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134)+番外

作者:素小离 阅读记录

她们将手上戴的佛珠予他看。

康熙没有放在心上。

他挑选了一会儿,借阅了几本佛经回去,打算晚上观瞧。

三人早就选完了,在一旁等他。

几人一同回去。

大众每日在梵唱中醒来,底下众人早在山下约好了菜贩肉贩,按时送粮食菜肉上来,自己做饭吃。

几个做主子的倒是日日素斋,颇为虔诚。

时间长了,康熙和太皇太后逗趣道:“久在宫里,暂时做个食素的僧人倒也不错。”

太皇太后忍不住气到:“可不兴说这样的话。”

康熙知道自己犯了太皇太后的忌讳。

原先不知道也就罢了,现今知道了自己的皇父在这白云寺中出家,他还说出这样的话,岂不是在戳皇祖母的心窝子吗?

他连忙道歉道:“孙儿以后再不说这样的浑话了。”

太皇太后才缓了口气,又免不了多说几句:“你要好好当这个皇帝,可不能像你皇父一样,偌大的江山说舍就舍了。”

太皇太后叹了一口气:“你啊,后宫当中要雨露均沾,可不能再让宫里出个孝献皇后了。”

“孙儿知道的。”康熙忙劝道,“孙儿膝下,还算孩子多,皇祖母勿为我忧。”

太皇太后听他这么说,也放心了许多:“我一向知道你是个孝顺孩子,只是你皇父就摆在前面,皇祖母也不能不担忧啊,你不要太在意。”

康熙忙应着是。

一连在五台山住了二十多天,日日询问,醒迟和尚都不愿见人。

康熙最后实在忍不了了,他站在院门口,问那照顾醒迟和尚的小沙弥:“你问问,他为一介女子出了这个家,就连自己的额娘都不管了,连自己的儿子也不要了?”

小沙弥一板一眼的:“回皇上,醒迟长老早知皇上会如此问他,他叫小僧告诉皇上,既是出家人,何管在家事。不论是江山还是父母,有皇上在,还有什么不好的?”

康熙闻得此言,简直气得七窍生烟。

他从前虽然讨厌孝献皇后,也不过是因为皇祖母和皇额娘对他更为重要,他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生母为此郁郁寡欢,抑郁而终。

当他们一遍又一遍的在他面前提及,皇父为了孝献皇后做出的事后,他难免不自觉的讨厌那位女子。

可如今这会儿,他的确有几分明白,为什么皇祖母和皇额娘提起孝献皇后的时候,会是那般的憎恨。

他此时心中生出了一个恶毒的想法,如果当时没有孝献皇后就好了。

他深吸一口气,忍下自己心中的恶意,让那小沙弥进去传话:“你去问问他,他额娘七十岁的大寿,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他都不愿意见她一面吗?”

小沙弥进去了。

约莫站的有一炷香,那小沙弥出来,合十道:“醒迟长老请皇上与太皇太后入内一观。”

康熙心中激荡,他忙让侍卫去将太皇太后请来。

太皇太后乘轿辇而来,又在康熙的搀扶下急急入内,至于其他人连同那个小沙弥,一概的被关在了院门外。

那厢房中,装修十分简朴,同别的僧人的禅房并没有什么区别,进门就是一个大大的佛字,摆着一个桌子,桌上有香炉供果,下面摆着一个蒲团。那蒲团很旧了,有缝补的痕迹,似乎用了很久。

太皇太后心里酸楚:“我的儿。”

正盘腿坐在地上敲木鱼的和尚抬眼看向她,又收回目光:“此处无有你的儿,只有个醒迟和尚。”

太皇太后这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可是听到自己孩子这样说,心里难受地几乎要落下眼泪来。

第102章

“你如何就不是我的儿了,你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我又养你到那般大。”

醒迟和尚长久叹息:“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落入帝王家。”

太皇太后是一个性格强硬的人,因为这种强硬固执,所以她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被摧毁打垮,她能够一次又一次的从深渊里面爬起来。

可是这副刚强坚硬在自己孩子面前,完全没有任何作用。

时隔经年之后,她终于感到后悔。

她道:“早知今日,当时便允你和那董鄂氏在一起又何妨呢。”

他看着她,看着自己的额娘,却如同一个老人在看无理取闹的孩子,他平静道:“昨日之日不可留,还请太皇太后与皇上为江山社稷保全自己身体。”

他平静道:“请回吧。”

他低着头,继续敲击着木鱼。

太皇太后愤怒难忍,上前一脚把木鱼踹远。

醒迟和尚闭上眼,转动着手上佛珠,口中蠕动,默念佛经。

太皇太后抢过他手中的佛珠砸在地上,线断了,珠子散了一地。

醒迟和尚已经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念动佛经。

太皇太后胸口快速起伏,自己转身走出门外,擦去了流出的眼泪。

他们好好的母子,怎么就落到这个结局呢。

康熙在一旁沉默的看着这些,他已经是个大人了,但是此时,他也插不上什么嘴。

都说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他即便成为皇帝,也无法在这个时候做出什么正确的反应来。

他脑海中飞速的划过一个念头,如果德妃在的话,她应该知道怎么处理吧。

这只是他的猜测,做不得真。

他最终选择上前搀扶住了自己的皇祖母。

太皇太后慢慢的往院外走,走出去了,屋里人也始终没有什么声音。

等一切人都离开。

小沙弥进来:“长老,他们都离开了。”

“去做今日的晚课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