了场。
客栈掌柜的喜出望外,带着两个小二安顿客房,准备吃食,烧热水,喂马,忙得热火朝天,手忙脚乱,不得已又跑去后院,把自家妇人和几个半大孩子都喊出来帮忙。
蔺望尘带着小梨花直接上了三楼,住进客栈唯一的一间上上房。
等太子把门关上,小梨花直接从他肩头蹿到了桌子上,伸伸小胳膊,伸伸小细腿,舒展一下腰身。
蔺望尘好笑地问:“累着了?”
小梨花蹦蹦哒哒:“累倒是不累,就是腰有些酸。”
“殿下,属下给您送箱笼。”方竹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小梨花嗖一下又蹿回太子肩头,藏进了他的帽兜里。
蔺望尘打开房门,方竹提着两个箱笼走进来放好,又退了出去,走到门口又问:“殿下,待会儿饭食是给您送到房里来,还是您下去吃?”
蔺望尘想着还要喂小梨花,便说,“送到房里来,再提一壶热水。”
方竹应是,下楼走了。
蔺望尘把箱笼打开,先把小妖怪装东西的锦盒拿了出来,把里面的小物件一一摆在桌上。
小梨花站在桌上,跟着一起忙忙叨叨,等锦盒搬得差不多空了,她想了想说:“殿下,你送我的玉佩不是在你那收着嘛,还有我的银票,都放进来吧。”
蔺望尘说好,把那枚用帕子包着的玉佩,还有那一千两银票放了进去。
小梨花弯腰到锦盒里,把东西摆放整齐,高兴地说:“以后这个盒子就装我的家当。”
蔺望尘静静看着忙碌的小妖怪,点头说好。
不多时,方竹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面,又提了一壶热水送了上来:“殿下,掌柜的不知会有这么多人来,没准备那么多食材,只杀了家里留着下蛋的几只鸡来煮面,您将就着吃。”
蔺望尘说道,“无妨。”
方竹看了一眼桌上摆着的那些小物件,还有那不停晃动的小秋千,欲言又止,拱手退了出去。
下楼之后,赤松见他一脸古怪,上前来问怎么了。
方竹仰头看了一眼楼上,压低声音:“殿下又在摆弄他那些小玩意,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做了个小秋千。”
赤松也同样纳闷:“以前也没见殿下爱玩这些东西啊,这是怎么了呢。”
方竹摇头:“算了,不管那么多了,只要殿下身体好好的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