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正清秋(329)
“我只略听别人提起过。”风飞絮道,“相传这石塔的含义,只有掌灯人才知道。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说这石塔上的人……就是掌灯人。”
“掌灯人?”顾曲凑过来插嘴,“什麽是掌灯人?我们这儿只有掌门人。”
“光掌门可不行。”风飞絮瞅着他笑,“路总是要走下去的,一直过门不入有什麽用处?”
“至于什麽是掌灯人,我也真不清楚。但也许……是守秤者的对头。”
“守秤者?”
“就是之前赶我的那帮家伙。这地方有四座秤宫,东边是金秤宫,南边是银秤宫,西边是铜秤宫,北边是铁秤宫。他们就是这四秤宫的守卫。我今早砸坏了他们的秤,所以惹来这麻烦。可若不砸了,我自己就得上秤了。你们也要小心,千万别上了他们的秤,否则总有一天,会被称得一文不值,一文不值就意味着死。但在化乐城里没有死人,只有废品。”
卓秋澜捕捉到一个关键:“这里真的就是化乐城?”
“算是吧。”
“算?”
“反正除此以外,也没有别的名称可以叫它。”
“这化乐城到底是个什麽地方?”
“是个好地方,也是个坏地方。但其实,只要你们不掉进陷阱里去——尤其是别闯到四秤宫里,应该会尝到不少乐趣。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造梦的地方。”风飞絮话到此,忽然笑了一下,那笑里像有一丝说不出的奇异。
“造梦?”
“你想要的这里都有。至于你不想要的……人最好还是不要轻易断定自己想要什麽、不想要什麽。”
“风姑娘说得好。”卓秋澜静视着她,一派冷然不动,“可既知这是幻梦,纵使有些乐趣,也终不过是乐极生悲、兴尽哀来。浮光片影,虚而不实;空花水月,无非戏弄。与其在此浪费时日,不如早早醒来为是!”
“掌门见识超脱。可您的高足尚且困在此地,难道您要弃他们于不顾?”
卓秋澜柳眉微挑,素常温蔼的面容上,浮出一抹幽凉笑意。
“此地既属梦幻,他们也无非是我梦境所造的影子罢了。”
“您既这麽想……”风飞絮叹道,“我就不拦您了——反正也拦不住。”
-
卓秋澜感到自己做了一场沉沉酣梦。
醒来时一阵头昏脑胀。她睁眼四望,入目的是翠叶繁茂的藤萝、枝干虬曲的崖柏、峻峭陡绝的山壁……以及头顶上那一条窄长的青天。
原来如此,是一座山谷。卓秋澜扶着额头坐起来,只觉周身酸痛,歇了一会儿凝起精神,才发觉自己正靠着一堵岩壁,腿下则是另一块青石,石上刻着五个大字:卓秋澜之墓。
她吃了一惊,脑海中顿然一醒,正自思忆前事,忽听谷中脚步响动,薛白顾曲跑了出来。
“师父,您没事吧?”
卓秋澜摇了摇头:“你们身上没受伤吧?”
“那倒没有,不过……”薛白言语吞吐,看着她的目光也有些呆滞。
“怎麽了?”
“我们好像……都死了。”
第五十四章如露如电
虽早有準备,猛听此语,卓秋澜仍不免心头一震。
“死了?”
“恐怕是的。”顾曲一改往常嬉笑态度,脸色发白,语气发慌,“我们刚刚才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幸亏上边的土还没盖!但前面也都有这麽个东西。”他指了指刻着“卓秋澜之墓”的那块青石。
“虽然爬出来了,但现在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人是鬼……”
话未说完,薛白眼角已迸出几滴泪,几乎要哭起来。
卓秋澜已然收拾好心绪,见状反倒笑了,掏了块手帕递给她:“就算成了鬼,也只有别人怕咱的份,咱们有什麽可怕的?来,先把脸擦擦。”
薛白扑哧一笑,顿觉安心不少,接过帕子揩了眼泪。
这座山谷极其安静,连鸟鸣虫噪之声都听不见,真如墓穴一般。卓秋澜打量了一番眼前葱茏的山色,举步向前走去。顾曲薛白也忙跟上。
“掌门,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我犯了一个错误。”卓秋澜道,“原以为,只要时刻警醒自己身处幻境,就不会被它迷惑。可却忘记了另一件事。”
“师父忘了什麽事?”
卓秋澜闭了闭目,唇边罕见地掠过一丝苦笑,却也并无窘迫之色,只令她原本超逸的风度中平添了些沉稳持重之感。
“即便知道那多半是个幻境,但若自己尚未看清它背后的真实,也就必须将它当作真境来对待,否则,非但不能破除幻象,反而会陷入更深的幻象。”
“师父的意思是说,这里也是幻境?”
“想必是的。”卓秋澜用拂尘指点了一下周遭景物,“咱们来的时候,分明是隆冬。可此处却草树繁茂,一片春夏景象。”
“啊呀对呀!”薛白两手一拍,双眸倏然闪亮,“这里肯定是幻境。既是幻境,那些埋我们的棺材墓碑也就必是假的了!”
“可咱们若是走不出去,它们也就要变成真的了……”
“顾曲你能不能别这麽扫兴?”
“扫兴归扫兴,倒也是实话。”卓秋澜微叹,“还有一件事,云容去哪儿了?”
薛白和顾曲面面相觑,皆是迟疑地摇头。不仅顾云容,风飞絮也是,直到此刻都不见人影。
“或许她们都没有进入这个幻境,也好。”
卓秋澜点了点头,藏下心中一缕隐忧。她擡头望向天空,一道细长的阳光穿过云翳,透过山隙,洒落在原本幽暗的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