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师要欺上(48)

作者:见山月 阅读记录

玉竹记住,她送御医回去,顺带去取药。

走之前,玉叶拉着玉竹,在她耳边说了什么,玉竹点点头,“我知道了。”

御医提着药箱出门时,天还是暗的,燕译景在外踱步,看见人出来了,冲过去问:“怎么样了?”

“回陛下,臣已经缝住了长公主的伤口,只要注意些,不出半月便能恢复,不会伤到性命。”

燕译景松一口气,转而又换上一副严肃的模样,“关于长公主的伤势,不能同他人说。”

“臣遵旨。”

御医捶打自己的肩膀,劳累一晚上,现在还要去太医院。他精神疲惫,回太医院的路上,睡了一路。

“陛下,时辰不早了,该去上朝了。”姜公公在一旁提醒着,太师依旧在淮阴镇,而丞相的病早些日子就好了,现在正是挫挫燕译书幕僚锐气的时候。

玉叶正打算去熬药,看见燕译景还在外面,福了福身,“陛下,殿下已经无大碍了,您不必担心,还是国事较为重要。”

“知道了,朕晚些时候再来看阿姊。”燕译景坐上回宫的马车,时不时回头往后看去。

宫门外已经有几位大臣在那等着,天蒙蒙亮时,聚集了多为大臣。他们在那里寒暄着,看见燕译景从外回宫时,皆是一惊。

等人不见之后,人群闹哄哄的,都在猜测燕译景为何现在回宫。

“陛下莫不是在外面有了老相好?”

“啧,陛下看上谁,直接纳入后宫便可,何须这般偷偷摸摸。”

“莫非怕太师知道?”

……

几人七嘴八舌讨论着,即便入了殿内,也是说得热火朝天。

“陛下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燕译景一晚没睡,现在眼皮子跳动不停,他揉着眉心,疲惫叹出一口气,“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众人小心翼翼打量燕译景,看见他满脸疲惫,和眼底的乌青之后,有些人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众人面面相觑,太师不在,有些人的气焰弱下去不少,一句话也不敢说。

燕译景扫视那些人,“怎么,没有人要上奏吗?”

殿内鸦雀无声。

“是没有,还是不想呢。”他眯起眼睛,打量这些人。

等科举之后,他要将这些吃白饭的东西都换了。一个个拿着朝廷的俸禄,却诸事不做。

燕译景可不相信,这天下太平。

“陛下。”

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人,燕译景不大能记住他,这人品阶比较低,平时也不掺和两个党派之间的事,存在感极低。

他躬身道:“微臣昨日,看见三王爷来了京城。”

那位让三王爷住在自己府中的人,有些急了,“您看错了,三王爷远在常山,怎么会在京城。”

“臣看得一清二楚,昨日臣在西城的方向,看到三王爷。一开始臣以为看错了,便多看了几眼,臣确信那人就是三王爷。”

路司彦挑眉一笑,这可不是他说出来的,怪罪不到他头上,“陛下,三王爷无召入京,实在太猖狂了些。微臣觉得,若不给三王爷一些惩治,想必他会愈发无礼。”

有人急了,“陛下,且不说那位是不是真的三王爷,可我们并不知晓三王爷嗯藏身之所,大肆搜寻,定会引人注意,那时他趁机逃出,岂不是白白浪费那么多时间。”

燕译景看着他,微微笑着,“朕刚刚或许不知道,但现在知道了。”

他盯着那个过于着急,因而暴露自己的人,觉得好笑。燕译书手底下尽是这样的蠢货吗?

哦,对了,他手底下也是。

那人更加心虚,都不敢看燕译景,眼神四处瞟。言多必失,他现在是一个字都不敢说。

第二十九章

朝堂吵得不可开交,两方各执一词。燕译景像是在看一场戏,冷漠淡然看着这一切,似乎自己是那个局外人。

太师不在,燕译书的党羽不敢多万言。

丞相等他们吵完,才慢悠悠插上一句,既然赵侍郎如此笃定,不如让赵侍郎去查。”

赵侍郎,便是藏着燕译书的那个。听闻这句话,他并没有高兴,反而更加惊恐。

他不能供出三王爷,可若没查到,又被人瞧见了,罪加一等,他有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燕译景觉得有趣,他最喜欢看自相残杀的戏码,更想看看,这位赵侍郎该如何抉择,“如此,这事便交由赵爱卿了,希望赵爱卿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赵侍郎擦一把脸上的汗水,结结巴巴应着。

“诸位爱卿若是无事,便退朝吧。”

“恭送陛下。”

李同退朝之后,第一时间叫住大理寺卿,大理寺卿正为为那位知府与巡察使头疼。

巡察使用了极刑,可就是不承认。大理寺卿不能在人没认罪之间,就把人弄死。

那位知府识时务些,受了点罪,也没杀身之祸,就是要在牢狱里多待上一段时日。

“大人。李同叫住愁眉苦脸的他,大理寺卿回头,笑着说一句,“是李将军啊,李将军有什么事吗?”

“那位巡察使,”李同顿了会儿才继续说:“陛下的意思是,放了。”

“放了?!”大理寺卿没转过来,这严刑拷打这么多天,突然说放了,搞得他里面不是人一样。

李同点点头,“若是不信,您可以去问陛下。”

大理寺卿摇头,他还是信得过李同,这人不会胡乱编撰帝王的旨意。

只是他有些好奇,明明上次说,死了都行,为什么突然变了主意。他问李同,李同只是淡淡瞥他一眼,“帝王心思,莫要随意猜测。”

上一篇: 农家小夫郎 下一篇: 小曲子,给朕笑一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