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行春江[刑侦](4)
不出蒋森所料,第二天中午莫安生果然又来了,还带了好几个人。
打头的女警跟她有点像,白皙高挑,重庆妹子嘛,身材火辣,目光犀利,但是打扮朴素些,跑步鞋、户外衣,挂战术腰包。
“我们是重庆市江南区经侦支队的,找你了解一下情况。”
小严一下子傻了,“啊这,警官,我没犯法。”
“当然,定罪之前,没有任何人能说你犯法。”
她掏出一摞打印出来的文件,订书机订成两份,一份是《证人权利义务告知书》,一份是《嫌疑人权利义务告知书》。
“但是回答问题前,请先阅读一下这个。”
小严字都认得,但满脑子胡思乱想,根本集中不了精神去理解文件。
莫安生站出来,“能不能让我问两句?”
两个警察一起看向报案苦主,普安保险的薛经理。
女警说,“你问吧,不要问假设性问题。”
又叮嘱小严。
“这不是讯问,只是询问,当然我们希望你能据实回答。”
小严不懂其中区别,错愕慌张地点头,“是,是是。”
“你不要这麽紧张。”莫安生先笑了一下。
“有辆蓝色尼桑,车主叫蒋森,最近有好几笔跟公交车的剐蹭,都是通过你们店定损,向普安保险理赔,支付维修费用的,目前我们怀疑是骗保。”
逐渐加重语气。
“就是保险诈骗,既有民事赔偿责任,也有刑事责任,金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这就算诈骗?!”
小严吓一跳,怎麽会这麽严重。
“当然了,车辆剐蹭维修,金额一般不大,但定罪是看累计值,现在,我们想看看他在你们店的全部维修记录。”
“有,有的。”
小严翻了好几下,从抽屉最底下抽出两个红底黑边大硬皮本,手划的表格线歪歪斜斜,记录倒还算整齐,有司机姓名,车牌号,车型,定损类型和金额。
莫安生礼貌地问,“能给我看看吗?”
女警眼尖,“诶,不止一个司机参与呢。”
“对,这个理想L9是专车,赔付金额高,比亚迪这两起也很可疑,但只有蒋森,单四月份就出了八次事故。”
莫安生看看小严,“你老板去哪儿了?”
“去,去街上买点东西。”
小严年轻没经过事,汗流浃背,一个劲的抹。
莫安生安慰。
“骗保是经济案,照数赔偿也许能和解,毕竟我们保险公司的目的也不是抓人,但警官很忙的,要不然你通知你老板回来?”
金荣到场时,几个人已经在他二楼的办公室坐下了。
薛经理正在吹嘘他这些年走南闯北的经验,警察勉强听着,小严和其他几个小工则战战兢兢,面色惨白,恨不得双手抱头蹲地上。
金荣先指小严。
“你们下班罢,我车没油了,你去帮我加趟油。”
小严不敢动,小声问,“警官——行吗?”
“你们打杂跑腿,什麽都不知道,我是老板我负责。”
金荣的语气很淡,但掷地有声。
薛经理露出钦佩之色,警察更多的是诧异,经济案不太有这种人物,小混混打群架才来这一套,说是顶罪,其实警察一查,清清楚楚,谁都跑不掉。
还是莫安生领衔提问。
“这个主意是谁提出来的?蒋森?”
金荣摇头,“我听人说的,喏,你看——”
他调出微信群递给莫安生,但她没看,直接转交女警。
“你搜索聊天记录,搜‘公交’,哦不,搜‘吃香的喝辣的’。”
女警搜‘公交’,结果好几十条,骂骂咧咧,都和保险无关,荤段子间杂着议论漂亮风情的女司机。
皱皱眉重新搜索‘吃香的喝辣的’,果然只有寥寥三四条,其中一条是羡慕公交司机铁饭碗,也有人反驳,说他表哥开公交,这两年效益不太好,工资断断续续。
就在这段聊天底下,紧跟着有人提出碰瓷公交的主意,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很热闹,甚至有人说,这算劫富济贫。
“你当时没说话?”
“对,我事后才看到的,他们都聊完了。”
莫安生问,“那你最开始是拉哪个司机干?蒋森麽?”
“我跟蒋森不熟,最早跟小刘提的,他开比亚迪,他那个平台不好,车贷太重了,但是他胆子小,我提了几次都没敢。”
莫安生听到不熟这句,看他一眼。
女警问,“你跟好几个人提过,但只有蒋森答应了?”
“对。”
女警好意提醒,“那你就是主谋。”
金荣本来很配合,听到这句却把脖子一梗,硬邦邦撅回来。
“最多就是个碰瓷儿,我提了,又有路子,谁乐意谁干呗。”
“所以蒋森干的最多,不是因为你俩最熟,是因为他胆子最大?”
金荣不齿,“他最贪。”
经侦收队,女警说,“笔录要在办案中心讯问室做,录音录像才有效力,所以麻烦您跟我们走一趟。”
金荣指她战术包开玩笑,“不用铐着吧?”
“不用。”
糟了,出事了
重庆市江南区分局办案中心,下午两点。
安检门前,小刘照本宣科,“手机、钥匙,随身物品,放到这个筐里。”
金荣摸口袋,上交前习惯性看了眼短信,就这一眼,脸刷地白了。
女警余光瞟见,心想刚才不还挺有大哥範儿的,怎麽说怂就怂了?