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诺(131)+番外
这么一顿饭,彭甬聪连发票都用不着开。
他吃饭速度快,几筷子就吃完了面。而施谨还有大半碗,她吃得慢条斯理,他也催促不得。
上回彭甬聪作为合作伙伴去参加许宗元部门的团建,和施谨坐在懒人沙发上聊过几句工作外的话题,对她有一些基本认知。这个女人是昆山人,外表和性格看上去非常符合人们对江南女人的刻板印象——不过那是从前。现在的施谨像是变了个人,言辞之间全然没有过去的温婉柔和。
她经历了什么事,能够有这样明显的转变?仅仅是因为少了一个因丑闻而被走人的上司吗?
从前的施谨,让彭甬聪觉得无趣,他连请这个客户主要对接人吃顿饭的念头都没产生过。现在她不吝于展示棱角的样子,才让他觉得没那么无聊,能在工作之外再多聊几句。
吃着面,施谨重提开会的话题:“人/天的单价,你能再降一降吗?你让一步,我也让一步。”
彭甬聪看着她。
原来她并不是不懂常识,她那是刻意树立自己难搞的形象。的确,“难搞”在他这里,并不是贬义。
女人其实很聪明。
彭甬聪喝了口水,说:“我看看。晚点回复你。”
施谨擦擦嘴,她吃好了。
两人离开餐厅,向公司大楼走回去。彭甬聪的手机振动,他掏出来,说了声抱歉,当面接起电话。同昨天一样,他只讲了两三句,语气还是很温柔。
挂断电话,他将手机揣回裤兜。
施谨问:“女朋友吗?”
这个问题理应很好回答,“是”,“不是”,二选一。
但是彭甬聪没答,“怎么定义‘女朋友’?”
施谨稍愣。她应该中断这个对话,可她说:“大众定义。相互喜欢,相互承诺,相互忠诚。”
彭甬聪点头,“哦。不是女朋友。”
施谨也点头,“哦。”
过了两秒,她又说:“再请我喝杯奶茶,可以吗?”
一直到下午四点,施谨桌上的奶茶还是一口没动。她今天其实一点都没想喝奶茶。
四点半,施谨去二十楼找姜阑。
姜阑刚从前一个会下来,办公室门开着。她助理请施谨直接进去。施谨走入这间三面透明墙的办公室,看见地毯上摆着一排广告大片的打样稿,宋零诺的模样年轻又无畏。
姜阑显然是在抽空选片,她问施谨:“你喜欢哪张?给点意见。”
施谨随手指了一张。姜阑并不是一个崇尚民主的人,施谨没必要真花精力给意见。
姜阑说:“我听说你们上周开部门会议,小姑娘‘大出风头’。”
施谨说:“嗯。”事后梅森是怎么教训宋零诺并逼迫她向陈其睿道歉的,大家也或多或少地有所耳闻。
姜阑笑了笑。
这家公司没人比她更了解陈其睿,就算是施谨,在某些方面也比不上她的了解深。一年半前,陈其睿对姜阑讲的那番话至今犹在她耳边:
“这样一个品牌,它野性,不服规则,或许很锋利,但它独一无二的个性无可替代,它的精神符号和外延表达够不够年轻人口中的酷?你要相信,当它身上的所有泥垢被洗净之后,它的酷,将会成功吸引所有向往这一切的年轻人。”
从品牌到员工,陈其睿要的年轻血液,绝不只是“do things right”的年轻,更是“do the right thing”的年轻。
在姜阑看来,梁梁的眼光没有出错。
寒暄完,施谨道明来意,针对数字营销与数据追踪智能化平台系统,她需要姜阑配合压缩项目在内部业务部门需求调研的时间周期,以达到陈其睿要求提前八周上线的目标。
姜阑听后,略作思考,直接拒绝:“恕我无法配合。”
这个答复与施谨的预期截然相反。她本以为在该项目的进程中,品牌中心会是最配合与易被管理的。
施谨问:“我可以知道原因吗?”
姜阑说:“品牌中心有更高优先级的工作需要完成,我不可能为了配合达成你的工作目标,而牺牲我的工作目标。”
施谨说:“姜阑。这个系统平台的终端用户将是品牌中心的数字营销团队与全渠道中心的电商部门,你们是它的终极受益者。配合我的工作,也是帮助你的工作。这两者并不冲突。”
姜阑微微笑了,简单回应:“是吗。”
施谨看着她的微笑,这个笑容的意涵并不简单。陈其睿的最高指示摆在眼前,姜阑居然也不配合?那么只有一个解释。
施谨说:“姜阑,你其实并不支持这个系统项目?你并不希望品牌数字营销的投入产出被这样全透明化地评估?”
姜阑说:“我并没有这样讲。”
她的确没有这样讲,但她也没有反对施谨的结论。最高指示虽然来自陈其睿,但该项目的确立是许宗元定的,施谨没有想到,姜阑并没真的买过许宗元的账。
许宗元时期,施谨能够协助调和平行部门之间的主要矛盾,证明她独特的价值,但那完全取决于她当时的身份立场。
现在,施谨已不再具有这个价值,因为随着许宗元的离开,她的身份立场在旁人眼中完成转变,她独立负责推进的事项变成了主要矛盾本身。
姜阑当初是怎么对许宗元的,现在就会怎么对施谨。
当初的许宗元,有施谨能用。
现在的施谨,有谁能用?
第51章 . 完整的授权
现在的施谨,除了自己,无人能用。
做陈其睿助理的那十年,施谨见多了各个部门之间的龉龃与不和。身份决定意识,立场决定观念,不同的利益追求导向不同的业务主张。“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八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直接解决实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