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疏妆(157)+番外

作者: 宣七七 阅读记录

没过一会儿近棋就端了碗白粥过来,见屋里只有易霜一人,便在门下驻足问衙役道:“赵姑娘呢?”

“方才沈大人来,赵姑娘跟大人出去了。”

料想也是他家爷来了。这会子过来,想必罗友那边事情已了。他又看了看闷坐在床头的易霜,神情露出无奈,又问:“易姑娘可有说什么?”

衙役顺着他的目光也往里面看了眼,摇头道:“易姑娘还是这样,谁都不搭理,什么话都不说,就连水都没喝一口。”

只要不去寻短见,这样也不见得是坏事。任谁碰上这样的事情都会痛苦一段时日的。

“你在门口守着。”近棋吩咐一声,迈步走了进去。

易霜瞳色空荡,但在近棋走进来时目光明显晃了晃,随后听见近棋温润的声音传来:“这是用砂锅焖的粥,加了鸡丝,我给你盛了碗过来。你要不要喝?”

易霜不曾答话。

近棋叹了口气:“你振作一些,斯人已逝,你这样折磨自己,你兄长和父母在天之灵也会心疼的,况且,你哥哥的后事也还是需要你来料理的。”

这番话总算让易霜听了些进去。

近棋见到她的眼皮微抬了抬,忙欣喜地说:“我知你如今不可能一朝一夕之间就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但你想想,倘若你兄长还在世,他一定也希望你能好好的活下去,也一定不想看到你这么折磨自己吧?”

不哭不闹,不吃不喝。可不就是在折磨自己嘛!倘若她痛痛快快的哭一场,不把悲伤都闷在心中,倒也没有那么让人担心。

屋子里又陷入沉寂。

近棋又是一叹,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静静地坐在圆桌旁边。

有些事情是要易霜自己想通的,他人说再多也没用。

烛火微动,火光跳跃。入了夜的杭州城寒风迭起。

近棋起身去关窗,见屋子里炭火快烧完了,又准备走去门口吩咐衙役拿些碳来。

“快下雪了吧!”

身后易霜忽然道。

近棋步子一顿,转身看去,见易霜正扭头望着自己,嘴角带着一点似有若无的笑意。

“你冷吗?”近棋问道。

易霜低低一笑,摇摇头,“不冷。往年初雪时,哥哥都会给我做羊肉萝卜汤驱寒,今年是吃不到了。”

望着烛火映衬下她消瘦蜡黄的小脸,表情里藏着对往昔岁月无尽的怀念,近棋想安慰她两句,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嘴巴张合数次,终归悻悻闭了嘴。

“哥哥也怕冷,但他的手却总是很温暖,在我冷的时候就喜欢握着他的手取暖。他在天上也会冷的吧!”她说着,眼眶渐渐红了起来,通红的双眼望向近棋。

此时的她蜷缩在床头,像极了一只受到惊吓的小白兔,可怜巴巴却故作坚强的模样,任谁见了都会心疼。

近棋心里说不出的滋味,隐隐有些喘不过气。

“近棋大哥,你能帮我找几件厚实些的衣裳吗?我想烧给我哥哥,我怕他会冷。”

第138章 馄饨摊老板

“好。”近棋应道,声音却有些喑哑。

但怎么听这话像料理身后事一样呢?近棋眉头微拧,看向易霜。她却自顾自的从床上下来,光脚走到窗前,将方才近棋关上的窗户又打开了。

“近棋大哥,让我吹会儿风清醒清醒吧!您能帮我端碗牛肉面来吗?我不想喝粥。”

她肯吃东西自然最好,但如今情况将她一个人留在屋里也不是什么明智选择。

近棋拉开房门,吩咐在外守着的衙役:“让灶间做碗牛肉面来。”

门外传来衙役急促的步伐声,渐行渐远。

易霜站在窗前,见屋外空寂一片,脑海中却不断想起孩时她在家里那段有家人在身边陪伴的时日,恍惚间她竟觉得如在昨日一般。

父母一生行善积德,却死于非命。爷爷和善慈祥,却惨死城门之上。如今哥哥也被人迫害……

她这前半生可真是荒唐至极。

近棋进屋的声音传来,她并未回头,仍然望着屋外,像是自言自语,“哥哥是为了保护我才服毒的。”

有关易江的死因,就连沈寂都只是猜测。怎么听易霜说出来,却很笃定。

近棋正很纳闷。

又听易霜道:“近棋大哥,沈大人呢?我想见他!”

她眼眸中满是坚定,望着只剩夜风的屋外。

……

既已入夜,沈寂便未带千澜去很远的地方。一个老人家在提刑按察使司往左的街口处支了个馄饨摊子,据说味道极好,已是做了七八年的老字号了。

两人选定这里,走到中间的桌前坐下来。

“老板,将你这里的招牌馄饨给我们上两碗。”千澜一入座就喊道,语气里透着急不可耐。可见是真饿了。

老板笑着应下。

忙了一整日,这会子才空闲下来,看沈寂此时倦容,当知他很有些劳累。

审问罗友二人不知顺利与否,千澜端的是好奇不已,在瞥了沈寂四五眼之后,终于忍不住问道:“大人,今日罗友和方妈妈可说了些什么?”

沈寂微微抬眼,“罗友尚不曾招供,但方妈妈说了些话。我又派人将佑生带了来。”

千澜追问:“那方妈妈怎么说的?”

沈寂左手抻着脑袋,轻声道:“她在知雨的尸首火化之后,发现两根及细的针。若不在衣裳之中,必然是在尸首上,因太小太细,所以仵作验尸时并未发现。”

千澜立即豁然开朗,对这一重大发现发表意见:“所以是有人用银针致使知雨昏迷晕倒,所以她才会被人割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