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云覆月(190)
“小蹄子,堵不住你的口。”玉蝉嗔怪。笑了说:“入乡随俗,婆家是稼檣出声,喜欢劳作。”
婆婆点点头,又问:“你家男人呢?”
看了玉蝉忽然变得诧异的表情,婆婆忽然觉得自己问得唐突,忙补充了句:“哦,看到你让老婆子我想到自己的女儿,兵荒马乱,嫁出去就随了男人逃难,不知道去了哪里。”
看了婆子神色黯然,玉蝉心生怜悯,安慰说:“我男人也去打仗了,不在家。”
婆子愣愣的问:“不是才新婚,男人就去打仗?”
话一出口,忙又遮掩了句:“小娘子这腕子上地镯子还系着‘子孙红线’呢,想必婆家也是相州、汴京一带人士吧。”
“子孙红线”是相州一带的民俗,婆婆和长辈将世代相传的镯子系上红线交给圆房的新媳妇,讨了吉利早生贵子。
玉蝉涩涩的一笑,似是默认。
婆婆将腕上的一个包裹塞给玉蝉,激动的说:“媳妇,这个是婆婆~老婆子送你的新婚贺礼了。……是……是我去投奔一个亲戚,她的女儿要新婚,不想老婆子来了,那家人搬走了。这包东西带了也累赘,权当送给小娘子。”
“这怎么使得,我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馈赠。”玉蝉婉拒着。
婆子忽然笑了说:“这样,婆子没了个口娘,不如小娘子给我几块儿干粮,在给婆子带上一葫芦水。自当各得各需了。”
婆子将腰里挂着的一个水葫芦递给玉蝉,玉蝉说:“食物奴家能够给婆婆,就是东西奴家不敢要。婆婆的好意玉蝉谢过了。”
“少奶奶,是谁来了?”岳安来到田间远远的喊问。
小娥跑了去边喊:“安伯,是过路讨口水喝的。”
玉蝉去拿食物,用块儿布包了几块炊饼和一块儿腌萝卜,再来到田埂发现小娥提着水葫芦纳罕的四处张望。
婆婆不见了,田埂头端正的摆了个蓝布包裹,就是婆婆说留下给她的贺礼。
打开包裹,是一双红色的小虎头鞋,一个大红色绣了富贵吉祥图案的小孩子肚兜,还有一串用祥云结编起的吉利铜钱串。包裹最下面是一件男子贴身的内单衣,细麻的质地,针线细密,做工精致,衣襟上还绣了几朵七彩祥云的图案。这准备精致的礼物虽然简朴,却颇费了功夫。
“好怪的婆子。”小娥喃喃的说,又好奇的问玉蝉:“小姐,你没觉得这婆婆的眼睛似是像谁?哪里见过。”
玉蝉心里一惊,是有些怪异,她头一眼见到婆婆,就觉得那双眼睛似曾相识的乌亮,像岳云,像安娘那双澄澈魅人的小鹿眼。
玉蝉心想,不会,云儿的生母早就亡故了,而且死在金兵手里很惨烈。
又一想,莫不是岳云的姨母,赶来看望又怕见了岳云的继母李娃尴尬,搅了喜事不敢进岳家,才来田埂寻她。
玉蝉心里合计,她不过是新嫁娘,不好生出这些事来,此事不能张扬,还要等丈夫回来再定夺,决定如何对婆婆公公和奶奶禀明。于是吩咐小娥将东西收起来,不要多嘴。
犹是春闺梦里人
十几日过去,偶然也有前方战报,却没有岳云的任何消息。
安娘安慰玉蝉说:“嫂嫂,不是哥哥不写家书。是爹爹不许他打仗时分神。往常大哥若是往家里捎平安书信,定会被爹爹骂的,所以一直不写。只要前线的战报平安,他就平安。”
这日玉蝉在花池间修整花朵,见到两名身着铠甲的将军风尘仆仆的随了公公岳飞回来。
听说是前线回来送战报的,因为受了伤撤回后方修养。
公公岳飞为了感激他们的英勇,特地吩咐摆家宴为他们二人接风。
玉蝉随了去厨中忙碌,婆婆李娃唤了她到一旁说:“你公公说,两位将军前线杀敌负伤,需要补身子,已经吩咐人去买了只鸡。你的手艺最好,做的鸡汤也最入味,你公公让你再同上次一样烧个鸡汤给这两位将军吃。”
提起上次那鸡汤,玉蝉心里一阵哀怨,但又敛了黯然的神色应了声“是”。
没了汽锅,全用柴锅应付。但玉蝉也是使尽浑身解术,做出一锅可口的鸡汤。
饭菜上好,两位将军啧啧称赞。
玉蝉在厨房里帮忙,忽然听到一阵抽噎身,霖儿抹了泪进来。
原来是他见了鸡肉一时高兴,伸了筷子去夹了一只鸡腿。
父亲忽然咳了一声,瞪向他的目光如剑一般寒利,吓得霖儿手中的筷子顿时滑落,一紧张去扶筷子,又打碎了碗。被母亲拉了下席。出了院门抄了根竹棍狠狠的打了他屁股几下。
霖儿哭了来找带他的奶妈,玉蝉见了也心疼,忙哄了霖儿。盛了还剩在锅里地一点鸡汤,和了些平日少见的米饭给霖儿吃。
霖儿哽咽的狼吞虎咽。玉蝉心酸地眼泪都出来。她想,难不成将来他和云儿的儿子也要如此吃苦吗?
玉蝉回房去换衣裳,路过正堂地小院门时。恰听到里面哗啦啦的铠甲
声动和那两个将军的声音。
“不必随了,我们知道哪里去茅厕。”
玉蝉听到岳安实在地声音:“那好。”
玉蝉忙闪到树后。她是女眷。多有不便。
那两位将军走过时在说:“岳元帅为什么不让把云官司人负伤的事说出来?”
“估计是怕家人担心。”
“可我们都能被撤下来,岳云受伤怎么元帅不把他撤回大营养伤?”
“赢官人地名字不是白叫地,百战百胜不说,就是一箭中了腹部。自己咬牙生给拉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