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塔(70)+番外
朱瑜走过桃林,进了灵山塔。
昙佑在整理塔内的佛经。
朱瑜坐在了窗前那张桌案上,往外可见桃林。
昙佑放下佛经,朱瑜随手翻着书案上的佛经,恶劣地勾着笑,“法师的故乡在何处?乱葬岗?”
他看向昙佑,见昙佑半点反应也无,垂眸不语。
“朕真是好奇,”朱瑜伸出手,指节有规律地敲击着桌面,“你是以何种心态做到的?”
“倘若你恨她,你应该有很多办法让她消失,可你选择了最卑劣的一种方式。”
敲击声停下,朱瑜的语气平静。
昙佑道:“我答应过太皇太后和师傅,会照看她长大出嫁。”
“出嫁?”朱瑜道,“出嫁当然可以,只是恐怕要和祖母的安排有些出入了。”
太皇太后替嘉宁找的是赵泽兰,一来是定云侯府门第不高,却也足够尚公主,与世家和寒门都没有太大的利益牵扯,容易被容纳,二来则是,她看出了赵泽兰对嘉宁抱有情谊。
但朱瑜倒觉得,嘉宁若真的放不下这个永远也无法成为他驸马的人,嫁给赵泽兰这样的人甚至不如送她去和亲。既然如何都是痛苦,嘉宁面对赵泽兰时心中又多一层愧疚,不如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起码心中少了几分负担。
鞑靼不敢轻易伤嘉宁。
只要他们一日需要粮食,一日需要兵力,朱槿便不会像前朝那些公主一般受人欺辱。
但只身一人去国怀乡,进入鞑靼,这也就意味着,朱瑜要将朱槿当作了一颗棋子,一颗可能会成为弃子的棋子。
一旦鞑靼有变,最先动作的目标便是朱槿。
朝中上下都觉得朱瑜应当送一个公主过去,因为朱瑜需要这段时间的缓和期,不论开战与否。
程荻很敏锐,他已经隐约意识到一旦开战,就到了朱瑜对世家动手的时候。
他从来没有宽容过世家,他只是在养蛊。
看着世家一点点从内部败落,留下的大头,则会成为养料。
程、徐两家就是那个风口浪尖的两家储备粮。
徐溶月只要稍微转转脑子,想清楚这件事,便会头一个倒戈方筹,支持和亲。
即使方家主战而徐程两家主和。
那是属于朱槿的另外一条谁都不会反对的道路。
昙佑睁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朱瑜。
“陛下,您不会如此。”
朱瑜也看着他,反问:“为何不会?”
他的脸上褪尽了情绪,“钦国公世子,你要知道,我本来是不打算利用嘉宁的婚事的,然而嘉宁和你看起来不愿意乖乖听从祖母的安排。我是朱槿的兄长,可那又如何?我是皇帝。是千千万百姓的皇帝。就算我不愿意,也总会有人逼我愿意。”
“你们真的以为皇宫很好待吗?真的以为我就愿意付出我这些年一切的努力也要为我亲爱的妹妹贡献一切吗?就算是你,魏佑冉,你又记得钦国公和你的母亲几分呢?”
昙佑的神色肉眼可见的苍白下来,朱瑜脸上不免带了几分嘲意,“魏佑冉,不是所有人都像你那般慈悲为怀,你该知晓皇家的情谊是什么样的。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比你更能体会到这一点了。”
“你不是想不到,你只是无能,所以希望我做一个如你一般的兄长,但是我从来不是一个好兄长。”他笃定道。
方筹的话让京中公主与和尚的流言愈发放肆,然而宫里安安静静,所有人都像最初几年谈论起钦国公府那样下意识地避开这个话题。
朱槿全然不知。
朱瑜在这时撤离了灵山塔的守卫。
出宫那日天晴,朱槿到了公主府入眼即见精心,一花一木相映着错落有致的建筑,不似宫中华美寂寥,精致美丽,云窗月户。
朱槿有些惊讶,“这些都是崔少监布置的吗?”
崔质道:“大部分是世子设计的,我只负责看顾工人修建。”
朱槿略一停顿,重新笑道:“辛苦少监,待会少监去找长青要一份赏银分给那些工人吧。”
崔质闻言有些意外,犹豫着道:“……之前竣工时定云侯府也给他们开了额外的赏银。”
朱槿微楞,还是道:“定云侯府是定云侯府,还是劳烦崔少监去一趟吧。”
“是。”崔质拱手。
何太妃本想给朱槿办个开府宴,却被朱槿婉拒,说是一切从简,何太妃拗不过她,便也就此作罢,末了还抱怨着:“本想借你的开府宴再让我瞧瞧那些世家小姐呢。你三哥今年若是还不成婚都要没人要了。”
朱槿道:“我瞧着您上次选的那几个都不错啊。”
何太妃叹气,“是都不错,我还听闻你那时是和吕家那位庶出的小姐一起遇见的你三哥,她倒是样貌模样都好,瞧着脾气也温柔沉静,可惜你三哥又不喜欢。”
朱槿默默去取果盘的葡萄吃。
何太妃见她吃得多,索性叫人又拿了一盘给她,“甜吧?据说是西北那边种的,要是北漠能像西北那边亲近中原便好了。”
朱槿想到阿必赤合额上那道疤,摇了摇头。
不过虽然没有像何太妃说的那样大操大办,朱槿还是关起门来叫厨房多备了几道菜,叫长青他们一同吃饭。
修安起初别扭不愿意来,还是长青找过他,让他陪着修仁一起来了。
朱槿之前便叫人整理出一间别院,提前知会了昙明和陈希言,叫他们带上伯由和仲平。
长松去灵山取了几坛桃花酿,也存了几分心思想要请昙佑下山一趟,临走前却只带回了一份昙佑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