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114)+番外

作者:壳菜 阅读记录

同时m国杂交玉米专家威尔逊,在认真考察李登海的品种后,也佩服地说:“李的成绩在世界范围来说,足以说明是非常出色,他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杂交玉米育种第一人。”

能够被对手肯定,相信没有一个人不会骄傲。

但大家要注意了,m国可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

李登海的经历,放在任何一本小说里,都可以说是实打实的爽文。

还是逆袭流。

在六十现代,一个农民,通过天赋学习和努力,一步步成为被世界仰望敬佩的人。

这样的人,没有人会不佩服,不尊重,也没有人会说,他的那些荣耀头衔,德不配位。

但敌人却不会为此手下留情。

……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m国公司进军中国市场之初,就向李登海团队及背后的企业抛出了橄榄枝,表达了合作的意向。

只是,在谈判时,他们提出,日后成立的合资公司,他们应控股60%。

一听这话,李登海不乐意了,控股60%意味着,以后要无条件服从他国的决策。

再换句话说,我们将会丧失在夏玉米领域内的主导权。

这谁能忍,反正李登海不能忍。

因为他太清楚知道,m国到底是什么德行。

所以,后来他回忆这件事情时,就说。“那时候m国人仗着自己实力强,市场占有率大,所以心气特别高,想着用从前的把戏来掌握我们的玉米产业。

但我们坚决不答应,这不仅关乎我们十几亿人口的饭碗,更涉及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绝不能掌握在外人手里。”]

汉朝。

“好!”别说,这李登海可太对他胃口了。

面对敌人,就应该这样。

都把自己的主权交给敌人了,还想着敌人对自己仁慈。

想什么美事呢。

世界上最大的笑话,怕不就是敌人的仁义。

[因此。那个时候,李登海回答m国公司,“合作可以,我必须占大头,不然免谈。”]

第99章 当代后稷

[如今的李登海,已经73岁高龄,但仍旧还奉献在第一线。

如今已经年老的李登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说:“我要争取再干20年,再干出60年至80年的创新业绩,就等于再活一辈子啊!”

这就是近代李登海的一生。

从最开始的初中毕业的农民,一步步成为倍受人尊敬的李院士。

他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更是人类的英雄。]

说起现代的伟人,虞美人语气骄傲极了。

这可是向老祖宗们介绍诶,其中有祖龙,有猪猪,有二凤,还有黄帝炎帝,所有人都看得见。

嘿嘿。

秦朝。

“彩!”嬴政抚掌,也为后世华夏骄傲。

天幕今日要讲三个人,这李登海院士的经历都如此传奇。

那剩下两位呢。

也难怪后世对农业如此重视,给了他们许多荣誉。

如此厉害的农人,别说后世激动了。

祖龙表示,若是他这个时代有如此能人,高官俸禄又何妨。

“记下了吗。”

旁边,扶苏也像是被天幕带入了李登海的视角,看见了粮食从100公斤到1400公斤的进步,看向笔吏的眼神更是难掩激动。

笔吏闻言,点点头,把记下来的东西默默朝着扶苏公子推了推。

扶苏接过,再次认真看起了资料。

他大秦虽没有玉米,但这样的经历却是可以给他们启发。

育种。

就像培养战马一样,让好马跟好马生孩子。

若是成功,只若是增产一点,也是好的。

……

[对了,还有一点忘记说了,李登海其实还有一个称号,“中国最有钱的农民”。

因为他创办的种子公司上市了,他所研发的种子让他赚得盆满钵满,差不多几十亿的收入。

他也成功凭着自己的能力,登上了中国富豪排行榜。

家族产业,更是达到43亿之多。]

各朝代众人:!!!

讲真的,他们无法理解,甚至觉得匪夷所思。

他最后怎么就成了个商人呢。

看看,好几期天幕下来,天幕都说了啥,对士人一顿喷,对农工阶级非常友好。

现在,平日里隐形的商人也出现了。

后世真就不讲究个士农工商是吧。

唐朝。

李世民看着那个43亿,若不是碍于帝王威仪,都想掰着手指头算了。

他忍不住想,他国库里有这么多银钱吗。

有吗,没有吧。

就,突然也很想研究一下那什么种子,充盈一下国库。

另一边。

商人聚在一起,看着天幕,也十分疑惑。

李登海有了这么些成就,不想着当上士人,咋就专心赚钱了呢。

关键对此,虞姑娘还没有什么别样情绪。

后世到底怎么回事?

羡慕两字,他们已经说倦了。

……

[无论对于他育种领域上的成就,还是对于他成为富豪这件事,有羡慕和祝福两种情绪就足够了。

因为这本就是他应得的。

不说他把中国玉米的主权牢牢抓在手里。

就说他只要按时缴税,不偷税漏税,他开个公司怎么了。

他有能力,还有如此成就,就合该他赚钱好嘛。]

虞美人说这话,是想起自己无意间打开微博,看见的热搜。

好像是钟南山院士的儿子有一条啥牌子,好像挺贵的腰带,然后被喷上热搜。

真的,八百年不打开微博的她,一打开就让她看见了这个。

就,不是很能理解。

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