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灵山塔(101)+番外

作者:唐平 阅读记录

头一次还是在灵山。

朱槿回忆往昔,困意才消去不少,转眼想和赵泽兰说话,却见赵泽兰颇为失望的看向自己。

朱槿后知后觉地察觉到点什么。

“殿下今日起的这么早,不如在路上小憩片刻,待会进寺院大约也没工夫休息。”

明明当初自己在马车上装睡的时候赵泽兰是不开心的。

朱槿有些感慨。

但赵泽兰低眸浅笑,显现出弯月般的眼眸。

到了普庆寺门前,停着一辆华贵宽敞的马车,朱槿下了车,看见两辆马车同在一幕,不禁也觉得对比强烈。

转头看向赵泽兰,他的脸上似乎带着几分若有似无的羞赧,解释道:“那是徐家的马车。”

若说起程家,其实还是会有很多人想起十多年前惊鸿一瞥的白面儒生、天子近臣的陈思敏,总归官话分不清这两个字的发音,据说在别的地方的不一样的。但提起徐家,凡是京城乃至于京城周边各地的人,无一不最先想到的便是英国公府。

程氏清贵,并不喜张扬,虽免不了俗也是锦衣玉食地生活,但衣食住行总是讲求贵而不俗的内蕴与低调,是以虽有与徐家齐名的地位,却在世人眼里不如徐家有钱的张扬恣意。

徐家人丁要比程家兴旺,连旁支小辈都比一般的侯府要过的阔绰不少。

像徐溶月这样的嫡系子弟更是不会亏待自己。

赵泽兰一眼就认出这是徐溶月的马车。

紫檀木制的车厢,前面是两匹结实高大的纯色白马,甚至都脖子下都挂着金玲。空气中悠悠地传来熏香的味道,浅淡却清新长久。

朱槿没再多看,偏头对赵泽兰道:“我们进去吧。”

她没有提前同智远打招呼,穿着虽贵重但在普庆寺并不显眼。路上没有遇见熟悉的僧人,朱槿便随着人群与赵泽兰一起先去了大雄宝殿。

点了香在殿中的青铜香炉中,朱槿闭上眼一揖,拜了三拜。

她的动作娴雅大方,等出了门,才又回过头望向殿内。

赵泽兰顺着她的目光,瞥见了长明灯映照下,佛祖镀金过的塑像头顶上鲜艳的华盖被替换成了金光灿烂的金天盖,两边的璎珞幢幡悬挂在房梁木上,工艺精美,连刻字都显然是名家风范。

佛祖照旧眉目慈悲,但似乎比较之前厚重肃穆的布华盖显得更加亲切和善,平易近人。

大约是灿烂金光的影响力。

赵泽兰道:“应该是英国公夫人命人赠送的。”

这事在京中热议过一阵,英国公府一向对佛寺大方,尤其是在世道不好的时候,英国公夫人心慈,勤来佛寺讨教,抬手便捐上一大笔钱祈福作法。

然而今日这等金天盖外加两个璎珞幢幡实在是华美辉煌,灿烂夺目,令人移不开眼。便是在全国也是罕见的精美之作。

这才为众人所津津乐道。

朱槿走向智远禅院的路上还时不时听见了英国公的名号。

禅院门前,一个小沙弥正在庭中,他见过朱槿,忙迎了上来,“阿弥陀佛!殿下来了。”

禅房门内的人听见动静也不由得向外面看去,不多时,朱槿已经径直走近了禅房里,赵泽兰跟在她身边,发觉智远正在待客。

茶水氤氲雾气,清香透入鼻尖。

这次不用赵泽兰提醒,朱槿也知道智远的茶又换了一批。

她微微笑起来,和赵泽兰两人纷纷与徐溶月相互见过礼,才幽幽对智远道:“师傅这里的茶又换了,沁香扑鼻,可是蒙顶黄芽?”

智远略一颔首,看向徐溶月,“要多亏英国公割爱了,殿下与世子今日赶巧,刚好英国公将去年陛下赏赐的蒙顶黄芽拿了出来泡过这么一壶茶。”他起身让出座,躬身道:“殿下、世子请入座。”而后走出门,对着院里的小和尚吩咐道:“多添两份茶水来。”

赵泽兰闻言,坐在了徐溶月边上,倒是徐溶月先对着他笑笑,“殿下与泽兰今日一道过来,瞧着倒真是一道好风光,郎才女貌,一对璧人似的。”

朱槿抬眼瞧着这边,却并未有什么说话的趋势。

赵泽兰只是垂眸,余光却看向朱槿,柔声道:“徐家兄长说笑了,我为烛火微光,殿下却如日月华耀,哪能如此相比呢?”

徐溶月淡笑着不再说话。

一场茶事,其实大多还是徐溶月和智远在谈天论地讨论佛法,赵泽兰偶尔也会插几句嘴,朱槿却索然无味,昏昏欲睡,也不知究竟自己为什么硬要呆在这里。

赵泽兰知道她没休息好,此时见她神情,再看看天边已经渐晚的天色,也就向智远告了辞。

回去的马车上,朱槿如赵泽兰所愿地将脑袋枕在他肩头睡着了,倒睡了不久时间,睁开眼时外面已经挂起了灯。

她起身,揉了揉眼睛,问起赵泽兰:“近来开始征兵了吧?”

外头风大,赵泽兰从一旁的侍女手里接过一件浅色氅衣,再接朱槿下车时便顺势将衣服披到她身上,回答道:“嗯,陛下将重点放在了附近的流民身上,鼓励他们入伍。”

初雪已经下过,后晴过几天,温度却没怎么升起来,眼下入夜,即便披了氅衣,朱槿还是能感受到凉意,喃喃道:“那士兵的冬衣得加紧做了。”

赵泽兰看向她,道:“陛下之前有过打算,殿下不必太忧心。况且陛下派了方大人去各家游说捐资,想来不久便会有结果。”

朱槿却微微叹了一口气。

第六十章 雪光

嘉和三年冬月二十一日,隆冬大雪,云州流民十余人跪在嘉宁长公主府门前,求见今上。

上一篇: 惊扰 下一篇: 慕卿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