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国正清秋(271)

作者:风竹月夜 阅读记录

上官陵视线一扫。

“朱县令也在,好极了。本官来此,是想问问鲁善公的案子。”

吴荣道:“善公的命案,年前已经了结,只是罪犯畏罪自尽,却出人意料。详情的话……朱县令,此案是你经手,该由你向丞相禀告。”

“是……”

朱怀答应一声,眼睛看看他,又望望上官陵,似乎不知如何开口。

上官陵了解他的窘境,遂主动啓唇:“数日前县令曾向本官禀告过案情。本官今日造访,是因接到犯人家属的诉状,声称此案有冤抑,并说她曾向太守递状,但太守置之不理。府君,可有此事?”

吴荣一愣,很快反应过来,躬了躬身,道:“丞相明鑒。犯人江矩之女江蓠,的确曾向下官递过诉状,但下官并非置之不理,只是询问过朱县令详情后,认为情节明白,人证物证俱全,并无可疑之处。下官心想,许是江蓠不曾了解详情,或者出于亲情有所偏信。下官念在江家贫苦,不欲追究其诬告之罪,这才压下诉状,打算大事化小。”

“原来如此。”上官陵微微点头,起身离座,“府君费心了。”

“不敢,这是下官应尽的责任。”

上官陵踱着步子走向堂门,吴荣和朱怀以为她要离开,弯着身子做出恭送的姿态,却见她突然停了脚步。

“来啊!把这两人拿下!”

早已候在堂外的侍卫应声而入,不由分说将吴荣和朱怀绑了起来。二人抗拒不过,惊慌失措,高声叫屈。

“丞相!丞相大人!下官不知所犯何罪,这是何道理啊?”

“丞相,就算案子有误,也请给下官重查的机会……”

“重查?”上官陵冷笑一声,回身直视着他们,“你们以为,我抓你们是为了鲁家的案子?”

袍袖一掷,几本账册摔在二人面前。

“吴太守,你方才说不知所犯何罪。那好,本官告诉你。收受重贿,其罪一也;妄兴邪祀,其罪二也;骗卖良民,其罪三也。单是本官所知,便已有此三罪,怎麽你自己反倒毫不知情呢?”

朱怀面如死灰,垂头跪在地上不言语。那吴荣却十分随机应变,看了眼面前的账册,口齿依旧伶俐。

“丞相所指之罪,下官实不敢认。这账册不知系何人编造,出于何种目的栽害朝廷命官。至于什麽邪祀,下官更是闻所未闻……或许丞相说的,是此地村民喜爱祭祀山神,但这是本地民情风俗,流传已久,并非下官所兴。下官身为太守,职在养牧黎民,如何能够贩卖自己治下子民?还请丞相明察。”

上官陵冷眼旁观,默然自忖。

她倒是小看了这个太守。证据在前,仍敢矫词抵赖,仿佛算定了鲁家不敢亲自指证,这到底是嚣张成性?还是有恃无恐?

耳边脚步声近,上官陵侧首一望:“韩大人?”

韩子墨递给她一张请帖。

“侯府刚才派人送来的,请你赴宴。”

上官陵接来看了看,神色有点似笑非笑。

“送给我的请帖直接递到了太守府,商侯的消息真是不慢。”

第二十三章笑试霜锋

宴会设在商侯府内。上官陵到达侯府时,日色已尽,华灯初上。

府门前迎接她的不是商侯本人,而是一名青年男子。上官陵目光最利,只一瞥间,已将那人面貌看得清楚。

“宁先生,良久不见。你可真是左右逢源,才离开临臯,又当了商侯的座上宾。”

她快走一步,仿若无意地挡住了对方投向后边韩子墨的视线。

“丞相取笑了。”宁休款施一礼,言笑晏晏,“宁某才智浅薄,不过是附木丝萝,到处混口饭吃。”

他一面说,眼睛不住看向韩子墨被灯影遮了一半的脸孔。上官陵想到他在沈明温身边呆的时间不短,或许见过韩子墨,万一认出,自己的计划倒不好施行。

“丞相这位仆从,倒是气势非凡。”

宁休开口,方向却略微拐偏。上官陵见他并不认得韩子墨,稍感放心,笑道:“他的脾气不大好,又贪嘴爱吃,上次千灯宴没带他,一直恼到现在。你赶快带他去饱一饱口福,免得让侯爷看见这副脸色,坏了心情。”

宁休闻言笑道:“佳肴有的是。”

遂唤了个家仆过来,命他带韩子墨去偏厅吃饭,自己则引着上官陵去宴堂。

侯府中有大湖池,池上筑有华台高轩,今晚的宴会便在此举行。上官陵跟随宁休步入堂内,只见金鼎焜煌,彩灯灿烂,锦茵绣席,珍肴香馔,狡童美婢捧着各色用具,往来穿梭不绝。

商侯身着锦袍,坐在主人席上,见上官陵进来也未起身,只噙笑点了点头示意。

“丞相大人,本侯今日被蛇咬伤了脚,不能见礼了,万望海涵吶!”

“侯爷言重。”

上官陵依着他的手势在客席上坐下,宁休亦入座陪席。

“侯爷既然身体不适,何不多多休息?带伤请客,岂不劳累?”

“可不是麽?只是本侯这座宅邸向来清净平安,怎麽突然出现一条蛇咬本侯的脚?本侯觉得,这个事情不吉利,心里不太安宁。一直听说丞相博学,所以邀你前来,替本侯解上一解,这到底是个什麽兆头?”

上官陵清眸徐转,思量着开口。

“蛇蝎者,小人也。手足者,兄弟也。侯爷的遭遇,乃是因小人之故,伤及六亲之兆。”

“哦?”商侯笑看着她,“那依丞相之见,这小人藏在哪里呀?”

“蛇在宅内出现,能伤及侯爷的脚,必然藏在坐席附近。由此推算,这小人必不在别处,而在侯爷左右亲近人当中。”

上一篇: 最不浪漫是冬 下一篇: 流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